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天文学论文 篇一
标题:黑洞的形成与演化
摘要: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其形成与演化过程一直是天文学研究的焦点。本文将从恒星演化、超新星爆发以及星系合并等方面探讨黑洞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旨在深入了解黑洞这一宇宙奇观。
引言:黑洞作为一种极端的天体,其存在与性质一直引发人们的好奇与研究。本文将介绍黑洞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从恒星演化、超新星爆发以及星系合并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恒星演化与黑洞形成
恒星是黑洞形成的重要源头,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维持了恒星的稳定。当恒星耗尽核燃料后,会发生引力坍缩,形成中子星或黑洞。黑洞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恒星质量,质量超过一定阈值的恒星将会坍缩成黑洞。
第二部分:超新星爆发与黑洞形成
恒星在耗尽核燃料后,会发生超新星爆发,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中,部分恒星物质会被抛射出来,而剩余的物质则会坍缩形成中子星或黑洞。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黑洞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部分:星系合并与超大质量黑洞形成
星系合并是宇宙中常见的现象,当两个星系合并时,其中的超大质量黑洞也会合并。合并过程中,两个黑洞会产生巨大的引力波,最终合并成一个更大质量的黑洞。这种现象可以解释宇宙中存在的超大质量黑洞的来源。
结论:黑洞的形成与演化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过程,涉及到恒星演化、超新星爆发以及星系合并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黑洞的本质与性质,进一步推动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现代天文学论文 篇二
标题:暗能量与宇宙加速膨胀
摘要:暗能量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它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介绍暗能量的发现与性质,以及它对宇宙加速膨胀的影响,旨在深入探讨宇宙的演化与结构。
引言:宇宙加速膨胀是天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暗能量被认为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介绍暗能量的发现与性质,以及它对宇宙加速膨胀的影响。
第一部分:暗能量的发现与性质
暗能量最早由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实验发现,它是一种具有负压的能量形式。暗能量的存在可以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的现象,但其性质仍然是一个谜。
第二部分: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证据
通过观测宇宙中的恒星、星系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科学家们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一观测结果与暗能量的存在相吻合,进一步支持了暗能量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主要因素。
第三部分:暗能量对宇宙结构的影响
暗能量的存在对宇宙结构的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的存在导致了宇宙的加速膨胀,使得星系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这种影响使得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得以形成,并且对宇宙的演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结论:暗能量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主要因素,其存在与性质一直是天文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暗能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演化与结构,推动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现代天文学论文 篇三
现代天文学论文 篇四
本学期我选修了天文学概论这门课程,通过这十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不少感想。
还未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看各类的百科全书,其中对天文方面的书最感兴趣。1997年第一次来北京,我参观了天文馆和古观象台,现在仍然记得在古观象台通过望远镜观察太阳的景象,可以说,我与天文学自小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了中学以后,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从物理方面对天文学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楚了诸如背景辐射,红移蓝移等一些专业概念,也发掘出了天文知识中更神奇的一面,激发了我探索天文奥秘的兴趣。
这学期的天文学概论课程中,来自北京天文馆的老师们为我们系统的总结了天文学中最基本的一些知识,诸如星座,彗星,行星与恒星以及关于观察天文现象的一些常识,这些知识对于天文学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 宇宙中的天体,近到月球,远到银河系,都对地球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人类活动。其中,太阳系作为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太阳这颗恒星又深深的影响这地球的各项物理指标与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天文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非物理系的学生,我们对天文的了解也许不会那么深入,所以本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普及天文知识的平台,为我们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天文学知识中,星座知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东西方都对星座有着不同方面较为深入的研究。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否认了诸如占星术这类的研究,但是星座对于我们了解宇宙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星座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便于野外活动的人们在晴朗的夜晚辨别位置,同时可以为人们更好的定位天体以及相关的天文现象,从而更好的研究天体。
对于人类来说,天文现象不仅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还有许许多多天文爱好者的喜爱。天文现象不仅指诸如日月食,流星雨这样可供天文爱好者观看的现象,也有诸如太阳风这类影响人类活动的现象。而作为可供观察的现象来说,基本的天文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望远镜作为观察天文现象最简单最直接的工具,受到了
天文爱好者们很大关注。因此如何选取望远镜以观察不同的天文现象,也成为了天文学知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对天文知识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了解,同时学到了很多观察天象的经验及技术,激起了我更多的参与到有关天文学方面活动的兴趣。同时,各位老师生动的讲解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丰富的'图片以及专业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成为社会所要求的新型人才的关键。而天文学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培养了一种爱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同时,探索宇宙不仅对于整个人类的进步有着深远意义,对于个人,思考宇宙与人生更能让我们的胸襟开阔,思维活跃,成为更有深度的青年。
感谢天文学概论这门课程,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准备与精彩讲解。也希望本课程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观北京天文馆或其他有关天文的博物馆或历史古迹的活动,让我们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天文学知识,培养更多的天文兴趣。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现代天文学论文 篇五
〔摘要〕
刘子华1918年赴法就读于巴黎大学医学院时,业余爱好天文,将现代天文数据同《周易》宇宙论相合,以独特的易学象数思维方法,开展研究,从而预测太阳系存在有待发现的的第十大行星而轰动欧洲。本文着重研究刘子华如何运用《周易》的象数思维方法进行其科学预测,从而首创宇宙太极中心论,综观宇宙星系;阐发两仪配偶律,探索星际关系;营建八卦家族,编排星群结构;借重阴阳平衡律,测算木王星数据以及取象比类的直觉思维之妙用。
〔关键词〕
刘子华;《周易》象数原理;研究天文;预测太阳系;思维方法
中国近代易学史上,从象数易发展为科学易,杭辛斋开其先河,沈仲涛、薛学潜踵事增华,刘子华独获硕果。杭辛斋《易学笔谈》(1919)乃传统象数学向科学易过渡。沈仲涛《易卦与代数之定律》(1924)、《易卦与科学》(1934)、薛学潜《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1937),是易学同现代数学、物理学结合的尝试。刘子华独辟蹊径,将易学象数原理用于研究天文,预测太阳系存在有待发现的第10大行星,轰动欧洲。
刘子华(1899-1992)四川成都洛带人。1918年中学毕业,官费赴法勤工俭学,就读于巴黎大学医学院。业余爱好天文,对《周易》情有独钟。
刘子华是客家人。客家人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美誉,具有敏锐的科学思维头脑。当时欧洲盛谈太阳系是否存在第10大行星。刘子华将现代天文数据同《周易》宇宙论结合,劳心苦思,以独特易学象数思维方法,开展研究,终于写成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
刘子华流寓法国近20年,掌握西方天文学最新成果,了解天文研究的前沿课题。他查阅巴黎所能获得的近700种易学著作,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易图,特别感兴趣。终于从易图中找到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以易图为工具,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精密数学运算,取得惊人成就。
他身居巴黎,有接受世界最新科学思想的优越条件。曾亲聆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郎之万等的学术讲演,打开了广阔胸襟。他手捧《周易》,仰望星空,独自沉吟:“天为帐蓬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仰望北斗挂霄汉,俯察地形囊万千。”不难想象,用《周易》思维探索尚未发现的大行星,其难度不亚于凭一叶扁舟横渡大西洋。好学深思的“东方犹太人”,竟然横渡大西洋,凯旋而归,博得当时法国补日尔天文台台长摩尔的“高声祝贺”。
首创宇宙太极中心论,综观宇宙星系
公元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人们已知太。阳系共有9大行星,绕太阳运
转,月亮只是地球的卫星。刘子华把恒星、行星、卫星看作整体,以《周易》理论予以新解释,别出心裁创立宇宙太极中心论。这是他萌发的第一个中心论点。此论点受《周易·说卦传》中“坤为地,坎为月,离为日”的思想启发。他说:“《说卦传》既能明显的将上述三卦配太阳系中的三颗星球,则其余五卦未尝不可配合其余之五颗星球。”因此,他力图找出其余五星在八卦中的位置。他遍查易学书籍,“断然以伏羲先天卦位与易学对五星之排列相互对照,才能确定某一卦位应合某一星球。”在四川知名易学家明代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中,发现一幅《日月五星周天图》,对“合定”五星颇有参考价值。星与卦合定结果为:震合木星,兑合火星,乾合土星,巽合金星,艮合水星,加上离日、坎月、地坤,八卦已各与一星相合。星与卦相合,是刘子华一大创造。它打破太阳中心论,将太阳同行星并列;不取月球卫星说,将其与行星并重。尽管看似违背现代天文知识,却奠定了宇宙太极中心论的基石,迈出了科学预测第一步。刘子华说:“我国古人似乎已彻底明瞭,这万象的底蕴,综合在八卦之上,……我即从这些卦的各种排列或配合中,推演出本书的八卦宇宙论。”星同卦相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无根据。《易纬·乾凿度》云:“天地灿明,日月星辰布设,八卦错序,律历调列。”刘子华论述其放弃太阳中心论的理由说:“哥白尼以太阳为中心,故需将地球与五星同列,而本书则更进一步,以太极为中心,故太阳亦应失其相对的主体而与五星同居客位。”
刘子华大胆创立宇宙太极中心论,基于他对易学思想的深刻认识。他说:“由无极而太极,由太极而阴阳,由阴阳而生万物。故在任何存在中,均无不含有太极与阴阳。”八卦宇宙论实以太极宇宙论为基础,从宏观角度,用易学整体思维方法,玄思宇宙,放眼六合,对浩渺星空作整体把握,超越现有天文视角,提出独到见解,绕开实证方法,直 扣科学殿堂大门。
阐发两仪配偶律,探索星际关系
八星与八卦合定后,刘子华进一步探讨卦与卦之间的关系。发现单卦(经卦)与双卦(别卦)都有男女(阴阳)区别,存在配偶关系。使他打开一条新思路。他说:“四象、八卦等等,无一不由阴阳之互相分化和交换而来。此即表明,太极与两仪为万有宇宙构成之基础。”又说:“伏羲除用阴阳记号(--、一)表示卦爻以外,并将单卦列成圆形。这是宇宙论最重要的基础。”所指圆形图即《先天八卦图》,刘子华称之为“初期八位系”。
从而深入探讨八卦之间的配偶关系。他在图上加一条斜线,将图分为两半,对各卦附上男女长少之称。在图的中心加一“9”字。他解释其意义说:“可见卦一、二、三、四居图之左半周,卦五、六、七、八居图之右半周”。“男卦者有乾,震,坎,艮(单卦)……,女卦者有坤、巽、离、兑(单卦)。……凡成直径相对之两卦,均属男女两性,并老少对称。……凡如此对应之两卦,即称为配偶。”这些配偶卦有三个特性:“一、每对卦均含有同数的阴爻及阳爻。二、每对卦之阴阳爻,均按照地位次序而相对。三、每对卦爻数之和为九划,……,此证明各对卦均有相同之平衡存在。”他将阳爻作一划,阴爻作二划。配偶卦均为9划,故图中设“9”字。《先天八卦图》是刘子华象数思维利用的基本图,图中加上斜线和9字,是他对此图的新认识,赋予新含义,对其行星预测有特殊作用,此为历代易学家所不及,显示刘子华象数思维的智慧。他将配偶卦的特性,称为阴阳平衡律,成为他进行科学预测的重要法宝。
刘子华将八卦配偶思想应用于观察天体,发现星球之间有某些相似现象。利用天文学家佛那马雍、爱斯克郎恭提供的研究成果,认为太阳同木星相似,月球同金星相似,地球同水星相似。刘子华把相似的星亦看作配偶,然后将各星球的天文数据代入,经过计算,证明它的确也构成平衡的常数。使他的行星预测工作又前进一大步。
刘子华进一步利用配偶律研究三个王星。从历学古籍《天原历理三书》(1682年徐发圃撰),知有“四隅星”之说,盗星在西南,种陵在东南,天狗在西北,女帛在东北。刘子华将四隅星同三个王星配合,盗星合天王、种陵合冥王、天狗合海王、女帛无星与合。他预感莫非是未知的第10大行星。他继续从易图中探索,发现元代易学家张理《易象图说》内篇,有《先天八卦对待图》,(如图二)如获至宝。他对此图作了特殊解释。写道:“今按卦加上星球,则见太阳与木星同出于少阴,月球与金星同出于少阳,地球与水星同出于老阴,……以此证之日与木、金与月、水与地之成对相似,确有令人不能不诧异之符合。”据此图应有第4对双生卦,其对应之星球当为土与火。但刘子华考订,从星球看来,“土不似火而类木”。
刘子华想到,既然八个相差很大的天文数据相加,可以得到相同的常数,将它们联结成三对配偶,也得出与之相应的恒数,若再进一步,将三个王星相配,则冥王星同海王星成双,天王星却等待着配偶。为天王星寻求配偶,成为强大驱动力。刘子华依已知三王星的速度、密度及其同太阳的距离,通过反复验算,得到天王星的配偶星的一些参数。他喜出望外,肯定他所要寻找的大行星必然存在。
营建“八卦家族”,编排星群结构
刘子华确定整个太阳系应是由12颗星构成的一大家族,其中有初期八大星球,加上已发现的三王星,还有尚待发现的新星。他用“家族”模式看待太阳系,是基于《周易》原理的认识。他说:“八卦为伏羲和文王之科学的、有结构而有系统的、有定规而有变易的一种特别而又具体的原理表示,亦即有关万有宇宙之发展的总模式。”这一表述有以下合理内涵:一、太极原理是关于宇宙万有的总模式;二、此原理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结构;三、它不止具有规律性并有变易法则。这的确把握了太极原理的基本思想。
刘子华创立的“八卦家族”论,有以下基本内容:阴阳配偶是基本概念,乾坤父母,三男三女均成配偶;八卦与八星(日月五星加地球)合定,是家族中基本成员;临、复、姤、遯四双卦为兑、震、巽、艮四隅卦之子,故属乾坤二卦之孙辈、三王星及未知星正好同四隅卦之子合定,形成父母、六子、四孙三代共荣的八卦家族。而其中心动力总数则经过计算为198。(如图三)
刘子华用八卦原理概括中国特有的宇宙论,利用八卦组合及卦星合定方法,赋予八卦新涵义,使之利于联贯思索与运算操作。这种思维方法是传统象数易学难以做到的。刘子华做到了,取得预期效果。在已知八卦家族中11颗星的数据的前提下,依照配偶及母子关系,就可算出未知行星的数据。“八卦家族”模式,实为刘子华科学预测的桥梁。《周易》象数思维方法,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确曾经发挥过这种桥梁作用。刘子华巧妙地利用这一思维模式,获得硕果,再创易学史上的奇迹。
借重阴阳平衡律,测算木王星数据
刘子华十分清楚,现代科学依靠的是精确数据。他说:“人们常谓:无数量不成科学。因此举上述八卦宇宙论在性质上之证实,姑无论如何明显,均可认为偶然之巧合。所以必须有现代天文上测量与计算之证实,方有科学之意义。”为了进行数量计算,他再次乞灵于易图。朱熹《周易本义》卷首附有《河图》。刘子华说:“卦之男女两性,固已见诸《周易》。至男女性之价值,则吾人须求自《河图》。”原先的《河图》并未同八卦相联系,刘子华从宋元之际易学家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见《四库全书》)中意外地发现《河图与八卦相配图》。(如图四)正如欲横渡大西洋而觅得一叶扁舟,喜不自禁。他以河图之数称为八卦男女性价值,作为数量计算之基数。他说:“八卦男女性价值之发现,确在八卦宇宙论上展开一个新局面,因为由此可推演得到数量的规律。”刘子华对此图作了几点说明。一、河图与八卦联系,古已有之,孔安国云:“河图即八卦。”二、河图之数即八卦男女性价值,未来的计算以此为准。三、图中心的五与十两数,居太极位置,为绝对中心,绝对静止,故无卦与之相配。
八卦分男女两性,各有不同价值,是八卦宇宙论又一新观点。依上图,其男女性价值为:乾7、兑2、离8、震3、巽4、坎9、艮1、坤6。一般易学著作极少应用此数。刘子华化腐朽为神奇,赋予妙用,以之验证配偶星、母子星之间的平衡关系。刘子华解释母子星时说:“母子行星之说,虽为比喻,而确有实际之价值。因各个母星之速度,均约等于其子星速度的666倍。恰如某家庭分财产,凡子辈之所得,均各与其父母所得成相等比例。这种比例相等关系,毫无疑义的证明上述四个现代行星配偶之合理。”卦分男女性价值,亦旨在证明“配偶之合理”。
刘子华赋予太阳系12颗星球以男女性价值,组成三代共荣的八卦家族,实际上涉及太阳系各主要星球的平均进行速度和平均密度的恒数,十分完善的符合,实在令人惊异。前八星(日、月、地及五星)三对配偶星,其速度与密度的比例恒数,简直完全相同,均为60。(见图三)
刘子华根据八卦家族的系统关系,经过复杂运算程序,终于得到未知木王星的几个基本数据,其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公里,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424克,离太阳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后来算出运转周期为736年。运算程序虽出自卦理,其结果可脱离卦理而独立。刘子华对这一成果非常自信。他说:“以现代天文资料来证实宇宙的真面目能与八卦宇宙学理相吻合。……本书所有引据,纯系现代天文学以优良之工具和最近数世纪若干科学家辛苦研究所得之科学知识,故其结果应毫无疑义地相当精确而完备。”
法国巴黎大学科技史学院院长、刘子华博士论文审查委员会主席阿伯海尔,不通八卦卦理,反复研究论文后说:“关于科学方面,其结果令人满意。”论文评审者法国著名汉学家马伯乐本已拒绝论文答辩,经反复考虑,收回成见,同意将论文印交答辩委员会。他对刘子华说:“你拿我们的数字,证明你们玄之又玄的八卦,再拒绝,就等于我们的数字错了。”论文获得一致通过,木王星的预测得到法国权威天文学家的认同,引起轰动,对八卦宇宙论的魅力大为震惊。
取象比类的直觉思维之妙用
刘子华的科学思维方法,十分古怪,天文学家难以认同,这只能从中国易学中得到解释。他所运用的是中国先哲常用的“取象比类”的象数思维方法。中国古代医学、天文、历法、乐律、内丹的发展,都得益于这一思维方法。《易传》说:“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取八卦、六十四卦的卦象(“象”),触类旁通,比拟其他各类事物(“类”)。这种象数思维的特点,如王弼所说,可以“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象”。刘子华通过易图,运算天文数据,得到天文结果,是“得意忘象”的范例。取象比类思维方法,是理论思维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将归纳法同演绎法统一,是分析与综合的灵活运用。它通过喜闻乐见的卦象联系,去探讨客观对象之间的实际联系。刘子华所运用的“先天八卦方位图”、“先天八卦对待图”、“河图与先天八卦对应图”,以及阴阳配偶,男女两家、母子卦、八卦家族、宇宙太极中心等形象描述,无非是把易图视为过河的桥梁。
象数思维方法在科学中的运用,更表现为利用直觉思维诱发灵感。正如刘子华所说:“我之所以能将八卦原理应用于太阳系,决不是偶然的。因我发现现代科学家对宇宙的认识或论点,与我国相传甚久的太极八卦图象很有共通之处(均源于旋涡形状)。”又说:“我国常见之太极图,既显出螺旋形状,其象征必与宇宙有关,或与太阳系研究有密切联系。”正是通过易图形象,产生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导向科学探索的明确目标,针对目标,努力探索,果有理想结果。刘子华总结自己的探索过程道:“八卦宇宙学理固因科学而得完美的证实,但科学之对于宇宙,特如太阳系,亦以卦理而有更深切完整之认识。科学可以证实卦理,卦理亦可以补充科学,且同时又可以反证天文数字之正确。”
刘子华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创立近代科学的那些人有两种不一定并存的长处:作观察时万分耐心,设假说时有大无畏精神。”刘子华的大无畏精神,是人所公认的。他大胆利用直觉思维这一点,得到博士论文审查委员会继任主席、巴黎大学哲学系主任、哲学史教授爱米尔卜勒野的肯定。他公正地写道:“我对于刘子华先生在巴黎大学所提之论文,非常尊重。他费了许多考证与灵巧,来阐明近代科学与中国古代单凭直觉而构成之科学,有深奥的符合。……它(指论文)指出人类思想,乃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也。”法国哲学家、汉学家、天文学家们没有因为刘子华离开西方实证方法、依靠直觉思维而取得的成果,就置之不理或加以歧视,他们懂得:“科学的论断,却是在盖然性的基础上,按尝试的方法提出来的,认为随时难免修正。”物理学家普恩迦赫说得更直率:“科学大多数的创获——定律的发现和假设的成立——实有待于“灵机”和“顿悟”的洞见和直觉——一种超常的、创造性的想象力。”
刘子华的确富有“超常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同时富有精密计算的科学精神。在博士论文中,他用了31幅易图来帮助自己构思,更用了27张表格来精确计算各种参数,从而求得木王星的几个必要的基本数据,若没有这些易图作桥梁,所需要的数据无法求知;若没有无容挑剔的科学数据,其论文决不会让法国权威天文学家与哲学家们折服。刘子华无愧为:“把中华的古老文化与西方的现代科学结合起来的先驱者。”八卦宇宙论及第10大行星的预测,是中西文化结合的结晶,堪称中国易学史上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