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的论文(精彩3篇)

时间:2019-04-08 08:20: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的管理理念,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活动来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的研究,探讨了其概念及应用,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绩效;竞争力;实施建议

1. 引言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它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活动来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在我国企业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对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它关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强调全员参与,注重持续改进和创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包括:顾客导向、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数据驱动、过程管理等。

3. 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企业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企业通过引进和运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绩效和竞争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全员参与度较低、质量管理活动缺乏持续性等。

4. 提升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

为了提升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范。

(2)提高全员参与度: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推动质量管理活动的持续改进: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和合作:了解顾客需求,及时反馈和处理顾客投诉,提高顾客满意度。

5. 结论

全面质量管理是我国企业提升绩效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相关的实施建议,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Deming, W. E. Out of the Crisis. MIT Press, 1986.

[2] Juran, J. M. Juran on Leadership for Quality. Free Press, 1989.

[3] Crosby, P. B. Quality Is Free. McGraw-Hill, 1979.

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二: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的管理理念,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活动来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效果评估研究,分析了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并评估了其效果。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绩效;竞争力;实践;效果评估

1. 引言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它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活动来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在我国企业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效果是否显著、持续性如何,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研究。

2. 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实践

我国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引进和运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

(2)加强全员参与: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推动持续改进: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活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和合作:了解顾客需求,及时反馈和处理顾客投诉,提高顾客满意度。

3. 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效果评估

通过对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效果评估,发现其在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提升了企业绩效: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提高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4. 结论

通过对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效果评估研究,可以看出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更有效的实施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Deming, W. E. Out of the Crisis. MIT Press, 1986.

[2] Juran, J. M. Juran on Leadership for Quality. Free Press, 1989.

[3] Crosby, P. B. Quality Is Free. McGraw-Hill, 1979.

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三

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的论文

  摘 要: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我国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的阐述,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在我国实践的实际,提出了我国企业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应用问题 提升策略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机遇与挑战并存。入世之后,对于作为“世界级制造中心”的中国而言,如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已成为关系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考量。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必由之路。

  我国自70年代末期推广全面质量管理(TQM),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最有效的广泛适用的管理科学。但勿庸讳言,由于长期计划经济思维制约,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和动力,我国对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出现了重形式而轻实效的“两张皮”现象。因此,明确我国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误区与问题,从质量是企业生命、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去探求提升策略是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TQM)起源于美国,日本从美国引进中吸取了 “工人参加管理”、“三检制”、“三结合”、“合理化建议活动”等思想和经验并使之完善。

  TQM是以质量为中心的全面管理,近年来又有新的发展,其基本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可简单归纳如下:①“四全管理”,即全面质量、全过程、全员参加、全面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②“四个第一”,即质量第一、用户第一、适用性第一、长远利益第一。③“四种观点”,即预防、改进、管理因素为主,不排斥严格质量检验,防检结合、综合治理的观点;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观点;下道工序是用户,过程控制一次成功的观点;用最经济的方法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观点。④“四大支柱”,即PDCA循环科学工作程序、QC小组活动、标准化和质量教育培训工作。⑤“四种方法”,即数理统计分析、抓关键的少数、人机料全面控制和QC新老7种工具运用。此外还有方针目标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搞好TQM六项基础工作,促进企业管理7项基础工作建设

等等。80年代以来,TQM与量化质量成本、全面质量控制、可靠性工程和零缺陷等方法融合,形成了较为系统的TQM体系。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TQM,多数企业进入致力于各项经营活动性能持续提高的阶段, 10%左右企业进入经营组织、运营过程持续改进的阶段,仅有少数大公司已进人工作程序的优化管理、“追求卓越”的TQM成熟阶段,代表着TQM的发展方向。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美国的朱兰博士指出:“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达到世界级质量的领导地位,你所要做的一切事情”。可见,推行TQM就是永无止境的质量改进过程,就是不断地攀登质量经营新高峰。我国《质量振兴纲要》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体系、通用的管理哲学、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自觉地广泛深入地推行TQM。

  二、我国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

  TQM理论在上世纪70年代传入我国,经过30多年的推广与应用,为我国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在这些年的不断实践中也增进了对TQM的认识,不断提高了TQM的应用水平,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我们还有着巨大的差距,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以下问题:

  1.理论应用滞后肤浅

  客观地评价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基本上大多仍然停留在以检验控制为主的质量管理阶段。即使是宣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也往往为追求及时效益,囫囵吞枣,将TQM硬套于企业之上。众多的提倡者仍然沉迷于理念,以宗教般的狂热去培植它,而不注意创造成果。在这种条件下报告的典型成果,往往是报告者达到的里程碑,而不是质量和表现方面的实际改进、成本的降低以及收入的增加。结果花费昂贵代价,先期培训起来的技能因为用不上而荒废;员工的参与热情因希望破灭而变成不满或玩世不恭;一度非常热情的经理会因拼命工作,成果却微乎其微而焦躁不安。最终,在真正的收获到来之前,现实的考虑或其他因素迫使战略发生转移,工作重点被迫变化了。

  2.重内修而轻市场

  部分企业将TQM在企业内部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企业内部生产、组织、管理等各个过程都严格按照TQM的要求来做,而最后却仍然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其充分遵循了TQM的操作层面要求,却忽视了用户第一的目标层面要求,注意力只集中在组织攻关小组、培训和改进过程上,而不是把它们置于提高顾客满意程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大环境下。从而失去了顾客的支持,最终当然不会长远发展。

  3.形到而神未到

  在国内,有许多企业,能够独立运用TQM,且能够按照其原则其要求,将TQM运用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最终也可能取得一些效果,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些推动作用,却不见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关键在于TQM不只是学会帕累托图,懂得相关原理,背熟质量管理口诀便能如愿的,而关键在于对TQM精神理念的领会。

  全面管理原则本身没有任何错误,错误在于我国大多数公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失败的原因是这些机构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技艺,却没有吸收全面质量管理的哲学授权于人。

  4.下行而上不效

  作为TQM,其操作要求便是全员参与。而在国内,由于受到许多官僚气息的影响,往往出现一线忙的晕头转向,高层愣着不知方向。高层管理者以为TQM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是操作工人的事,与其无关。这样,阻碍了TQM的正常实施,当问题出现时,责任便全推至质量管理部门,一身轻松。而塞尔温贝克曾说过:“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依赖于培训、教育员工,然后放手让他们决定怎样不断改进工作程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员的参与,才能实现完美的TQM,这也正是我国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无法达成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企业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

  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要使国内企业能够与世界级的跨国企业集团竞争,企业迫切呼唤“世界级质量”,它的动源就是TQM的深化和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好我国推行TQM以来总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验,勇于实践,探索深化TQM的途径,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

  1.贯通全面质量管理的上下对接

  “领导人如果只作口头号召,自己不带头,QC活动是搞不起来的,这样的人不配当 TOP(首脑),只能是STOP(障碍)”。国内曾对当时的TQC活动戏称“头QC”,讲的就是领导的重视最关键。因此,高层领导者必须在推进TQM中,亲自挂帅,身体力行,做到:(1)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把质量经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树立“大质量”观,注重培育质量文化,追求质量领先、卓越;实施“用户满意工程”、“企业名牌战略”,突出“技术管理创新”、“质量成本管理”。(2)亲自主持企业质量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质量程序文件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定和发布。(3)树立质量权威。企业应设置专职质量经理(厂长),配备高素质中高级质量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授予TQM综合管理部门应有的权力与权威,创造推行TQM所必须的物质、环境和工作条件。(4)要有比下级更高的热情带头学习和宣传TQM的基本知识,亲自抓好TQM工作的落实。

  2.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TQM系统研究和培训

  质量管理源于实践、源于研究,依赖教育和培训。这是各国推行TQM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成功的经验。因此,TQM研究和培训必须作为企业产品质量形成的“第一道工序”和“质量兴业”的基础。要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依托科研院所,针对企业领导、技术管理、现场操作等各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反复进行TQM的教育培训,坚持不懈,才能卓有成效。

  3.努力实现全员协同效应和市场共振效应

  一切实体质量的形成、改进和创新都要由人来完成。质量的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搞好。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质量工作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不断地改进质量中彻底让用户满意,使TQM工作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而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组织QC小组就是一种全员参加的极好形式。这也是中国管理哲学“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需要各级领导给予大力提倡和关心支持,也需要TQM推进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之在改进质量、降耗增效、开发智慧、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确立“一心三点”的运行机制

  国内外推行TQM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讲技术工具和方法运用的质量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意识、技术、行政和法规管理与TQM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种“一心三点”的运作体系才能对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也就是要求企业自觉贯彻国家质量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企业法规性文件,通过行政强制手段建立和落实质量责任制、质量标准以及实行奖罚、“质量否决权”等制度,推进TQM有效运行。意识观念的更新与持续强化将是技术、行政和法规管理的共同核心。

  参考文献

  [1] 柴邦衡.TQC、ISO9000和TQM[J].附件质量信息.2000年2期.(15).

  [2] 终立春.关于深化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探讨[J].施工企业管理2001年2期.(30-32) .

  [3] 张利静,阎铁建.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3(127) .

  [4] 舒常静.业金面质量管理浅谈[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年第6期(5-6) .

  [5] 李静波.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质量.2003.7(5) .

  [6] 刘慧敏.全面质量管理发展新趋势[J].管理天地.2006.8(83) .

我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的论文(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