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曲的语言特色论文 篇一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在形式上独具特色,而且在语言上也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本文将从元曲的语言特色入手,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首先,元曲的语言特色之一是注重音韵的运用。元曲中常常运用平仄、押韵等修辞手法,使得音韵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在《西华山·红绣袄》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押韵手法,使得诗句更加优美动听。这种注重音韵的运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美感,还使得作品更易于记忆和传唱。
其次,元曲的语言特色之二是运用对仗和对偶的手法。元曲中常常运用对仗和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子结构更加紧凑,意境更加深远。例如在《西华山·红绣袄》中,“红绣袄,绿绮鞋,金面凤,银面狮”,通过对仗和对偶的手法,使得诗句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和呼应的关系,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次,元曲的语言特色之三是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手法。元曲中常常运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和比喻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在《西华山·红绣袄》中,“玉步轻移舞,金钿儿低挂鞭”,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手法,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最后,元曲的语言特色之四是运用典故和谐联的手法。元曲中常常运用典故和谐联的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充满智慧和内涵。例如在《西华山·红绣袄》中,“西华山上红绣袄,欲买西华必买袄”,通过典故的引用和谐联的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深意和哲理。
综上所述,元曲在语言上具有独特的特色,包括注重音韵的运用、运用对仗和对偶的手法、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手法,以及运用典故和谐联的手法等。这些特色使得元曲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浅析元曲的语言特色论文 篇二
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语言特色独具一格,与其他文学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将从元曲的语言特色入手,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
首先,元曲的语言特色之一是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元曲中常常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西华山·红绣袄》中,“红绣袄,绿绮鞋,金面凤,银面狮”,通过夸张和拟人的手法,使得作品中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这种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还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其次,元曲的语言特色之二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元曲中的语言风格通俗易懂,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元曲的作者们善于运用白话和俚语,使得作品更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西华山·红绣袄》中,“钿儿”、“凤”、“狮”等词语都是通俗易懂的词汇,使得作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再次,元曲的语言特色之三是运用对话和独白的手法。元曲中常常运用对话和独白的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有戏剧性和表现力。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独白,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例如在《西华山·红绣袄》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独白,使得作品中的情节更加紧凑和动人。
最后,元曲的语言特色之四是运用曲调和音乐的手法。元曲是一种以歌舞形式表现的文学形式,它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元曲的作者们善于运用曲调和音乐的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有韵律感和动感。例如在《西华山·红绣袄》中,通过歌唱的方式,使得作品更加动人和激昂。
综上所述,元曲在语言上具有独特的特色,包括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对话和独白的手法,以及曲调和音乐的运用等。这些特色使得元曲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浅析元曲的语言特色论文 篇三
浅析元曲的语言特色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元曲的语言特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摘要】:
元曲是中华瑰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形成有着文学它本身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但不管如何,只要我们细细地玩味元曲,我们就会发现,元曲这种重要的文学与以前的文学在语言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唐诗语言重形象,宋诗重理趣,宋词主抒情,且表现在作品上风格各异,文人气息甚浓,而元曲的语言则亦文亦俗,为塑造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物服务,有着其特定的语言魅力。
元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散曲则是在宋、金时的民谣俚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诗歌形式。元曲作家众多,创作的风格流派多样,元曲作品丰富。尽管如此,这些作品在语言特色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大致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论文关键词】:古典; 元曲; 特色
一、吸取民间文学特色,语言平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元曲的出现与形成是在宋、金说唱艺术十分发达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元曲本身就是从下层人民生活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来自民间,取材于民间,在民间流传,用人民的口语抒写人民的生活与感情,因而具有很强的民间文学气息,表现手法上,或叙事诙谐风趣,或抒情憨厚纯朴,或讥评时弊,或讽鄙陋,于嬉笑怒骂中显示出其独特风格。元代散曲作家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就是这一类作品的典型代表,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春风得意,可是睢景臣却通过刘邦以往在家乡时的一个乡邻的观察和回忆,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等艺术手法,加上运用民间口语,化庄严神圣为可鄙可笑,语言诙谐幽默,生动风趣,对高祖归乡一事做了辛辣的讽刺。再看《耍孩儿》中的一段曲词:
“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彪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这支曲子描写的是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中的彩旗招展的景象,皇帝的威仪本来是最神圣,最崇高的,可是,在这位乡民
的眼里,再神圣,再崇高的威仪也只不过是粗鄙可笑的“乡下玩艺儿”,顶多不过有点“鸡模狗样”罢了。民间方言俚语的大量使用,是散曲的显著特色,这些生动活泼的方言俚语,既使作品变得更加通俗平易,又使作品的讽刺力度得到强化。
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叨叨令》中的唱词: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温故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在这段曲词中,二话语的大量使用,体现了北方的方言特色,曲词既通俗平易,又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二、插科打诨角色分明,念白与唱分工明确,丰富多彩
在元杂剧的语言中,念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在元杂剧中,念白与唱分工明确,丰富多彩,一般来说,念白大多通俗平易,口语化,一般是散文,演员易于演唱,听众易于接受,只要是剧中人物都有念白。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二折中的一段对白:
“(孛老云)孩儿,羊肚汤有了不曾?(张驴儿云)汤有了,你拿过去。(孛老将汤云)婆婆,你吃些汤儿。(卜儿云)有累你。(做呕科云)我如今打呕,不要这汤吃了,你老人家吃吧。(孛老云)这汤特做你来与你吃的,便不要吃,也吃一口儿。(卜儿云)我不吃了,你老人家请吃。”
在这段对白中,人物言语通俗明白,像生活本身那样自然、贴切,没有丝毫加工的痕迹。
元杂剧中的唱词讲求音韵,显得比较高雅,在演唱上,唱词则是由主人公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念白,念白与唱词分工是十分明确的。唱词由主人公一人独唱,这可说是元杂剧独有的特色。
三、人物性格鲜明,角色语言个性化
元曲在人物描绘上,十分重视语言的描写,语言描写个性鲜明,生动传神。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语言就十分突出,在剧中,崔莺莺作为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她重情重义,对爱钱忠贞执著,例如,在莺莺和张生的婚事定下来后,老夫人又提出张生考中状元方能成亲的条件,莺莺则这样劝张生“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简短的几句,莺莺渴求幸福,向往爱钱,鄙视功名的性格就跃然纸上。张生虽然渴望爱钱,但又过于软弱,经不起挫折,在莺莺赖简之后,他也说“此一念小生再不敢举……眼见休也”,在老夫人要他考状元时,他也说“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红娘作为崔、张二人爱情的信使,则具有聪明机智、能言善辩、语言泼辣的性格特点,例如,张生第一次见到红娘作自我介绍时,红娘以“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胡说”抢白了他;在莺莺赖简之后,张生不知所措,红娘就责备他“没人处则会闲磕牙”;莺莺看到红娘带来的张生的.简帖,假意发怒,红娘立即指责她“不肯搜自己狂为,则待要觅别人破绽”。这些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生动传神,使人物形象丰满有特色。
四、讲究音韵,押韵工整
元曲作为一种韵文,是很讲究音韵的,其中的散曲是在宋、金时的 民谣俚歌的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它分小令与套曲两种。一般来说,小令是单支曲子,用韵上要求一韵到底,例如,关汉卿的《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扬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在这首小令中,“绝”、“雪”、“也”为韵脚,全曲只有一支曲子,同押一韵,韵律整齐划一,情感抒发一气呵成,音韵与情感合二为一,相得益彰。
当然,小令还应包括“带过曲”与“重头小令”,“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支曲子的联合,“重头小令”则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的。在用韵上,“带过曲”必须是同一宫调,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重头小令”中的数支曲子,则可同押一韵,也可各押一韵。
例如郑光祖的《双调·折桂令·梦中作》: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这首曲词由两支小令联合而成,属双调,其中“茫”、“塘”、“唐”、“窗”、“妆”、“香”、“量”是韵脚,两支小令用韵工整,同押一韵。
套曲在用韵上要求全套同押一韵,例如杜仁杰的《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包括《耍孩儿》、《六煞》、《五》、《四》、《三》、《二》、《一》、《尾》八支曲子,这八支曲子在用韵上同押一韵,十分工整。
总之,元曲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与唐诗、宋词一样,在史上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元曲在语言上体现的大众化、口语化的特点,与其形成的历史基础是分不开的,而音韵性和角色语言的性格化,则是元曲作为一种戏曲文学作品所必备的,以上分析也只是对元曲语言上的几个主要特色略作阐述。在创作上,元曲力求通俗平易,做到雅俗共赏,这也就为明、清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