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小论文 篇一: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方面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不同的政治制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政治制度对社会稳定和秩序的维护起到重要作用。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秩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例如,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政治稳定使得企业可以安心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相比之下,一些政治制度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治安不佳,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其次,政治制度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也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公正的政治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和社会正义。例如,民主制度的国家通常注重人民的权利保护和法治建设,民主选举和言论自由使得人民的意见能够得到表达,政府的决策更加公正合理。相比之下,一些专制制度的国家或地区,政府权力集中,人民的权益保护不够,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
综上所述,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一个公正的政治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高中政治小论文 篇二:政治参与对公民意识形态的影响
政治参与是公民对政治事务的参与和表达意见的行为。政治参与对公民意识形态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政治参与对公民意识形态的影响。
首先,政治参与能够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公民能够了解和学习政治知识,增强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和理解。例如,参与选举和政治讨论会,可以让公民更深入地了解候选人的政策主张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这些政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公民形成独立、理性的政治意识形态。
其次,政治参与有助于公民形成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政治参与使公民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民需要思考和评估各种政治观点和立场,进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例如,通过参加社会运动或政治团体,公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政治诉求和利益,从而形成自己的政治意识形态。
综上所述,政治参与对公民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政治参与,公民能够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形成独立、理性的政治意识形态,并且参与政治活动有助于公民形成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因此,政府和社会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公民的政治参与,为公民意识形态的多元发展创造条件。
高中政治小论文 篇三
许多研究价值问题的同志,把“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个瓦格纳的观点,错当成了马克思的观点。这一失误暴露了在使用价值概念和价值概念上的混淆,这种混淆是由于缺乏对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的深刻理解而造成的。
把瓦格纳的观点当成马克思的观点,将商品价值排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认为商品只具“商品价值”,而没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的价值”,“和商品价值的概念毫不相干”。(李连科、刘奔:《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概念的理解问题》,1987年2月2日《光明日报》)。
否认商品价值的哲学意义的同志认为:商品价值是一种个别的价值概念,“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种普遍的价值概念。他们认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相当于使用价值概念、等于瓦格纳的那个“价值的普遍概念”、在概念的哲学层次上高于商品价值概念。《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概念的理解问题》一文中坚持说,把瓦格纳的观点当成马克思的观点在理论上没有“没有失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和社会运动的哲学。社会经济是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和社会运动的基本方面,正是在这个出发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形形色色的“自然哲学”分道扬镳了。马克思1842年大学毕业后,作《莱茵报》编辑,接触到种种经济问题,转而于1844年初研究社会经济。以后几十年,马克思一直把主要精力专用于此。他的哲学寓于他的《资本论》和其他种种经济著作中,寓于他对社会经济及其运动过程、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及其运动过程的种种论述中。根据马克思研究商品价值所运用的哲学观点和方法以及得到的基本结论,可以认为,商品价值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商品价值学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存在离开商品价值的象瓦格纳的那种相当于使用价值的“价值的普遍概念”,除了商品价值概念,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中不存在其它的价值概念。
在概念上混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同志,并没有把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和使用价值概念混淆在一起作为研究价值问题的理论基础,而是撇开价值概念,单把使用价值概念作为研究价值问题的参考对象的。例如,“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价值,不同于作为人类劳动凝结的商品的价值,但却可以相当于商品的或物的使用价值”(郑庆林:《价值问题的哲学讨论》,《哲学研究》1983年第8期)。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概念属于比较狭窄的经济学领域,而使用价值概念则容易推广到哲学领域。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志仅用一句话就完成了这种推广:“价值即有用,无功用则无价值”。“功用性是价值的根本属性”(同上)。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被这种同志理解得非常简单。
就连马克思主义的论敌也未敢轻视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瓦格纳把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称为“社会主义体系的基石”,并且绞尽脑汁破坏这块“基石”。
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关系,是理解商品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的基础,也是批驳瓦格纳的那个看起来好象说得过去的“价值的普遍概念”的关键。问题的焦点是:是商品价值概念在哲学上包含使用价值概念,还是使用价值概念在哲学上包含商品价值概念,还是象那些把瓦格纳的观点当成马克思的观点的同志所说的那样,相当于使用价值概念的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和商品价值的概念毫不相干?
说使用价值概念和商品价值概念“毫不相干”是不对的。实际上,“使用价值”和“使用性”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提法。在商品价值概念产生之前,“使用性”进化成“使用价值”为商品价值概念的产生做准备;当商品价值产生之后,“使用价值”还原成“使用性”。在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中,使用价值概念是为了商品价值概念的产生而产生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预备概念。
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创立的,《资本论》是该书的续篇,马克思把前书的内容概述在后书第一卷第一章中。《资本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完整表述。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规律,这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幸福的发现之一。虽然价值学说在《资本论》中所占的篇幅微不足道,但它不仅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而且具有独立的科学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的价值学说并不象那些没有理解它的同志理解得那么简单,甚至连马克思本人也在《资本论》初版的序中说它“难于理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共有四节,其中以第三节最重要,最难理解,是价值学说的精髓。
理解马克思的价值学说是一项艰苦的研究工作,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完成的。本文只在理解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这三个概念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扬弃”的观点。进而得到以下结论:
使用价值概念不具备价值概念的普遍性,不能把它直接推广到哲学领域中去;“价值即有用,无功用则无价值”和“功用性是价值的根本属性”的观点是错误的。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解析
应该用三只眼睛来看一件商品:是使用价值——有用;是交换价值——能换其它商品;是价值——结晶的社会劳动。马克思说:商品“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东西,充满着形而上学的烦琐性和神学的微妙性”(《资本论》第1卷第46页)。在理解马克思的价值学说的时候,我们可以领略到这种“形而上学的烦琐性和神学的微妙性”。马克思说:“一种物品的效用,使它成为一个使用价值。但这个效用不是浮在空中的。它由商品体的属性限制着,离开商品体就不存在”(同上,第6页)。又说:“与人相对立的不是使用价值这个词,而
是具体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18页)。
在马克思的价值学说中,使用价值是和使用品连在一起的。没有抽象的和一般的使用品,也没有抽象的和一般的使用价值。虽然所有使用品都“有用”,但它们所有的是各种不同的“用”,而没有普遍相同的“用”。
使用价值是具体的,这是因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的。衣服是由棉花工人的劳动加工而成的,但棉花并没有“穿”这个使用价值。棉花纺成棉纱,棉纱织成棉布,棉布裁成衣料,衣料缝成衣服;可见,“穿”这个使用价值是由“纺”、“织”、“裁”、“缝”这四种具体劳动创造的。
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的具体性,表现为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无法在使用性上进行量的比较。例如,我们不能说一顶帽子和一双皮鞋哪个“用处大”。一双皮鞋换两顶帽子,但不能用一只皮鞋换一顶帽子。
使用价值离不开使用品,它受使用品的属性限制着,具体的使用价值是固定在具体的使用品内的。这可以从两个侧面来说明。第一,两种使用价值不能交换。例如,不能把皮鞋当帽子戴,也不能把帽子当皮鞋穿。第二,使用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变的。一使用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例如,一块布料可以做上衣也可以做裤子。如果人发现这块布料还适合做裙子,这决不是布料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变化,而是人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如果人今天晚上决定用这块布料做裙子,第二天早上发现布料的使用价值在一夜之间“变”得不适合做裙子,人该怎么办呢?
因此,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固有属性,它不能离开商品体而存在,也不能在自身的变化中存在。
有些同志在把使用价值概念作为研究价值问题的参考对象的同时忽视了、甚至放弃了对交换价值概念的理解。
交换价值在马克思的价值学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用前两节流畅地叙述了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等概念,然后用第三节,也就是最难理解的那一节深刻地论述了交换价值的发展。马克思对交换价值概念的重视超过了对使用价值概念的重视。
使用价值不能离开商品体而存在,不能在自身的变化中存在;交换价值则恰恰是离开商品体而存在,在自身的变化中存在的。马克思说:“交换价值只有在至少存在两个交换价值的情况下才存在”(同上,399页)。一种交换价值不能单独存在于一件商品体中;两种交换价值也不能分别存在于两件商品体中,两种交换价值是共同存在于两件商品之间的。
马克思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别一种使用价值互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资本论》第1卷第7页),共同存在于两件商品体之间的两种交换价值是互相依赖的。一双皮鞋换两顶帽子,皮鞋的交换价值是1:2,帽子的交换价值是2:1。
一件商品可以有许多种交换价值,例如,一双皮鞋可以换两顶帽子,也可以换三件衣服,那么皮鞋的交换价值就是l:2和1:3。但就每一种交换价值而言,其数量关系“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动”(同上)。今年一双皮鞋能换两顶帽子,去年只能换一项,而明年则可能换三顶,这种变动取决当时当地的生产和消费的状况。
交换价值是抽象的,一顶帽子只能“戴”但却什么都能“换”:不能说一双皮鞋比一顶帽子“用处大”,但却能说一双皮鞋比一顶帽子“换得多”。
由于交换价值不是固定地存在于一件商品体内,而是变动地存在于两件商品之间,这就使得交换价值把两件商品动态地联系起来。实际上,交换价值不仅把两件商品动态地联系起来,而且两件两件地把所有商品动态地联系起来。例如,渔民不需要皮鞋,皮鞋不能换鱼;但渔民需要帽子,皮鞋可以先换到帽子,再用帽子去换鱼。
因此,交换价值是商品之间的不断变动的数量关系。
价值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扬弃
一件商品既可以是使用价值,也可以是交换价值。例如,一双皮鞋可以穿——是使用价值;也可以换两顶帽子——是交换价值。但是一件商品不可能同时既是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因为人不能既要穿皮鞋又要用皮鞋去换帽子。再如,黄金在作为交换价值时不是使用价值。可以用符号来代替黄金作为形式上的交换价值,但不能把被代替下来的黄金作为使用价值用掉,而必须把黄金作为实际上的交换价值储备起来。因此,商品在使用的时候不是交换价值,在交换的时候不是使用价值。
皮鞋的使用价值不能代替帽子的使用价值,但是人可以放弃皮鞋的使用价值,得到帽子的使用价值;两种使用价值不能交换,但是交换的结果却是两种使用价值的交换。让我们来理解这个“充满着形而上学的烦琐性和神学的微妙性”的问题。
考察一双皮鞋和两顶帽子的交换,交换的全过程分为“交换前”、“交换时”和“交换后”三个步骤。
交换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过程:
①“交换前”是两种使用价值,但使用价值方程不成立:皮鞋≠帽子。
②“交换时”是两种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方程不成立:1:2≠2:1。
③“交换后”是两种交换了的使用价值。但交换后的使用价值方程仍不成立:帽子≠皮鞋。
可见,在交换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过程中,使用价值方程不成立,交换价值方程不成立,交换后的使用价值方程也不成立。这一过程里的每一个步骤都存在着使交换无法进行的矛盾。但是,使交换无法进行的矛盾并没有阻止交换的进行,这个事实给商品的形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马克思说:“商品形态所以是神秘的,不过因为这个形态在人们眼中,把他们自己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当作劳动产品自身的物质性质,当作这各种物品的社会的自然属性来反映,从而,也把生产者对社会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当作一种不是存在于生产者之间而是存在于客观界各种物品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反映”。(同上,第48页)因此,不能把商品的形态“当作劳动产品自身的物质性质”——使用价值来反映,也不能把它当作“存在于客观界各种物品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换价值来反映;而应该把它当作“自己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当作“存在于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反映。这个反映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和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商品形态,就是价值。
让我们从哲学概念上确定价值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说:“不同物的大小要在还原为同一单位之后,方才能够在数量方面互相比较”(同上,第21页)。各使用价值受各自商品体的属性的限制,具有不同的量纲,无法在数量上互相比较。这就使得“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使用价值方程和交换后的使用价值方程不能成立。
由于交换价值可以用同性的数量关系来表现,所以两种交换价值是可以交换的。但是,两种交换价值的同性并没有使“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交换价值方程成立。虽然同性的数量关系可以比较,但是,代表交换价值的数量关系是不断变动的,无法在交换中进行确定的比较。就是说,两种交换的交换价值“同性”而“不同量”。
两种使用价值“不同性”,不能交换。但是,不同性的使用价值是由不同性的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不同性的具体劳动可以换算成同性的社会劳动。例如,鞋匠用三小时做一双皮桂,帽匠用三小时做一顶帽子。但是,鞋匠三小时的劳动量并不等于帽匠三小时的劳动量,就象三公斤重量不等于三市斤重量一样。假设培养一个鞋匠的难度是培养一个帽匠难度的两倍,那么鞋匠劳动的复杂程度也应该是帽匠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两倍。不同性质的复杂具体劳动与简单具体劳动的差别,是由同性的社会劳动的不同量来补充的。假设三小时帽匠劳动相当于三小时社会劳动,由于鞋匠劳动的复杂程度是帽匠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两倍,那么三小时鞋匠劳动就相当于六小时社会劳动。这就是说,鞋匠三小时的劳动相当于帽匠六小时的劳动。如果鞋匠用三小时做一双皮鞋,帽匠用三小时做一顶帽子,那么做一双皮鞋的社会劳动就相当于做两顶帽子的社会劳动。因此,不同性的两种交换的使用价值的社会劳动量是相同的。就是说,两种交换的使用价值“同量”而“不同性”。
交换的两种交换价值在“交换时”“同性不同量”,交换的两种使用价值在“交换前”和“交换后”“同量不同性”。这就使我们能够在交换的全过程中定性定量地得到完整的价值概念。
交换的“价值——价值——价值”过程:
①“交换前”是两种“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化算成社会劳动。价值方程成立:1双皮鞋=6小时社会劳动,2顶帽子=6小时社会劳动。
②“交换时”是两个相同的价值的交换,价值方程成立:6小时社会劳动=6小时社会劳动。
③“交换后”是两种“价值——使用价值”——社会劳动还原成具体劳动。价值方程成立:6小时社会劳动=2顶帽子,6小时社会劳动=1双皮鞋。
高中政治小论文 篇四
一、巧设情境,诱发思维
古人云:“进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变教为诱,变学为思,通过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循循善诱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智慧的浪花。因此,在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借助“诱思点”,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唤起学生的探求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教授《股票、债券和保险》中有关“股票”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思维情境:首先,多媒体课件显示材料:2007年,股票出现“牛市”,广大市民疯狂购买股票,小张也投入到炒股的浪潮中,将他十万元积蓄全部购买了股票。刚过三天,股票价格继续上涨,小张一下就赚了一万元。然而,好景不长,2010年,股票出现“熊市”,许多股民的股票全部被套牢,小张也深受其害。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什么是股票?企业为何要发行股票?小张的钱为什么会被套牢?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为什么“牛气十足”,而2010年,又为什么“熊市十足”?面对心急如焚的股民们,政府部门应如何进行调控呢?这样,通过创设思维情境,既诱导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又让学生在感受、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意识。
二、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诱思探究教学,强调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主动探索、实践体验去揭示知识的奥秘,挖掘知识的本质,从而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诱思探究教学时,教师还应努力构建“灵动”的课堂,巧设探究任务,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在独立探究、自主体验和发现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升。比如,学习《消费及其类型》一文时,我首先创设了以下情境:A组:假如你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你会怎样安排食品、衣服、教育、旅游、储蓄方面的消费支出?B组:假如你每月5000元的收入,你又会如何进行安排?然后要求学生设计出自己的分配方案。接着,引导学生对比A、B两组的分配方案,分析其中的变化原因,得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最后,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6人,去调查农村和城市家庭的动态家庭总收入,计算出住房、食品、医疗、旅游、服装等类型的消费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通过对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相关消费的对比,让学生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时,分析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通过实践学习,既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交流研讨,迁移深化
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迁移深化,是知识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在高中的政治课堂中开展诱思探究教学,教师还应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学生交流研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体验学习乐趣,增强自信心。同时,要适时地结合实际生活,迁移拓展知识,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知识的升华,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例如,教学完《效率优先与公平》一课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与维护公平何者更为重要”为辩题,开展辩论会,正方: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比维护公平更为重要;反方: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维护公平比讲求效率更为重要。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设计探究活动,拓展深化知识应用,如假设学校要奖励本班一笔奖学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依据“效率与公平”原则,为班主任设计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
四、结语
总之,诱思探究教学作为探究性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以重视,可以通过巧设情境,诱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也可以通过交流研讨、迁移深化来促进知识理解,提升综合能力。
高中政治小论文 篇五
哲学是一门复杂的抽象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学习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哲学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在高中政治中占有近40%的比重,因此,成为高中政治学习的重难点,要提高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必须建立高效的政治课堂。
关键词: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语: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高中政治小论文 篇六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渴望独立和尊重,所以在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上会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并且讨厌说教式的教育和督导,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要想对它们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等德育方面的教育,就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否则也是徒劳无功。高中政治课教学包括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有生活常识的知识、经济学理论、政治学观点、法律法规的、文明礼貌的等,对学生素质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政治课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政治课就是高中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高中政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做到教学相长,注意自身素养的提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我、发展自我和挑战自我,做到所谓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作为人类的楷模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高中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叛逆心理比较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很难做到坦然面对,不骄不躁,往往都会夹杂着各种情绪。但是他们敬畏老师,老师的言行可以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举止行为,所谓耳濡目染。为此,教师一定要突出师德师风的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涵养,做到言传身教。在做人上讲究诚信、友善、和蔼可亲;在做事上讲究宽厚、公正、兢兢业业。现在的社会,有一些功利化的思想,也显得有些浮躁,在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中,牵扯到理想、爱国、诚信、交友、尊重等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都会感到虚假,带着有色眼镜去学习这些内容,这是很不恰当的,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引导的话,就会适得其反。言传不如身教,所以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能从学生身边的事情谈起,能结合师生实际生活来探究,比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无私教育等,都可以是很好的德育素材,这些恰恰要求老师就是这样正直、率真和高尚。
二、剖析教材中的材料,提升情感德育质量
现在的高中政治教材在编写上已经非常的贴近生活,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在高一年级,教材中主要讲授的内容是经济学知识,其中牵扯到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深入的开展德育教育。比如合理消费、公平与效率、支持国家发展、诚信品质等;哲学知识知识牵扯的德育内容也较为广泛,比如价值观的培养,正确世界观的树立等;政治学常识中涉及的因素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都是直接典型的德育素材。
三、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革新德育教育的路径
当下的教育思想极为丰富,教学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学生的地位得到了突出,师生课堂角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是完全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来说,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改变以往灌输式、讲授式的方法,要不断的创新教学路径,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又易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比如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教学等。至于在一线的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都要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和学情的需要而酌情调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突出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否则就是走形式主义。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生,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要突出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引导,这样才能让德育教育之花真正的开遍课堂。比如在学习法律相关知识的时候,很多的学生只能抽象的理解必须要遵守纪律,尊重法律,但是不能从内心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可以采取一些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尊遵纪守法的意义。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文明劝导活动,到马路上去引导行人文明出行,很多的学生在劝导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原来还是有一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可能会酿造惨烈的交通事故,并且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有一个清醒的正确认知。这些实践性的教学并然会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今以后自己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高中政治教学课堂本身就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只要教师认真的研究教材和学情,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精心构思和设计教学环节,能巧妙的利用教材内容,创造性的开发德育素材,并且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德育工作就会得到卓越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