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一
标题:探索数轴上的整数运算
数轴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用来表示和理解数值之间的关系。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使用数轴来解决各种问题,尤其是整数运算。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将探索数轴上的整数运算,并研究如何使用数轴来解决各种整数运算问题。
首先,我们来研究整数的加法。在数轴上,我们可以使用正方向表示正数,负方向表示负数。当我们要计算两个整数的和时,可以先在数轴上找到第一个整数的位置,然后根据第二个整数的正负方向进行移动,最后得到两个整数的和的位置。例如,要计算-3 + 5,我们可以先在数轴上找到-3的位置,然后向正方向移动5个单位,得到和为2的位置。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整数的加法。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整数的减法。与整数的加法类似,我们可以使用数轴来帮助解决整数的减法问题。例如,要计算6 - (-2),我们可以先在数轴上找到6的位置,然后向负方向移动2个单位,得到差为8的位置。同样地,数轴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整数的减法。
除了加法和减法,我们还可以使用数轴来解决整数的乘法和除法问题。当我们要计算两个整数的乘积时,可以根据数轴上的倍数关系进行计算。例如,要计算-4 × 3,我们可以先在数轴上找到-4的位置,然后根据3的绝对值在数轴上进行倍数运算,得到乘积为-12的位置。对于除法,我们可以使用数轴上的分割点来帮助解决问题。例如,要计算12 ÷ (-3),我们可以先在数轴上找到12的位置,然后根据-3的绝对值在数轴上进行分割,得到商为-4的位置。
通过研究数轴上的整数运算,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数轴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像表示,从而更容易解决和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数轴的概念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比如计算温度的变化、计算时间的差异等等。因此,探索数轴上的整数运算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二
标题:发现数学之美——数学与自然界的关系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美妙的学科,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自然界中,数学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将探索数学与自然界的关系,并发现数学之美。
首先,我们来研究自然界中的几何形状。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各种形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界中的很多物体都可以用几何形状来描述,比如圆形的太阳、正方形的砖块、三角形的山峰等等。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几何形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的概念和原理。
其次,我们来研究自然界中的模式和规律。数学是研究模式和规律的学科,而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模式和规律。比如,我们可以发现树叶的排列呈现出螺旋状的模式,这就是数学中所研究的斐波那契数列的一种体现。又比如,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界中的很多物体都遵循着黄金比例,这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发现自然界中的模式和规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此外,数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自然界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在生态学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学模型来研究动物和植物的数量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力学规律。通过运用数学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通过探索数学与自然界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数学之美。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数学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界的奥秘。因此,让我们一起发现数学之美,探索数学与自然界的关系吧!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一、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
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四
我每次做数奥都是拿起一道题拉起来就做,因为我觉得这样做起来很快。可是今天做数奥时,有一道题改变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对,主要还是要做对。
今天,我做了一道题目把我难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想出来,于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础提炼,让它来帮我分析。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个奇数数字?分析是这样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这道乘法算式由于数字太多使计算复杂,我们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化繁为简,也就是把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不变。使题目转化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积中有十个奇数数字。这道题,我们还可以位数少的两个数相乘算起,就能发现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即3×3=9→积中有1个奇数数字。33×33=1089→积中有2个奇数数字。333×333=110889→积中有3个奇数数字。3333×3333=11108889→积中有4个奇数数字。……
从上面试算中,容易发现积是由1,0,8,9四个数字组成的,1和8的个数相同,比一个因数中的3的个数少1,0和9各一个,分别在1和8的后面。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与一个因数中3的个数相同,可以推导出原题的积是:11111111108888888889,积中有10个奇数数字。
做了这道题,我知道做数奥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五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2,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2=92∏+62∏=117∏,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2=152∏=225∏,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篇六
清明节期间,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服装店。
首先,我们先去给爸爸买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别喜欢的衣服。正好清明节特价打八折。爸爸问我,一件衣服的价钱是150元,打八折相当于衣服的价钱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钱吗?我想:150×0.8,不如用150÷10=15,0.8×10=8,再相乘,15×8=120元,结果得120元,我高兴得对爸爸说:“是120元!”爸爸问:“为什么呢?”我便把问题解答的过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0.8×10,150×8=1200,再点上一位小数点就成了120.”
买完衣服,我们就来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对我说:“商店奶制品正在做促销活动,买二赠一,如果买两箱,相当于打几折呢?”我说:“让我算一算。”我想半天也想不出来,只好问爸爸,爸爸是这样解答的:“买二赠一就是花两箱牛奶的钱买三箱的牛奶。一箱50元就相当于花100元的钱买了150元的牛奶,那拿100÷150就相当打的.折数,100÷150等于0.6,结果在6.5到7折之间,你明白了吗?”我说:“噢,原来是这样的,我现在明白了!”
在回家的途中,我也发出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例如:楼层的高度,廓的面积,太阳能的容水量,国旗的精确度等等一些问题和发现!
这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我相信,还有更多的数学问题在前方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