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浅谈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
在农村地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接触到的外部环境相对封闭,德育教育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篇论文将从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值得深思。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的匮乏是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农村学校往往缺乏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育设备,导致德育教育的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农村家庭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农村家庭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很多家长缺乏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对孩子们的道德教育投入不足。
其次,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首先是教育内容的单一性。由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有限,德育教育往往停留在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缺乏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次是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往往依赖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缺少互动和参与性,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是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评价主要依赖于成绩和表面的行为规范,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全面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首先,要加强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其次,要注重德育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引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再次,要改变德育教育方式,提倡互动和参与性。通过开展集体活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最后,要建立全面评价体系。除了成绩和行为规范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评价,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机会。
总之,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只有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丰富教育内容、改变教育方式和建立全面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篇二: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目前,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存在一些现状问题。首先是教育资源的匮乏。农村地区的学校往往缺乏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育设备,德育教育的水平有限。其次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村家庭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往往影响着孩子们的德育教育,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再次是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往往依赖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缺乏互动和参与性,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是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评价主要依赖于成绩和表面的行为规范,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全面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和建议。首先,要加强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其次,要注重德育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引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再次,要改变德育教育方式,提倡互动和参与性。通过开展集体活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最后,要建立全面评价体系。除了成绩和行为规范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评价,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但只要我们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丰富教育内容、改变教育方式和建立全面评价体系,就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养的提升。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农村小学生创造更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浅谈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三
【摘 要】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加强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的。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犯罪的未成年人有一部分是小学生。因此,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途径,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初步使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写德育教育毕业论文播放:33806次 评论:5309人
【关 键 词
】
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一、加强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优秀的接班人。这里把有理想和有道德放在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首位,这就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德育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的教师在教书的同时先育人。
2、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和校园中的道德缺失
近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频发,犯罪的未成年人年龄呈降低趋势。这些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有许多就是在校的小学生。他们之所以走上歧途,是因为他们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如果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他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精彩。
仔细观察农村在校的小学生,你会发现他们玩耍时会脱口而出许多不堪入耳的语言,他们会做出家长和老师意想不到的卑劣行为,而他们对这些言行早已习以为常。如果深入观察,你还会发现在一个班级或一个群体中有某些学生在称王称霸,他们敲诈勒索自己的同学,对他人随意施加暴力,给同学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巨大的创伤。还有一些学生随意破坏课桌椅,在墙壁上涂鸦或写上骂人的脏话,他们把破坏公物的行为是为自己很了不起,把乱扔垃圾、随手攀折花草树木的行为视作自己很伟大。走出校门,有这些毛病的农村小学生往往会抽烟喝酒,聚众滋事,偷盗甚至抢夺他人财物。而这些小学生对自己的不良言行和劣迹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思悔改,反而会向更恶劣的方向发展。
3、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
小学生年龄小,认识肤浅,自控能力较差。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基本的道德素养都很模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此时的他们犹如一张白纸,在其上面书写或者绘画的内容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如果他们在和谐的家庭中长大,父母教之有道,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社会又能给他们提供正能量,他们当然会茁壮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反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就有可能培养出道德败坏甚至是违法犯罪之徒。
二、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1、家长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上学前在家庭中长大,他们接触最多和教育他们的人首先是父母,因此可以说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等都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农村,有一部分学生家长的自身素质低下,陋习满身。他们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顾,放任自流,等到孩子犯了大错误后用拳打脚踢的方式去教育,为时已晚。也有一些家长经常牢骚满腹,对社会不满,对学校和老师不满。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对社会以及学校和老师有了错误的认识,会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产生抵触心理。更有一些家长把孩子儿时的小偷小摸行为给予褒奖,夸孩子有本事,鼓励孩子继续去偷。殊不知他们平时的所作所为已经给孩子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已经给孩子上了负的德育课。对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学生,学校和社会要更加重视,要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区分好坏,尽量减少家长的不道德因素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影响。老师要和这样的家长常联系,在尊重家长的前提下,用恰当的方式,让家长明白自身因素对孩子健康成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要时刻
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个道德榜样。
2、家长不积极教育学生
有一些家长因溺爱孩子而不教育孩子,孩子从学校回到家后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老师的教育忘在了九霄云外。特别是在寒假中,学生容易形成大把花钱,抽烟喝酒,甚至赌博等坏毛病。开学回到学校后老师又得从头教育,如此周而复始,德育教育的效果很低。因此,家长不能过分娇宠孩子,更不能放任孩子自流。学生在家时家长也要对孩子严格要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孩子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和当地习俗及宗教信仰相结合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的生活习俗迥异,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就要求我们学校德育教育必须和当地的习俗及宗教信仰相结合。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充分了解当地宗教的教义教规及禁忌。一方面在教育学生时不要违背当地的习俗,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各地的习俗和宗教教义教规中都有惩恶扬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元素,具有约束和教育人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由于学生对当地的习俗和他信仰的宗教都很熟悉,所以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的效果很好。
四、学校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校园环境及校风、学风的熏陶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校园美景如画,处处飘荡着书香,时时能见到伟人或道德楷模的挂像及其名言,学生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再加上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感染,学生基本都会在无意识中逐渐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意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说脏话会觉得羞耻,破坏公物会觉得不和谐。反之,破败散乱的校园和不正的校风学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2、开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直接地、面对面地、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直接学到道德知识,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可以让学生知荣辱,明礼仪,立大志,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班主任老师,应高度重视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作用,要充分准备,上好每一节班会课。
3、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资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每年一届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还有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颁奖晚会,还有一些道德楷模的事迹,都能起到震撼人心灵,荡涤人灵魂,给人德育教育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些影视资料正面教育学生。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相信在学生身上会盛开最美的人性之花。
浅谈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四
一、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的现状
近几年来,虽然由于改革的开放,政府的扶持,农村劳动人民的努力,但是其经济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其中教育成为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下面我们浅要分析农村德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农村德育教育流于表面。
农村教师似乎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传授的要点所在,虽然有很多大学志愿者到农村支教,但是真正真正留下来的屈指可数,农村教师整体的素养并不能得到改善。在很到课堂上也仅仅只限于背书的层面,至于其中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教师并没有将其进行讲解,甚至不能做到正确的言传身教。在有些农村教师的心中,德育教育传授的方式仅限于“学生守则”“弟子规”等字面上的教育等。久而久之,农村德育教育也就成为书面或口头上的形式,并不能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2.家庭教育的环境。
农村居民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普遍不高,其整体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相较于城镇居民几较为落后。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的意义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家庭环境的教育也应该受到重视。改革开放后,农村家长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拼命的让孩子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都是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去教育孩子,但是他们却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素养的培育。家长由于过分重视成绩,甚至用过于直接的方式教育孩子,没有从根本上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甚至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
3.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接触互联网,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也增加孩子接触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孩子并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过早的接触外面繁杂的世界,更容易形成扭曲的世界观。部分学生受到网络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走上行为艺术的道路,过于张扬个性,对于家长和老师形成逆反的情绪,这一现象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壮大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
农村教师应该深刻认识新教改下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德育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教育。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学校对于教师进行统一的培养再教育,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传授途径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运用科学的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院校也应该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向家长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双方共同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
2.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孟母三迁”告诉人们,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只有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园的环境中,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改变农村学生德育教育的不良现状。一方面是创建文化校园,在校园随处可见“弟子规”“学生守则”“校规”“政治方针”等宣传语言;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思想品德、语文等课程上将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拿到课堂上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面临类似事例,作为中国优秀少年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例如四川大地震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团结友爱的力量,李光耀的国葬可以该受到对待伟人的敬意等。
3.引导学生正确操作网络。
现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五花八门的信息共同涌向没有确立人格的少年,很容易将其引入歧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操作网络,抵制诱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意义的网络视频对其进行评判,将一些有趣的图片、漫画等形式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推荐一个有意义的网站,告诉学生不仅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是学习的小助手,课外阅读阅览室等。同时教师也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对于暴力、色情等信息的处理方式,正确理解这些有关青春期的话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主要结合教师素养、文化校园、网络信息三方面逐步展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校园和家庭的教育环境,从而促进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全面展开,培育出我国德才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