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化思考论文 篇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金融危机成为了21世纪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全球化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本篇论文将探讨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化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金融危机对全球化的影响。
首先,金融危机对全球化的影响是深远的。金融市场的崩溃和经济的衰退使得全球贸易和投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全球各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消费需求减少,这些都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金融危机还引发了全球经济政策的调整。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例如货币政策的调整、财政政策的刺激等。这些政策的变化对全球化的推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能导致一些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限制贸易和投资的自由。
其次,金融危机对全球化的挑战也促使各国加强合作。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意识到单一国家的力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因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了协调和合作,共同制定政策和措施,以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复苏。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了紧急贷款和援助,以帮助受影响国家渡过难关。此外,各国还加强了金融监管合作,推动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透明。
最后,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化思考还需要关注全球贫富差距的加剧。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富裕国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身经济,而贫穷国家则更加依赖富裕国家的援助。这种不平衡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因此,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化思考需要考虑如何解决全球贫富差距的问题,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对全球化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既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又促使各国加强合作以应对挑战。同时,金融危机也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需要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金融危机下,全球化思考变得更加重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共同努力,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化思考论文 篇二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但金融危机给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篇论文将从金融危机对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对金融危机的作用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全球化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金融危机对全球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融危机使得全球贸易和投资受到冲击,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全球各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消费需求减少,这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金融危机还引发了全球经济政策的调整。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例如货币政策的调整、财政政策的刺激等。这些政策的变化对全球化的推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能导致一些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限制贸易和投资的自由。
其次,全球化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也值得关注。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资金和风险可以迅速传播。这种联系使得金融危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产生更大的影响。但同时,全球化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了协调和合作,共同制定政策和措施,以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复苏。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了紧急贷款和援助,以帮助受影响国家渡过难关。此外,各国还加强了金融监管合作,推动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透明。
最后,应对金融危机需要进行全球化思考。金融危机的发生表明,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还涉及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因此,应对金融危机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协调和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应该加强全球金融监管,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同时,应该重视全球贫富差距的问题,促进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对全球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全球化也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对金融危机需要进行全球化思考,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全球化思考和合作,才能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实现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化思考论文 篇三
全球化把世界变成平的,把地球变成一个“村庄”。区域化放大到极致就是全球化。金球化把局域的蝴蝶效应扩展到异国他乡,把异国风情带进小桥流水人家。 全球化把美国的金融危机带给世界各国,把世界经济拖人危机的泥潭……,各国为此纷纷出笼“经济刺激”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在成效显现之后又在研究刺激政策如何“退出”。
中国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卓有成效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的“V”型回复。 全球化有两面刃:让大家共享荣景,也让众生共渡危机。在景气时,人们褒扬全球化之舞;在危机时,人们则转而质疑和垢病全球化。在危机后,我们对全球化应该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1.全球化有多大的推动力,就有多大的冲击力。 全球化的载体有信息流、人流、商品流和金融流(包括资金流和各种金融产品)。
信息流拥有顶级的流动性。网络化为信息流洞开了多维空间,全球涌流的信息宛如风流云散。金融流具有极好的流动性。现代金融市场为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不断创新的衍生产品开创了广泛便捷的渠道。如果说信息流是“气”态的,金融流便是“液” 态的,商品流乃是固态的,人流则是“生”态的。 全球化增加了多少“流动”性,增强了多少流动力,同时也就潜伏着多少野性和破坏力。一旦这些流动性泛滥成灾,人们就会穷于应付。全球化为世界增加了广泛而便捷的联通性,缩短了人们的时空距离。然而,全球化在顺境时具有多大的功效,在“流感”来袭时,就具有多大的传染性。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引致的世界经济衰退就是很好的佐证。
全球化使世界联成一个庞大的有机体,局域的影响会很快扩散到整体。我们在享有全球化的成果和功效时,很可能也在增加系统的应力和风险。数千亿美元的顺差,5千万吨钢材的净出口,世界市场可谓大矣!可一旦美国人囊中羞涩,减少消费,世界需求不振,中国出口立马萎缩。看似很远的寒流,眨眼就吹到面前,冷入肌骨。 2.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始于商品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渐人人才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的佳境。全球化为每一个人带来历史的机会,敞开未来的大门;为每一个企业提供广阔的世界舞台,洞开无限的发展空间。
但是,谁能真正把握机遇,谁能在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胜出,谁才能最终享受全球化的大餐。否则,全球化带来的只是挑战和不幸而已。 国家也是如此。全球化给你一个开放的世界,你得还之以一个开放的国度。外商会近悦远来,投资会纷至沓来,热钱会逐利而来……,可你得提供优惠政策,提供廉价的土地,容忍某种程度的排放和资源的耗散……全球化会带来产业的梯度转移,问题是你将把什么菜捡到篮里?捡菜的过程就是一个产业分化和经济结构形成的过程,就是国际分工的过程:有的国家趁势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有的国家一举成为世界工厂,有的国家借机逐鹿世界办公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成就之一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制造了辉煌,也制造了不少麻烦和问题。“中国制造”必须转向中国自造,从为洋人做嫁衣裳到更多地为国人制造畅销品,把过剩产能转向农村,转向“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品。
“中国制造”必须转向中国智造。最好的转化过剩产能的途径是提升产能,剑指高端;跳出低水平重复生产、恶性竞争的红海,直挂云帆济蓝海一一开拓全新的更大的价值空间。 中国要化挑战为机遇,必须把调结构放在首位,把扩内需置于要冲。经济增长则是随之而来的因变量。因为中国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GDP增速一般是不会低的,完全不必再大“保”其驾。明智的做法是稳增长,常常要提防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提防通货膨胀、提防经济过热!
3.比特加速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加剧全球化的风险网络时代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当网络搜索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全球化也 如人们早晚面对的三屏(电脑屏、彩电屏、手机屏)一样变得触手可摸。如果说丰富的比特之于全球化颇具加速效应,金融杠杆之于全球化则富有放大效应。金融杠杆不仅激发并放大了全球化的能量,也积聚并放大了它的风险。 美国的住宅贵也罢,贱也罢,本与世界其它各国了无关系。可一旦它被债券化之后,从次级贷款衍生出一系列颇具创意的金融衍生品,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事态就演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次贷引发美国金融危机,迅速全球化为席卷世界的金融风暴,进而诱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在金融领域虽然幸免于难,但出口通道却间接受到重创。 金融有多大的创造力,就有多大的破坏力。金融杠杆的魔力来自四个方面:一是金融体量大。外汇的日均交易量高
达3万亿美元,股票年交易量逾百万亿美元,2008年全球债券余额达到86万亿美元,场外利率衍生品(叮C)余额达到458万亿美元。 金融体量远远大于实际经济体量。二是反应速度快。三是衍生产品多。四是关联性和隐蔽性强。 太极生两仪。美国要去杠杆化,因为美国人把金融杠杆玩得太疯,杠杆率玩得太高,风险太大。 “两房”曾经玩到60倍,投资银行玩到30倍。中国则应杠杆化。我们的金融杠杆还未充分发挥作用,住房公积金还远未发挥乘数效应。我们应该倒过来想、倒过来汲取经验教训:金融有多大的破坏力,就有多大的创造力。中国应有健康的“两房”、“三房”,也学学美国人,玩玩金融杠杆,只是不要玩到60倍,甚至不玩到20倍,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4.全球化不同情弱者,适者生存,强者发展。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强者才能驾驭潮流,得心应手。商品可以攻城略地,技术可以斩关夺隘,资本可以抢滩称雄,信息和文化同样可以洗脑掠色。强国会竭力借助全球化的力量压抑甚至取消弱国的贸易壁垒,而自己在必要时总会悄悄祭起贸易保护的旗帜。技术强大自会打技术牌,资本雄厚自会打资本牌。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看似强大,但只是处于“微笑”曲线的下方,靠加工、代工,消耗资源、能源,通过出口取得一点微薄的收益,上游的研发设计,下游的营销通路大都假手他人,肥水外流;到头来,还背上一个“高排放”、污染环境的恶名。我们用制造品去交换美国的金融品(国债),把血汗挣来的“顺差”又借给美国人消费挥霍。吃尽亏,到头来还落了一个“高储蓄”的不是;美国人享用了“中国制造”的价廉物美,反倒无理地数落人民币为什么不升值! 强国的货币流通为世界货币,强国的语言流行为世界语言。强国的文化也横行世界,拥有压倒的优势。中国要争取货币话语权、产业话语权,就必须自强不息,努力增强实力。
只有发展了,才有发言权。在全球化浪潮中,国力是基础,只能以内需为体,出口为刃,而不能本末倒置,过于依赖出口市场。 5.全球化时代呼唤全球责任。 当个人不得不进行全球化思考,当企业不得不驾驭全球化轩辕,当国家不得不顺应全球化潮流,全球责任便应运而生。 仅仅考虑气象问题是不够的。排了多少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只会造成酸雨,影响有限时空的气象。排了多少二氧化碳、多少温室气体,则是绝顶要紧的大事,事关气候问题,涉及生态大时空,关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的企业必须承担全球性的社会责任。在环境层面,就是保护自然生态,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承担气候责任。
在社会层面,就是保护社会生态,尊重劳工权益,遵守商业道德,促进社区和谐,承担慈善救助责任。在经济层面,就是保护产业生态,与上游建立战略资源关系,与下游发展战略客户联盟,努力打造一条共生共荣的产业链,实现合作共赢。 世界各国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国要进一步达成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化共识。贸易保护主义不可取,全球生态(包括自然生态、国际社会和产业生态)责任不可轻。各国不可能自扫门前雪,必须 共管南北极地冰。
金融创新、金融秩序和监管不再是哪一国的内务,金融杠杆稍动干戈就会影响到全球。 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善用权力。美国前财长曾大言不惭: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世界的问题。 既然如此,美国必须负责任地解决自己的货币生出的世界问题! 中国要铁肩担责任,金针绣全球。这个金针就是孙大圣的金箍棒,就是政策杠杆、金融杠杆和科技杠杆。我们要用这三大杠杆应对全球化,撬动全球化,驾驭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