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经典3篇)

时间:2013-04-07 04:48: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篇一

在精神科护理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较高的自杀倾向和攻击行为,因此,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伤害风险。

首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同时,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管理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也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精神病房的布局和装修应符合安全要求,避免利器的存在和不必要的障碍物。同时,还应确保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此外,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还需要加强对患者行为的观察和评估。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行为动向,及时发现异常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同时,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自杀风险评估和攻击倾向评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潜在的危险。

最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还需要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信任。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疑虑。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可以更好地预防和解决患者的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加强对患者行为的观察和评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信任,更好地预防和解决患者的安全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精神科护理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篇二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各种措施和策略,旨在预防和减少患者的自杀行为和攻击行为,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

首先,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例如,明确护理人员在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或攻击行为时应立即报告,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还需要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紧急处置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其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掌握精神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例如,了解和掌握自杀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和处理。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另外,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也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精神病房的布局和装修应考虑到患者的特殊需求和安全要求,避免利器的存在和不必要的障碍物。同时,还应确保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最后,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信任也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疑虑。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可以更好地预防和解决患者的安全问题。

总之,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科学合理的环境设计,以及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信任,都是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精神科护理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篇三

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精神科病区,病人由于症状的支配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某些行为往往具有危险性,如冲动、伤人、自伤、毁物等异常行为。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护理人员护理精神障碍病人的重要环节,精神病人送到医院后会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呢?病人进医院后人身安全是否有保障?这是病人及家属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加强教育.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学习,提高认识。由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行业规范、专科护理常规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学习,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针对我们服务的人群的特殊性,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促使广大护理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提高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病区的管理模式,将收治病种的特殊性,以及为病人提供各项诊疗护理措施而制订出专科护理常规制度、安全管理常规制度及相关应急预案等。主要涉及入院、住院、出院的每一个环节上的工作流程,使各项常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3 常规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建立健全常规制度的基础上,狠抓制度落实,从每个班次、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着手,使得各项工作达到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坚决杜绝有章不循现象。由于精神科病人的特殊性,作为精神科护士必须熟悉病人,在护理操作中尤应严格遵守三查八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 加强安全管理质量检查.并做作好归因分析,加强防范病区成立安全管理质量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护士长抓好经常性的检查、考核工作,坚持周查、月评,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制订并落实整改措施,将安全护理作为考核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年终作护理质量安全汇总,进行归因分析。RCA根本原因分析法:

  直接原因:查对制度未严格执行、防范措施未落

实、观察巡视不及时、判断处理不到位、交班制度未执行、应急处理能力差、沟通交流不规范;根本原因:护理规范、职业道德、沟通技巧。

  如何防范:医院(制度落实、护理质量控制、培训教育、奖惩到位;)个体(以德行护、依法行护、循规蹈矩、尽职尽心、提高水平,多思多想、充分沟通,及时上报积极处理。)

  5 加强沟通.杜绝安全隐患

  首先是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通过语言及书面形式,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使病人家属了解并适应医院的管理制度,避免由于家属不了解患者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常常将火柴、刀、剪、绳索等一些危险物品或器械带人病房,给安全带来隐患;有些家属不懂得接触患者的技巧,也有被伤害的.危险;或因食用家属带入的不洁食品,致使患者呕吐、腹泻等感染性疾病,因此,带入病房的食物须经护士检查。此外,由于求医心切,家属也可能利用外出机会在外投医,乘工作人员不备,偷偷将“药物”给患者服,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医院的管理制度在不违反安全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适应病人生理上、生活上的需要。

  其次是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对重点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好病情观察,了解病人的思维动态,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医护患关系,严防意外的发生。

  再次,与医技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的沟通,使他们对精神科护理安全有足够的认识,配合并支持各项常规制度的实施。尽责尽心为精神病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有利于康复的休养环境,这样才能确保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6 加强物品管理首先是将物品分类,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物品。把非必需品清理掉,将必需品的数量降到最低程度。医护办公室根据精神科的特点,规范物品管理,做到定位管理。要求属危险物品的东西(如剪刀、缝针、绷带、保护带等)要固定放置并上锁,各班要清点数量并做好交接班。要求各班写字台上没有不必要的物品,消毒物品数量恰当、无过期,备用药品数量恰当、无过期,每周检查一次。病人床单每天常规整理,床头柜上除无杂物。根据精神科的特殊要求,病人衣物要随时清理检查,以便随时发现危险物品,如男性病人会藏匿香烟、打火机、剃须刀;女性病人会藏匿长丝袜等。水果及点心统一存放在点心橱,每天定时发放。所有通道无杂物,保证病区环境整洁、卫生及安全。

  7 定期急救药品、物品检查每天检查抢救车药品、物品,确保在有效期内,无损坏,每周定期检查抢救设备,要求物品齐全,功能良好,人人会使用,保证病人在需要时立即得到治疗和抢救。

  8 定期安全检查每周一进行安全大检查,包括病室门窗、各个角落、浴室、厕所、病人床单、床头柜等,并做登记。保证病区环境的整洁、舒适、安全。

  9 加强病情观察对伴有躯体疾病、急性期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用药后反应,防止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予保护性约束并加强生活护理。

  安全护理是精神疾病护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着病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是精神科医护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安全护理,尊重和保护病人的生命权益,为促进病人康复创造条件。

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