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篇一
古代文学课程在高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面临着课程内容繁杂、学生兴趣缺乏和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对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内容选择和精炼。古代文学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我们需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减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和多层次解读文学作品,增加课程的亮点和吸引力。
其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然而,这种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缺乏和学习效果的不佳。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思考。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阅读报告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最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实践和应用。古代文学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内涵和价值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更是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学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素养。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表演,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选内容、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以及注重实践和应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文化修养和人文关怀,使古代文学课程真正成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篇二
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古代文学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其作品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情感表达。然而,由于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陌生和难懂,往往会导致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缺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影视欣赏、音乐欣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历,引导他们从个人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古代文学作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感。
其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古代文学作品往往涉及到语言、历史、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写作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能力。
最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古代文学作品虽然创作于古代,但其内涵和价值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古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文化创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可以提高古代文学课程的吸引力和实际应用价值,使其真正成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篇三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根据高等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题要求,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史内容书写多以时间为轴,强调文学发展的历时性,而忽视文学发展的空间性,使古代文学课堂缺乏活力。本文主张以场景复原的方式,还原古代文学作品创作的历史现场,尽量使每个作品都能血肉饱满,恢复大学古代文学课程应有的活力。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地域元素;场景还原
中文专业自二十世纪以来为许多大学常设之系科,其学科研究方法逐渐摆脱感悟启迪式的言说方式,而着重从学理上阐述文学发展之轨辙,从讽喻回归人性阐释视角,强调经典本位回归与文学场域的场景复原,但是,随着文学研究的逐渐推深,对文学史阐释的细化渐成趋势,学界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呼声渐高,其中,在“重写”背景下,调整文学阐释向度,即由历时性向共时性过渡转化蔚为潮流。[1]与文学史写作相应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长期以来亦注重开掘本门课程的知识性与理论性,而对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学文化活动背景则多不谈或言而不详,其中文学发展之区域性特征在课堂讲授中被边缘化就是显明体现。鉴于此,本文以唐代关陇
地区的文学活动为例,探究在唐代文学教学课堂上融入区域文学的路径与意义。一、关中文化的精神内涵
1.关陇是唐代重要的文化区域,陈寅恪先生治中古史,提出“关陇集团”理论和“关中本位政策”说,借以解释隋唐制度之渊源和唐代兴衰之原因。他指出,关陇文化“乃关陇区内保存之旧时汉族文化,以适应鲜卑六镇势力之环境,而产生之混合品”[2],“李唐皇室本出自于宇文泰之胡汉六镇关陇集团,实具关中、代北两系统之性质”[3]。关陇地区地处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其地风高土厚,其民质朴刚直,其风雄深雅健。自姬周始,就为世瞩目。至秦汉,秦踞关陇而制六合。隋唐因周秦旧壤,开全盛之世。至宋,张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雄心,据关布帐,设席授学,遂将关陇文化精神融于宋明理学,关陇文化最终汇入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巨流之中。就内核看,关陇文化精神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致用的经世精神。
2.周秦以来,关陇士人就以世为志。文王之化成礼乐与秦王的变法图强皆以现实事功为导引,两汉关中大儒韦贤、杨震等治经皆以经世致用为准绳,司马迁修史更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导向。魏晋以降,关陇士人则持守旧说,惨淡经营,以入世精神肩负教化异族之使命,进而使传统文化统绪未坠。其次,重开拓的探索精神。关陇文化对于宇宙、天人具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这种思考,绝非玄想所得,而是基于实际的畅想。司马迁对“天人之际”的思考,更多来自于古今之变中,张载对“天地之心”的理性把握,亦归之于对往圣绝学的思索。玄奘负笈西行,既是对彼岸世界的追寻,也是对现实苦难进行超越的探知。最后,重功业的现实精神。关陇处于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过渡地带,与胡人的长期对峙、交往中,亦使关中土著渐染武勇。故而,自汉以来,朝野就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之说。[4]
二、唐代文学教学中植入关中文学元素的途径
中国地方师范院校古典文学课程重在为学生系统梳理古代文学变迁的过程,使学生掌握重点文学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涵育学生对文学作品情感精神内蕴的美学感受和理性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立足于本地区,若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融入课堂,通过分析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感知中国文学的奇丽与多元,则无疑会促进其文化人格的建立。
(1)打通古今,擅长“穿越”对于接受主体而言,古代文学多为数百年甚至千年以前人们内在情感的诗性传达,时移世易,沧海桑田,居于现代,对古代自然会有难以逾越的时空隔膜,这为文学的传播与接收造成困难。针对此种情况,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如何才能使学生零障碍的走进古代文学作品,与古人穿越时空进行精神对话,会启发我们在教学方式与途径上多动大脑。其中,因地取材,重视乡土文化、文学与古代文学主体的契合、衔接,用地域文化开启理解古代的方便之门,或许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陕西师范大学位于关陇文化腹地,隋唐时期几乎所有诗人都进入过该地区,并留下许多文学遗产,为唐代文学教学积累了大量反映现实的素材,并为文学作品和文学事件的时空和场景复原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场景还原”是近年较为时兴的一种研究方法,其要旨就是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中加以考察,进而使学生怀有“理解之同情”,如此作品分析与史实讲授结合,或许会为传统的文学教学辟出一条新路。“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写的正是离我校仅数里之遥的终南山的自然风光。“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章八元《题慈恩寺塔》)则再现了距离我校老校区仅百米距离的大雁塔的雄姿。运用“场景还原”和现地研究,无疑可使学生设身处地的与古代作家、作品实现“无缝对接”。
(2)推动融合,互动交流经典作品大都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成为民族文化瑰宝和国粹。但是,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打通古今文学之壁垒,使古代文学接现代社会之地气,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应积极思考的。笔者以为,梳理并总结好历史悠长的地域文化元素,带领学生进行名作咏诵之同时,加强现地考察、现地研究的力度,是一条可行的新路。唐代尤其是盛唐文人多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经历,遍交权贵,砥砺性情,亦带动了文学在地域空间流动和社会阶层间的对流。他们中许多人会在交通驿站、名胜古迹、仕宦之处以诗言志、用赋体物、以文载道,仰观宇宙,俯察品类,因此这些以地域为载体,保存于乡土的作品,成为今天丰富古典文学知识的良途。陕西师范大学校内之历史遗存,如杏园、启夏苑宾馆、“明德门”小区、天坛操场都为我们在不出校园的情况下,对唐人诗歌与精神的理解形成无形的助益。例如,汉唐以来,关中就有“长安韦杜,去天尺五”的民谚,说明韦杜两族在长安地位显赫。其族居地韦曲,培育出诸多优秀诗人,如韦应物、韦庄、杜佑、杜牧等,他们在自己的诗篇中对故里也都提及。“徘徊洛阳陌,惆怅杜陵曲”(《春中忆元二》)、“做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温泉行》)、“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都表达了唐人的乡关之思,韦曲之杜陵无疑成为走进诗中的最佳孔道。[5]
(3)资源植入,加强实践植入,是将课本之外的元素、资源在课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予以运用,以辅助学生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就作品理解及教学而言,将地域文化元素植入其中,可以丰富对作品接受的维度,并读出其中蕴含的多重意义。教学资源植入,一般主要有如下形式。
1.植入前的准备考寻古典文学中与乡土文化元素相关的部分。如可由学生思考,“长安文化与唐代诗歌、传奇的关联”“华清遗迹与诗歌中的`华清题材”“长安城格局与唐代政治诗歌中的长安城”,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要求学生实地或利用互联网主动进行文献检索,使其由被动转向主动。
2.植入环节将准备好的材料在课堂活动中带领学生植入到作品分析和文学史的梳理中,使文学史与日常生活相关联,以现代的涵义赋予古典新的意义。以笔者所在关中而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将关中文化有机渗透到学校的古代文学课教学中,定能使区域文化特色在实施过程中得以弘扬。如《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地处长安城东,晚唐李商隐此诗以状写乐游原之景而闻名千古,但其意涵却颇有末世衰飒之感,堪为晚唐时代精神之写照。又如《杏园》:“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满尘埃。”由末句,我们不难想见唐代科举考试新科举子游宴之盛况。
3.综合实践以综合性文化采风活动,带动学生在知识结构与文化思路上打通古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其文学批评、鉴赏水准和文学审美修养。所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体验感受周边的厚重文化,对加深理解古代作品大有助益。唐人杜牧《过勤政楼》“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诗中勤政楼、中秋节、高楼、月色、紫苔,巧妙营构出了怀古伤今的典型环境,绵绵不绝的细雨更是触发了读者心中的历史苍茫感。这里描写的兴庆宫、勤政楼是盛世气象的标志,离学校空间距离并不算远。让学生到这里实践,会使他们对这首古诗以及连带的此类题材有更为深入与真切的感受。在关中地区还散布着很多历史遗迹,如战国遗址函谷关、自然壮美之景华山黄河、气势雄浑的汉唐帝陵、梵音氤氲的寺庙、气象万251千的终南山等一系列景象,这些都是学生开展实践学习,提高文学素养的人文景点。
三、余论
在以唐代文学为代表的古代文学课堂上,我们应该将地域乡土因素视为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或学习视角,努力把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历时性研究与结构性分析、文学发展趋势与基层文学解析研究有机结合,在情感、心智上都尽量回到历史现场。“努力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和中国人的意识出发去理解、审视古代文学现象和事件,从文化的地域流动与阶层对流中研究文学发展的趋势,又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国家制度和国家观念中出发理解具体地域中‘地方性文学知识’与‘区域文化’被创造与传播的机制”
[6],或许才是我们讲授古代文学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平原.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01.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38.
[4]班固.赵充国辛庆忌传[A].汉书(卷六九)[M].北京:中华书局,1962.2979.
[5]王伟.唐代关中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96.
[6]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J].读书,2006,(9):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