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分析及应用(优质3篇)

时间:2017-06-07 02:36: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篇一

产业地理集中是指特定行业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聚集现象。这种集中现象可以通过理论分析来解释,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在理论分析方面,有两个主要的理论可以解释产业地理集中现象。第一个是马歇尔的工业集群理论,他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概念。内部经济指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即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降低。外部经济则是指企业之间的规模经济效应,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带来的成本降低。马歇尔认为,工业集群的形成是由于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相互作用。第二个理论是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他认为,产业地理集中是由于企业之间的空间互动和市场规模效应。克鲁格曼的理论主要关注企业的竞争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他认为,产业地理集中是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所形成的。

在实际应用方面,产业地理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产业地理集中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一个产业集群中,企业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共同创新和合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次,产业地理集中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此外,产业地理集中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在一个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知识的转移,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

总之,产业地理集中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产业地理集中的原因和机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促进产业地理集中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产业地理集中的研究和应用。

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篇二

产业地理集中是指特定行业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聚集现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产业地理集中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产业地理集中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当一个特定行业在某一地理区域内集中时,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这个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共同创新和合作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例如,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这个地区的企业通过共享供应链和共同创新,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其次,产业地理集中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在一个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知识的转移。企业可以通过共同研发、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来推动技术的进步。例如,硅谷是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要中心,这个地区的企业之间有着频繁的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这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知识的转移。

最后,产业地理集中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一个产业集群中,企业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和共同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可以共同购买原材料、共享供应链和共同开发新产品,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此外,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通过合作来共同应对市场的挑战,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总之,产业地理集中对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产业地理集中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产业地理集中的研究和应用,并积极推动产业地理集中的发展。

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篇三

摘 要: 研究 证明,产业地理集中能改善产业生命力,提高区域 经济 竞争力。文章首先探讨了产业地理聚集的原因,并指出 自然 优势聚集力、外溢聚集力和人文凝聚力是产业地理集中的基本动力;然后提出了利用产业地理集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 发展 的思路。

关键词:产业地理集中;产业区位;区域经济

一、产业地理集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捷径

产业地理集中或产业蔟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 企业 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不寻常的竞争优势集合体。 工业 化 时代 的代表性产业像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造船业等大规模聚集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硅谷高技术产业和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是单一产业的地理聚集的两个最有名的案例。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硅谷型聚集不是一个例外而是具有 规律 性。现在学者们越来越发现,产业聚集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在美国,有名的聚集还有华尔街的 金融 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利福尼亚的酿酒业、华盛顿的炼铝业等等。伊利森和格拉泽(Ellison and Glaeser)通过对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每个产业都显示出过度的集中,459个四位数SIC产业中的446个有明显的聚集。波特(Porter)指出产业地理集中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蔟群”(Clusters)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蔟群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波特教授所说;“贫困国家由于缺乏发展完善的蔟群,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参与竞争。要超越这一阶段,发展功能完善的蔟群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欲从中等收入转入发达经济行列的国家来说,蔟群是一个尤其重要的制约性因素”。风行世界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 科技 园区、创业园区等形形色色的园区不是产业区位 理论 或产业地理集中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无非是运用政府的力量造成产业的地理集中,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蔟群,从而获取更高的生产率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人们不禁要问,在 网络 经济时代,通过鼠标的点击就能从世界各地获取信息和生产要素,就能完成各种交易活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区位还能像以前那样发挥作用吗?或者说产业区位在全球性竞争中还那么重要吗?这一 问题 实际上就是波特所提出的“全球经济中地理位置的悖论:即全球经济中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却在远方竞争者无法匹敌的当地要素——知识、关系和动机中日益重要”。有鲜明的依据表明在众多的领域中,产业地理集中不是削弱了,而是增强了,创新和竞争优势在地理位置上是越来越集中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了。

二、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解释

某一产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自然聚集并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一个漫长过程。众所周知,我国许多地方的“名、优、特”产品都具有悠久的 历史 ,这些产业的早期聚集过程很难考究清楚。据 目前 的研究来看,产业地理集中引力有:

第一,自然优势聚集力(natural advantage agglomeration forces)。自然优势聚集力是产业地理集中的基本作用之一。自然优势的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但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单个方面的优势,还包括两者的组合优势以及自然形成的 社会 经济资源优势。如某一地区有发展某一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地不适合于该产业的发展,则这种自然资源优势的聚集力将相当弱。伊利森和格拉译(Ellison and Glaeser)通过对美国产业聚集的实证 分析 得出结论认为,自然优势聚集力可以解释20%左右的产业聚集现象。自然优势可以说明种植业、酿酒业、食品制造加工业、 旅游 业、 交通 运输业、造船业、采掘业与冶炼业等原材料产业的聚集现象。但自然优势也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地区具有发展某产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两方面的优势,但该地区却并未发生产业聚集的现象。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包括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等。交通运输条件一直是古典区位理论中的最基本要素,交通运输上的便利和低成本是许多产业聚集的基本动力。 现代 企业行为理论也指出,一些产业中的企业选址决策对区位成本是高度敏感的,区位是这些产业中的企业选址中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外溢聚集力。这里的外溢是区位外溢,是指某一厂商的建成将降低其它厂商的成本或提高它们的竞争力的现象,包括物理外溢(比如一家厂商的建成降低了第二家厂商的运输成本)和智力外溢。智力外溢可以较好地解释高科技产业大量聚集于大学或研究机构附近的现象,如硅谷型聚集等。物理外溢在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中存在较普遍。我们经常会见到,在一个荒芜的地区一旦建成了较大的企业后,小企业将鱼贯而至。这主要是由于大企业的外溢聚集力的缘故。外溢聚集力较常见于城镇的形成过程中,在由乡村到镇再到城市的扩大过程中,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外溢聚集力越来越大,产品差异化程度也不断增加。传统商业(店铺商业)中外溢聚集力也较显著,如各种商业小区、商业街在实质上是商业的集中,可称为商业蔟群,外溢聚集力是蔟群形成的基本动力。伊利森和格拉泽认为,外溢是产业地理集中除自然优势以外的另一个主要动力。

第三,人文凝聚力。人文环境不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全世界华人移居的地方都能形成有活力的华人经济区,美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意大利和我国的 台湾 省是小企业主宰的经济系统,小企业聚集极为普遍,不同的社区小企业聚集的产业类型是不尽一致的,这种聚集的基本动力就来自传统人文环境的吸引力。以血缘、亲缘、地缘为主的聚集在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如浙、闽、粤等也很普遍,其中以家族团体(血缘、亲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蔟群占主体。这种蔟群产生的动力就是人文关系,系统赖以运行的基本因素是信任和承诺,现代交易的最基本方式契约交易并没有取代信任和承诺成为系统内成员的交易方式,交易成本也相当低,信誉是成员间信任和承诺的最重要因素。由于 中国 传统文化源源流长、丰富多彩,不同的社区其人文环境迥异,劳动分工和交易的秩序很难扩展到不同人文环境的社区之间。因此,蔟群的范围也往往囿于社区的人文边界以内。波特教授也指出,不寻常的、复杂的或紧迫的地方需求也可以产生蔟群。作者认为地方需求形成聚集的动力就是人文凝聚力。人文聚集力在与文化有关的产业如文体娱乐(戏曲、歌舞、 体育 项目等)、古迹名胜旅游、传统手工艺品和饮食等的聚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日常所讲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产品或工艺也只局限于该地区的某一个小区域内,离开了特定的区域就无所谓“特”了,这是由人文聚集力的引力场决定的。

当然,对于一个具体的产业聚集而言,上述三类聚集力可能是单个起作用,也可能是多个力的产物,或者还有别的作用力在起作用。一旦产业地理集中开始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尤其是当地政府持支持态度和地方竞争富有活力时更是如此。

三、产业地理集中 理论 的 应用

目前 ,我国 经济 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抓大放小、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性举措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 影响 。产业地理集中既是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也应是其有效手段。

第二,用产业地理集中理论指导区域经济分工。在 工业 化初期,区域经济分工基本上遵循产业垂直分工的原则,即经济较发达、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沿海、沿江、中心城市等)以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为主,而欠发达地区则以开发初级原材料或低附加值的中间品等上游产业为主。这种配置在工业化初期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更替和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在工业化初期以垂直分工为特征的产业配置格局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就会遇到较大阻力,就是说欠发达地区将不甘于维持是发达地区的原材料基地的角色,发达地区原来较集中的一些加工产业如纺织业、精炼业等将会失去竞争优势。欠发达地区期望通过水平分工来较大规模地促进产业集中,获取较高的聚集效益。产业在国际间和地区间的转移过程实质上是产业区位的重构,是发达地区的衰退产业向欠发达地区传递的过程。因为在发达地区失去竞争力的产业或衰退产业在欠发达地区则可能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比较优势,这些产业可能在欠发达地区具备产业集中的基本条件。如目前我国纺织业正由沿海大城市向产棉区转移,即“东锭西移”。又比如,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地,其煤炭开采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山西并没有因此而富起来,20世纪90年代有一段时间甚至是产煤越多,亏损越多。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煤炭产业本身已陷入衰退产业,产业利润宰下降;二是煤炭深加工

产业和高度依赖煤炭的加工工业(如电力工业)发展不足,煤炭工业没有形成产业聚集, 自然 优势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近年来,山西通过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如精炼煤业、煤炭化工业等)和煤炭发电工业,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这实质上就是煤炭产业聚集的效益。另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云南省盛产优质烟叶,但烟草种植业并没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后,云南重点发展了烟草加工业,使烟草业在云南的聚集不但推动了烟草种植业、卷烟工业,还促进了其它相关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这种产业聚集的效益是巨大的、持续的。因此,在区域经济分工中,逐步引导从地区间的垂直分工为主的格局走向地区间的水平分工为主的格局演化,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自然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是区域经济调整的基本原则。

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分析及应用(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