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诗歌的“三美”(优选3篇)

时间:2013-08-06 07:15: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温庭筠诗歌的“三美” 篇一

温庭筠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以其独特的才情和精湛的诗艺而闻名于世。她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温柔派”的代表人物。而温庭筠的诗歌之所以能够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其中有着三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她诗歌的“三美”。

首先,温庭筠的诗歌具有音乐之美。她的诗歌语言优美动听,节奏抑扬顿挫。她善于运用韵律和音韵,使得诗歌在朗诵时具有一种音乐的感受。比如她在诗中运用的押韵、对仗等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还使得诗句更加流畅自然。她的诗歌如同一首首动听的乐曲,引人入胜,让人陶醉其中。

其次,温庭筠的诗歌具有意境之美。她的诗作往往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她擅长运用寥寥数语,抓住事物的本质,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她的诗作常常给人以深深的触动,让人在欣赏时产生共鸣和思考。她的诗歌如同一幅幅意境绘画,引人入胜,让人沉醉其中。

最后,温庭筠的诗歌具有情感之美。她的诗作流露出丰富的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又有对人情冷暖的感悟和思考。她的诗作常常表达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深深的思念和留恋,使人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她的诗歌如同一颗颗真挚的情感之珠,引人入胜,让人感动不已。

总而言之,温庭筠的诗歌之所以能够给人以深刻的感受,离不开其诗歌的“三美”:音乐之美、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这三个因素相互交织,使得她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她的诗歌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让人在欣赏中感悟生活的真谛,体味人生的真情实感。温庭筠的诗歌之美,永远值得我们去品味和传颂。

温庭筠诗歌的“三美” 篇二

温庭筠是唐代的女诗人,她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备受赞誉。温庭筠的诗歌之所以能够在当时乃至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其中有着三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她诗歌的“三美”。

首先,温庭筠的诗歌具有形象之美。她擅长运用形象的描写,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绘,使诗歌中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她的诗作常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为题材,通过她独特的观察和感悟,将这些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诗歌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她笔下的世界。

其次,温庭筠的诗歌具有情感之美。她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她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亲情、友情的思念和留恋,又有对爱情的渴望和热爱。她的诗作充满了真挚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共鸣。她的诗歌如同一首首抒发真情的歌曲,让人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情感火焰。

最后,温庭筠的诗歌具有意境之美。她的诗作常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索和感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她的诗作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她的诗歌如同一幅幅意境绘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与深邃。

总而言之,温庭筠的诗歌之所以能够在当时乃至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离不开其诗歌的“三美”:形象之美、情感之美和意境之美。这三个因素相互交织,使得她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被广泛传颂。她的诗歌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让人在欣赏中感悟生活的真谛,体味人生的真情实感。温庭筠的诗歌之美,永远值得我们去品味和传承。

温庭筠诗歌的“三美” 篇三

温庭筠诗歌的“三美”

  摘 要:温庭筠诗歌既有清淡美,也有艳丽美。温庭筠的山水诗、僧寺诗及写闲居生活的诗篇,描写自然意象,抒发质朴、自然的感情,表现自然本真的生活之趣,这类诗歌呈现出一种“清淡美”;而大部分乐府诗篇用艳丽色泽、华美词藻去雕琢意象,刻意表现诗人的唯美“意趣”,这类诗呈现出一种“艳丽美”;还有一些诗篇融合了清淡美和艳丽美,呈现出“清丽美”。

  关键词:清淡美 艳丽美 温庭筠诗歌 清丽美

  余恕诚先生认为晚唐诗坛显然有两大类型诗人或者有两个大的诗人群体。一是承接贾岛、姚合、张籍、孟郊的穷士诗人群体,诗歌风貌偏于清冷寒寂,另一群体是李商隐、温庭筠、杜牧为代表的诗人群,多写艳情和深探心灵,风貌绮丽委婉,亦不失悲怆。①晚唐诗坛“温李”并称,温庭筠属于绮艳一派,温庭筠的大量乐府诗和爱情风怀诗,色泽艳丽,辞藻华美,风格绮艳。但晚年温庭筠渐渐远离醉酒酣歌的人生,现实生活的失意和窘迫,把诗人逼向了田园山水和寺庙,他结交大德高僧,排遣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忧伤,其闲居田园创作的诗歌接近贾岛、姚合一派的自然、清冷风格。只不过没有贾岛、姚合一派的枯寒和冷寂,而多了一分鲜润和活力,呈现出一种清丽美。

  清淡美

  温庭筠晚年渐渐远离醉酒酣歌的人生,现实生活的失意和窘迫,把诗人逼向了田园山水和寺庙。温庭筠闲居田园和寺庙期间,写了一些山水诗、僧寺诗、闲居诗,描写风、雨、云、月这些自然意象,呈现出自然本色、朴素清淡的面貌,不过多地加以雕饰。在表现幽居闲逸生活时,流露自然本真的生活之趣,抒发一种自然质朴的情感。这类诗呈现出一种天然雕饰的自然清淡美。

  如描写风的诗句,“凉风生竹楼”(《初秋寄友人》)②,这是写初秋的凉风,撩拨起诗人淡淡的离别遗恨。“西风吹马利如刀”(《途中偶作》),这里写凛冽的冬季寒风,烘托道路之辛苦劳顿,人生之艰辛。“高风汉阳渡”(《送人东游》)、“风满驿楼潮欲来”(《送吴处士游吴越》),这是一种呼啸山庄的大风,表现了自然界的一种气势和威力,诗歌呈现出一种壮阔高远的萧飒意境。

  写雨的诗句,“雨中山殿灯”(《宿一公精舍》),这是写寺僧山殿的雨水,在雨的笼罩之下,更加幽暗静谧。“千峰随雨暗”(《处士卢岵山居》),这是写大雨,千座山峰消失在倾盆大雨之中,雨水之大似乎弥漫了整个天穹。“半夜竹窗雨”(《宿友人池》),这里写夜宿友人处,半夜倾听窗外的淅沥雨声,勾起内心深处的无限乡关之思。“荷喧雨到时”(《卢氏池上遇雨赠同游》),写雨从天上降落,倾落在荷叶上,哗哗地发出喧声,非常真切地模拟出自然界的声响和情态。“雨后苔侵井”(《题陈处士幽居》),写雨后,苔藓青翠欲滴,好像要爬上井架,描写细腻,真切自然。诗人用这些诗句描写自然界的雨水时,完全忠实于客观的自然界,没有诗人自己的想象主观成分,非常真切,原始质朴。

  写月的诗句,“月到渡淮船”(《送人南游》),这首诗中的月色是自然的,好像是代诗人相送友人。“残月到淮墙”(《旅次盱眙县》),写残月映照墙上,衬托了一种旅途客人的孤愁。“看松月到衣”(《题造微禅师院》)、“清洛月寒吹玉笙”(《赠张炼师》),这两句中的月色洒在禅院和僧人居所,月光是清冷的,用自然的清冷月光来映衬寺院僧人的清寒朴素生活。“涧声山月中”(《宿辉公精舍》),这首诗写林岚浮于水烟之上,涧声响于山月之中,月光的自然清辉映照出一幅清景山水画。“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这里写月,借自然的清冷的月光衬托一种寒苦的晓行图。这几首诗的月色都是自然的,月色柔和或者清冷,诗人没有刻意渲染一种娇美动人的艳丽色彩。

  温庭筠写山居生活的诗《早秋山居》,素笔描绘自然景物:“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此诗颔联“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可谓白描佳句,秋天来到,树叶凋落,太阳洒落在窗户上,池塘涨水,这里写出了秋天到来的自然界的景象;颈联也用白描手法,写树上果子,写树叶,写猿过,写鹿行;最后写素琴之清韵已使机心杂念尽消,知音不在,素琴之声空伴清泉之韵,一派静寂的境界。这首诗中的自然界全是素笔描绘,诗人情感也是空无所有,表现了诗人的自然本真的生活情趣。

  写闲居杜郊外生活的《杜郊居》:“槿篱芳援近樵家,垅麦青青一斜,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诗写杜郊居暮春景象,居处槿篱芳援,屋外垅麦青青,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幽处。诗人几乎都是在白描,不经意点染外在景物,而自然野趣如临画境。

  温庭筠的这些山水诗、僧寺诗、闲居诗等,表现出一种“自然清淡美”。然而温庭筠的这种诗毕竟是少数,很多乐府诗篇经过诗人的精心雕琢,呈现出一种“艳丽美”。

  艳丽美

  温庭筠有些乐府诗

篇,不像宫体诗和词,不写那种珠光宝气的富丽,不雕琢刻画闺阁庭院那种小环境。在这类乐府诗篇中,诗人追求唯美的艺术情趣,着意描绘自然意象,诗篇染上了诗人的审美色彩,呈现出一种“艳丽美”。

  在风格华美的乐府诗篇中,自然明色染上了淡淡的色彩,甚至具有娇媚温柔的情态,“满楼明月梨花白”(《舞衣曲》),梨花本来白净,在满楼明月的映照之下,如雪一般,明亮照人。“楼前淡月连江白”(《湘东宴曲》),淡月是白的,但映照江水,就更白了,整个大自然好像笼罩在一片银白色之中。“脉脉新蟾如瞪目”(《夜宴谣》),“新蟾”指月,诗人赋予她脉脉情态,好像美丽女性的双眼明眸善睐。“罗屏半掩桃花月”(《郭处士击瓯歌》),“桃花月”,月在桃花的映衬之下,娇媚动人,这是形容女子的美丽脸庞,一种艳丽之美。“阶前碎月铺花影”(《生屏风歌》),月在树叶中洒下来,成了碎片,构成重重叠叠的美丽花影。“秦女含颦向烟月”(《惜春词》),月笼罩在烟雾之中,寓含秦女之悲情。这些诗句中的“月”已经烙上了诗人的审美意识,笼罩了一层艳丽色彩。

温庭筠诗歌的“三美”(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