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论文的篇一: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在外科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本文将介绍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药物管理和患者教育等方面。
首先,疼痛管理是外科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不适,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和缓解患者的疼痛。常见的疼痛管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疼痛管理方法,并定期评估疗效。
其次,伤口护理是外科手术后护理的核心内容。护理人员需要将伤口保持清洁、干燥和无菌,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在更换敷料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此外,对于特殊类型的伤口,如吻合口和引流管等,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进行特殊护理。
药物管理也是外科手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患者教育是外科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手术后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饮食调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患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的理解和配合度,促进康复的进程。
总之,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在疼痛管理、伤口护理、药物管理和患者教育等方面做好工作,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外科护理论文的篇二: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预防和处理手术并发症是外科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介绍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常见类型、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首先,了解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对于护理人员十分重要。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血栓形成、气胸等。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对这些并发症的认识和了解,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其次,预防手术并发症是外科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手术室环境的控制和手术操作的规范等。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处理手术并发症是外科护理的重要环节。当发生手术并发症时,护理人员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风险。处理手术并发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干预等。护理人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医生。
最后,患者教育也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手术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包括预防措施、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等。通过患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预防和处理外科手术并发症是外科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和患者教育,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外科护理论文的 篇三
外科护理论文的范文
外科学研究 是一本关注外科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由汉斯出版社发行。主要刊登国内外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等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为了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外科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下面是外科护理论文的范文,请参考!
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外科护理实验微课教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微课字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4年度7月咸宁职业教育学校学习的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7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实验教学模式学习,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验成绩考核水平,以及对教学效果个人评价的差异。结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授课,观察组护生的各项实验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在学校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提高护生对教学课程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利于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护理操作水平,并且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更高,值得在学校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微课;外科护理;实验教学;
一、引言
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作为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指导学生对基本操作熟悉以及掌握的关键环节。常规实验教学模式下,由于时间较紧,学生往往难以实现单向操作的熟练掌握,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力度,提升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引入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理实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专业水平的提升[1]。为进一步探究微课教学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的应用价值,选取咸宁职业教育学校的70名同年级护生进行研究,就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二、材料和方法
第一,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在咸宁职业教育学校进行进行外科护理实验技术操作学习的7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5名,其中男性6名,女性29名,年龄在20-23岁,平均年龄21.4±1.1岁。观察组35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30名,年龄在19-23岁,平均年龄21.6±1.9岁。对照组接受常规实验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引入微课教学。每组均配置两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两组学生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有可比性。第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即根据课程安排由教师讲解示范,并在学生学习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引入微课教学,即在教材中副带讲解相应知识的视频,并提供常见操作问题示范事例的视频录像演示,以及各项操作中的主要注意事项以及细节处理的关键。同时构建校园网络课程,观察组护生在课余时间均可登录此平台进行相应视频的观看,并进行教学点评和意见反馈。授课教师适时在平台为学生进行答疑,解释学生的困惑,学生也可将教学视频通过下载至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随时观看[2]。第三,观察指标。其一,根据学生在各项实验考核中的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基础操作考试包括导尿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以及心肺复苏四项。其二,根据两组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授课的满意度反馈性评价结果,以教学方式是否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知识掌握以及促进学习效率并结合课程学习的个人评价的问卷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第四,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第一,通过对两组护生的最终实验操作课程考核,可以发现观察组经微课学习后在导尿术、肌肉注射、静脉输液以及心肺复苏等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通过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可以发现,微课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常规实验教学模式,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
微课教学观念最初是由美国提出,并逐渐推广到全球高校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线以及移动学习,实现实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3]。由于微课视频具有小而精的特点,在较短的视频中简明扼要的抓住教学的关键点,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关键的操作步骤,同时因其可在移动终端播放,越来越受到现代的学生青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下,对于一些性格较为腼腆的学生而言,不敢上课提问,以及发表个人看法,往往容易错失老师指导的机会,不利于后续学习。通过构建人性化的网络平台,微课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师生互动渠道,有利于师生间学术的交流,促进学术的交流[4]。本次研究通过从不同实验教学模式在学生
外科护理的教学效果观察,可以发现从实验基础操作考核中,观察组经微课辅助教学的导尿术、肌肉注射等各项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77.14%)也显著优于于对照组(62.86%),学生认同度较高,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辅以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现操作考核成绩,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同时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较高,增进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2.
[2]罗文平,赵惠,刘海波,等.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2):616-617.
[3]李德伟,孙红梅,任恩发.浅谈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31(4):134-135.
[4]黄晓鹂,李树民.基于翻转课堂的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模式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1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