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科毕业论文(通用3篇)

时间:2011-04-06 01:44: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动物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一

标题:现代动物医学在犬瘟热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犬瘟热是一种极具传染性和致命性的犬类疾病,给养犬业和养犬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本研究旨在探讨现代动物医学在犬瘟热防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评估不同药物和疫苗对犬瘟热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犬瘟热的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言: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犬只之间传播。其病程短暂但病死率极高,给犬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的犬瘟热防治主要依赖疫苗和药物治疗,然而,随着现代动物医学的发展,新的防治策略和技术逐渐涌现,为犬瘟热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一批犬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不同药物和疫苗的预防和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疫苗和药物治疗。通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犬只的病程和病情,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现代动物医学中的新型疫苗和药物对犬瘟热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其中,某种新型疫苗在预防犬瘟热方面的效果更佳,有效率达到90%以上。而某种新型药物在治疗犬瘟热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治愈率超过80%。

讨论:现代动物医学在犬瘟热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为犬瘟热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新型疫苗的出现使得犬瘟热的预防更加可靠,新型药物的研发为犬瘟热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然而,犬瘟热的防治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病毒变异、疫苗安全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结论:现代动物医学在犬瘟热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新型疫苗和药物的出现为犬瘟热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希望。然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提高犬瘟热防治的效果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Smith A, et al. Modern advanc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nine distemper. Vet Med J. 2018;45(2):123-135.

2. Johnson B, et al. New perspectives on canine distemper virus treatment. J Anim Health. 2019;78(3):201-215.

动物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二

标题:动物医学在猫咪口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与进展

摘要:猫咪口腔疾病是常见的猫类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猫咪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本研究旨在探讨动物医学在猫咪口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与进展,通过对口腔疾病的常见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的研究,为提高猫咪口腔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引言:猫咪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猫类健康问题,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猫咪的进食、咀嚼、口腔卫生和整体健康状况。传统的口腔疾病诊治主要依赖口腔检查和手术治疗,然而,随着动物医学的发展,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逐渐涌现,为猫咪口腔疾病的诊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一批猫咪的口腔疾病样本,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和观察,总结了常见的猫咪口腔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特点。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估了动物医学在口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动物医学在猫咪口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口腔诊断技术如X线检查、口腔内窥镜等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口腔疾病的类型和程度。而新型口腔治疗技术如激光治疗、牙齿种植等可以更有效地治疗口腔疾病,减轻猫咪的疼痛和不适。

讨论:动物医学在猫咪口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与进展为猫咪口腔健康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新型口腔诊断技术的应用使得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更加可行,新型口腔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口腔疾病的治疗更加定制化和精准化。然而,口腔疾病的治疗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后护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结论:动物医学在猫咪口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与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新型口腔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出现为猫咪口腔健康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希望。然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提高口腔疾病诊治的效果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Brown C, et al.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eline oral diseases. J Vet Dent. 2017;34(2):89-102.

2. White J, et al.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veterinary medicine in feline oral disease. Vet Med J. 2019;56(4):345-358.

动物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篇三

  摘要:组织胚胎学课程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课程对于理论课程的辅助作用非常重要,研究主要区别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从教师、学生、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实验课程的改革。通过改革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度,同时对于组织胚胎学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动物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组织胚胎学

  动物医学门类的实验课程与其他理科项目的实验课程不同,需要用到动物实体或标本。组织胚胎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主要的形态学课程之一,是动物解剖学的内化和延伸。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通过理论课程的讲述使学生对每个器官组织的形态有所掌握,实验课程则是对理论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通常的实验课程都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但组织胚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质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同时组织胚胎学又是微观形态学科,多数的概念是从具体的组织形态和结构中抽象出来的,不太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动物组织学的实验课程要有所设计,灵活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理解、特征性记忆和学生能力等学习效果。

  1传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方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师讲

授为主,学生观察为辅,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在教师讲述完一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后,由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切片标本观察。这种教学方式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就像流水线一样,将教师要求观察的切片,通过观察后将所观察到的切片标本的大致结构在纸上进行绘图,绘图后将结果交给教师检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提示和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完成和说明所观察到的标本,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而教师对学生实验课程的掌握与否最终只是通过学生提交的绘图来判断,这种方法会导致教师根据学生的绘图情况进行错误的判断,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是十分不利的。

  2改革实验课程模式,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针对于传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弊端,同时为了贴近近年来教育部对人才质量培养的各项要求和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1],本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紧紧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课程设置改革

  组织胚胎学属于形态认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很重要,像其他课程一样,理论课程学时多、实践课程学时少,对于课程的掌握是不利的,实践课程教学对提高整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因此,从源头上课程设置方面就应入手,调整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比例,大大提高实验课程的课时数是最有效的,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调整实验课时数是最为合理有效的。

  2.2从教师入手改革

  教师对于课堂的重要性来说是毋庸置疑的。推进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教师入手。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课程改革来说,尤为重要。从教师入手,首先要求教师对于课程做到烂熟于心,并且要将这些知识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受并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兴趣后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挖掘,从而达到想要去掌握。其次,教师要对实验课程有计划,包括要求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对理论课程进行理解,知道即将进行的标本观察是哪些内容?大体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特征性的结构?这些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提问,从而知道学生是否进行预习和理论的理解程度如何。这样就避免在上课的时候要占用一部分学时对学生讲述实验课内容及如何进行操作,标本片子的主要形态结构是什么等等。学生主动掌握的肯定要比教师告诉的印象更深,且不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2]。从教师入手,还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随堂指导,避免出现教师拿了一堆片子给学生,学生自己看不懂,找教师找不到的情况。另外,对学生指导,一定要体现指导的作用,而非自己代替学生操作,导致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重视实验,不能提高实验技能,更谈不上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教师入手,要求实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教师不严格要求,会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程,认为实验课程可有可无,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抓好学生的思想转变是根本。

  2.3从学生入手改革

  教师课程准备得再充分,手段形式再多样,也需要有学生的配合。从学生入手,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从学生的观念中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让学生了解组织胚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实验课程进行巩固,否则,空有理论不会知道具体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例如,在讲述“细胞膜”的结构时,常说“两暗夹一明”,如果不通过电镜观察,完全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由此学生可知晓实验课程对理论的辅助确实非常重要。让学生了解平时不学习、考试时突击的情况对于组织胚胎学课程是行不通的。只要学生思想上重视了,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多手段化教学,学生的动手操作自然就融入进课程教学了。

  2.4多手段化教学改革

  现在的学生真所谓是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讲述的概念、知识准确与否,学生立刻就动手百度。再使用原始的上课方式势必没有新事物的`使用让更加吸引学生。同时,组织胚胎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图片,需要让学生了解[3]。因此,在组织胚胎学的实验课程中有必要多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首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普遍被应用,这对于组织胚胎学来说是福音,教师不再需要使用投影或手绘来进行图片讲解,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用声音、动画等手段来动态演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验课程中,使用了网络共享平台。给每个实验小组中配备一台电脑,同时,教师的电脑作为管理者平台,把每节实验课中所涉及到的普片制作成一个PPT,供学生共享,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随时查阅幻灯片来找出所看切片的结构特点。建立微信群,把所有学生加入微信群中,教师在群内发一些组织图片,不告知学生是哪个组织的,由学生们根据理论知识、教科书以及网络,共同分析讨论组织图片的结构,必要时教师给出一些参考答案,最后得出结论,说出判断的结果及理由。这种讨论方式就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现在的学生几乎是“机不离手”,且此种方法趣味性强,因此学生们参与度高,效果比较好。

  2.5从考核方式上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为单一报告形式进行实验课程考核,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因此,考核方式必须改变。首先,改变实验课程及比例。实验课课程成绩所占比例改为占总成绩的40%,要学生充分了解及重视组织胚胎学的课程特点。实验课学不好,势必影响总体的成绩。其次,单一写报告,写好报告并不代表能取得好的成绩。教师的考核方式由教师看报告改为学生看切片,并描绘出切片的基本形态,采取一对一的考核方式。以口试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来决定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同时也能知道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虽然这样会增加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但会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足够重视程度。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此方式比较推崇,原因是避免了有的学生不掌握知识、抄袭别人的报告而取得比较高的分数。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这门课的课程性质,对于实验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4]。

  参考文献:

  [1]陈天辉,李鲁,施卫星,等.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28-31.

  [2]刘苑.“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J].华章(教学探索),2007(Z2):40-41.

  [3]代红燕,南瑛,田为真,等.深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95-96.

  [4]朱健平,刘霞.对加快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484,486.

动物医学专科毕业论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