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的意义论文 篇一: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还能够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然而,许多人对创新思维的理解还停留在“创造性”的层面上,认为只有一些天才或专家才能拥有创新思维。事实上,创新思维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创新者。
首先,创新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工作中解决问题。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这时候,传统的思维方式可能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创新思维的引导。创新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创新思维,我们能够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不同的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其次,创新思维能够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创新思维能够帮助组织发现市场机遇,并提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创新思维,组织能够不断改善和优化现有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创新思维还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只有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组织才能够实现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创新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职业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技术和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而创新思维恰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创新思维能够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创新思维还能够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使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出色和高效。
综上所述,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职业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的意义论文 篇二: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下面将介绍几种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首先,多角度思考。创新思维要求我们能够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从用户的角度、竞争对手的角度、行业趋势的角度等。通过多角度思考,我们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更加创新的解决方案。
其次,鼓励尝试和失败。创新思维需要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然而,只有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才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应该鼓励自己和团队成员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高。
再次,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创新思维需要积极的工作环境来支持和促进。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分享和交流创新的想法和经验。同时,我们还可以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为员工的创新活动提供保障。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可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最后,持续学习和思考。创新思维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的支持。我们应该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同时,我们还应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通过思考和反思,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持续学习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创新思维的水平。
综上所述,培养创新思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多角度思考、鼓励尝试和失败、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以及持续学习和思考,我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培养和应用创新思维,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的意义论文 篇三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在这个提倡创新的时代,固步自封是限制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不断创新是一个企业公司想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去的不二法门。本文通过结合自己公司实际工作中的创新的工作方式及思维,阐释创新思维在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新思维;企业发展;实际工作中;意义
创新思维是思维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最高级表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昌盛、企业的进步等等都离不开创新思维。不同环境和不同行业,创新思维就有不同的形式,但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就是人的一种思维能力的体现,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创新思维有着特别重要的重要,这也是如今各行各业的领导、员工都特别重视的原因。因此,本文通过自己对创新思维的一些认识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提出了自己对创新思维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
一、什么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通过新颖独创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这种思维它打破了我们常规的思维界限,以非常规或者逆向思维的方式、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大胆独特的解决方案,进而产生独特的、新颖的思维成果,这种思维成果一般都具有社会意义。我们如今社会所取得都所有成就,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它是社会进步的前提,也是法宝,还是重要重用。而创新思维需要打破思维定式、思维惯性,充分发挥个体或群体的创造力,不畏惧环境,且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并通过个人或与人合作,不断的实践努力,展现出创新能力。
二、创新思维是企业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创新思维,它是企业不断创新进步的前提或基础。它不同于思维上的单纯的异想天开,离不开宽松的社会环境,来解放思维的主体,让他们敢于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在这6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虽然同发达国家仍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却有着许多傲人的成绩。如今,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步,激发我国经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更有活力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普及。要全面的明确创新思维的性质及其的作用,并在全社会范围内为创新思维营造浓厚的氛围,组建规模宏大的创新思维队伍,来提高人们工作生产的质量。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如果没有创新思维,遇到难题就无法打破常规去思考,遇到事情只会死搬硬套,在工作中,只会死板的完成任务,这样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还会造成大量人力、时间的浪费。例如:本人就喜欢在工作中不断创新,而且也善于学习新的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投入到车间的各项设备管理工作中。并一直坚持深入现场指导员工对机械故障的处理,在机械故障的处理中特别是1#、6#、8#、9#多功能天车由于操作工违章作业因素阳极机构被撞击严重变形,在组织员工对多功能阳极机构导轨严重变形校直和装卸过程中传授工作经验。经过总结一次比一次技能有所提升,工作效率也逐次提高了,但通过每一次投入的精力、人力、物力完成任务之后再更深层的总结,仍发现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总认为能创出更好的方法,于是带领车间员工经常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并一次又一次经验分享,用鼓励科技创新、岗位技能比武、修旧利废奖励等的管理方法让整个车间全员都提升了岗位竞争意识。
三、创新思维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不断的创新,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创新思维就是第一生产力。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在创新的作用下实现长远的发展,要树立系统的科学创新观念,将能够用于实际的、科学的创新思维及创新方法同企业等经济主体内外部所表现出的特点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是科技从第一生产力转变为现实中第一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在现代企业中,创新思维把控着企业发展的命脉,它决定了企业本身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因此当今所有企业始终都坚持把科技创新当做发展的着力点。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完成企业的经济目标,使得企业在众多同行中立于不败;并且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个人福利,继而增强员工的工作创新的动力及能力,促使企业从上到下的进入一个良性发展趋势。如果能把每个员工的潜在的创新思维给开发出来,那么这个企业或部门将成为一个特别强大的团队。例如:2、在2018年1月3日对二厂四车间12#多功能变形的阳极机构校直中,虽是同一种工作事例,但设备不同的厂家结构也有所不同,此台多功能天车工具车旋转半径小,作业点空间狭小,经过对设备结构细心观察,打破常规思维,秉承釆取最直接,最高效的处理方式,创造性的采用自制的框架和液压千斤顶使用手拉葫芦直接在天车上变形部位将其压平完成校正、调试、安装工作任务。组织成员平稳有序开展工作,仅使用11个小时就顺利完成校正任务,超前于预期,并且较之前阳极机构耗时缩短约2/3的时间(原装卸机构到地面查修方案使用时间约30个小时)和减少1/2的人员投入(原方案,人员投入约20人使用吊车卸机构到地将变形机构外委校正费用两万余元)。在日常工作经验和创新思维的结合下,我们创造性的使用自制的框架和液压千斤顶等直接对机器故障地方进行校正。这种维修人员想不到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对维修时间、人力、成本的节约,其实就是对企业成本的节约,因此,工作实践告诉了我们,创新思维对企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创新合作也是工作中离不开的,要协调沟通,发挥团队优势,使创新思维在合作得到升华。同时,成功的创新给大家带来的成就感,也极大的调动了我们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努力的投入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效益。
四、总结
自从当今进入信息化时代,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各行各业间的竞争也日益增长。在这个全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如何稳步的发展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就必须要具备创新思维,而且也要重视每个员工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让企业在面对出现的各种状况能从容应对,也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郝小亮.创造性思维与企业创新经营[J].科学与管理,2007,27(4):28-29.
[2]孙国学.论企业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培养[J].商业时代,2010(9):97.
[3]蒋声校.创造性思维与企业创新[J].大观周刊,2011(20):13-14.
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的意义论文 篇四
当今社会非常重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和创新思维,因此,美术教育应更加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美术教师在努力传播美术文化的同时,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笔者认为,美术教育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想法,都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潜能。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人尽其才,美术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能够释放潜能的机会,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个性,为其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设置能够体现学生创造力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表现个性的同时注重创新思维;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养成多思考、多想象、多表达的习惯,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美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设计上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还要在“造型,表现”“欣赏,评述”领域引导学生发挥创造能力。美术最需要的是创新,这需要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学生的主体性。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教学相长”的朋友式师生关系,适时为学生创造宽松、舒适、和谐的课堂环境。学生处于自由、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有愉快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创新思维,才能创作出充分表达个性的作品。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想象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好奇是知识的萌芽。”作为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一定要力求新颖,有极强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加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想问题,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应该去挖掘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来说,一般都对事物有着非常强的兴趣和好奇心,许多画家也都凭借着好奇心及其引发的探索精神取得了成功。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他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对很多事物都很感兴趣。达芬奇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使他在很多领域都有所建树。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
三、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扩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足。教师可以把每个学生当成一张白纸,要想办法将这张白纸塑造成不同的“作品”,让他们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创造不同的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美术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教学,教师的指导作用特别重要。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时间长了,学生对教师容易形成依赖性,不愿意独立地思考问题,更不会独立的创造。学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样的教学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很难有创新。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情感,求新求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从概括形象入手引导学生开拓思维,逐渐过渡到描绘事物的具体形象,从中掌握创造形象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开拓得越宽广,创造的形象也就越丰富多彩。教师应从具体的形象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并鼓励其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创作中,从而丰富绘画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开拓思维,通过一题多画、一画多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训练学生求新求异的思想,进而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以达到创新的目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可以用来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绘画教学中,要改变教师“一遍遍地讲,手把手地教”的传统教学方法,然后避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如素描头像教学中,不要求学生用统一的纸张、铅笔等工具,可以用铅笔、木炭条,也可以用色粉笔;不强调线条的好看与完整性,而是传达给学生如何画好素描的基本造型规律,最终达到学生充分表达情感的目的。在表现方法上,无论是画结构,还是光影素描,都是为了将情感表达出来。无论采取哪种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方法,只要能把情感表达出来,都是好的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肯定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地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去创作,然后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然后将是创造新生活、创造新时代的中坚力量。美术教师应该多思考,积极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争取探索出既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美术教学方法。同时,然后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动脑、多观察、多动手,既能有充分的想象力,又能将想象付诸实践。此外,美术教师应努力设计具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创造,以更好地实现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
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的意义论文 篇五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浅谈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应该做好下面的几点工作:
一、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意发掘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他们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例如:在有关"磁铁"的教学中学生对磁铁能吸铁感到很新奇,特别对隔着木板都能把铁吸住很感兴趣。于是就让学生去想:这个特性 可以应用到那些方面?经过引导和辅导,学生就发明了加装在玻璃黑板上方便挂图的"黑板挂图磁块导轨"。参加了佛山市青少年创新大赛。
二、继承前人知识,鼓励学生质疑。
真理的相对性,知识的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前人思维的结果会因为当时历史环境的束缚而不适应现代的今天。让学生以审察的态度去认识前人总结的知识,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发现不足,去大胆质疑,这是成功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基础。但是这种质疑不是对前人的思维结果简单的粗暴的否认,而是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科学方法,现代的眼光,更深更广地认识前人发现的真理,前人总结的知识,生物论文《浅谈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有进一步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的需求。就能塑造出敢于探索真理、勇于献身真理的品格。就容易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挥自己的创新性行动。就能进而达到发挥自己创新能力的结果。
例如:自然教材中《叶的光合作用》这课书里学生知道了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课后曾指导学生通过收集水底植物苦草在阳光照射下能放出氧气的实验。实验后就有学生对鱼塘管理中,一方面把水里的苦草割掉,另一方面又不断开增氧机给鱼塘增加氧气的做法表示怀疑。于是老师就引导学生用有苦草的鱼塘和没有苦草的鱼塘进行对照,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测试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进行对比。通过反复的观测,得出了鱼塘里留下适当的苦草对提高鱼塘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塘鱼的产量有帮助的结论。后来把反复对照两类鱼塘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水质的观测记录,塘鱼产量的对比进行整理。写出了《苦草净化鳗鱼塘水质的试验》的小论文。论文不仅对当地生产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改变了鱼塘中的苦草全部清除的传统习惯。还参加了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三、结合实际,发散思维,大胆创新。
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周围的生产实际,引导学生凭借他们的好奇心和直觉,发现生活中、生产中的不够合理的部分,通过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借助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各种发明创造的技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创造出创新的作品。
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是从遇到问题而引起的,要结合实际,还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范围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提出难易适度、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老师创设的问题不应局限在教材内容,而应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
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的意义论文 篇六
摘要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思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求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亮点,可喜的是科学探究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在介绍了创新思维的同时,精心设计了在科学探究组成的诸要素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希望会在教学实践收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创新思维 科学探究 整合思维 发散思维 直觉思维
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为创造性结果主要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但是,我国长期以来从小学以致大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过于机械模式化和书本格式化,严重影响了对人的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对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挖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科学探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创新教育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那么究竟如何充分发挥科学探究的优势来培养创新思维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科学探究及其要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内容,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创设的学习环境中,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结果。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或结论。可以逐步形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乐于表达思想、交流成果,并且乐于尝试创造创新活动,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形成较持久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探索、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新知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融入这些要素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二、创新思维及其组成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是提高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形式,其基本操作因素是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组织过去所得的若干观念并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创新思维中求同的形式,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我们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求异的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或基础。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直觉思维,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一眼看出或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化”、“简缩化”、“语言化”或“内化”,想象性思维等。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主要包括:
①流畅性思维,能够出现若干可能的构想和答案;
②变通性思维,以不同的分类或方式去思考,能够从某一思想转换到另一思想,或者以另一种不同的新方式去看某一个问题;
③独创性思维,即思维的过程、方法或思维的产品具有新颖性、独特性;
④精致性思维,在原来的构想或基本观念上添加新的观念,增加有趣的细节和组成相关概念群。
三、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
(一)整合思维的培养
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选择正确的方案,并且整合已有的知识概念来选择需要的装置和器材,这正是一个整合思维的过程。在“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对搜集的诸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要求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等进行高效率的整合思维,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排除干扰因素求取唯一正确的结论。在“评估”过程中,对发现的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吸取经验,从经历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并用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找到最佳的途径,这些都是在整合思维中进行的。例如设计试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制定试验计划、研究试验步骤,设计出电路图,决定选用的元件和仪器,包括灯泡的型号、电源功率等,都需要依据相关知识来做出合适选择。对于所得电压,电流要进行数据处理,要尽量减小误差,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在“评估”时,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检验、修正、评价等,整个过程也就是训练整合思维的过程。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在“提出问题”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可以培养流畅性思维;从不同于一般的角度来发现问题可以培养变通性思维;选择一个比较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可以使独创性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假设,并且要尽快地提出猜想和假设,这样就会很好的锻炼和培养流畅性思维;而且如果假设和猜想的角度很新颖,预测的方式很独到则有利于独创性思维的培养。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尽可能多和快地提供活动方案,来培养流畅性思维;当一种方案不符合条件和目的时,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寻找出新的方案,则可以使思维的变通性得到培养;如果设计的实验或者方案方法与众不同,角度更加新颖,独辟蹊径,则就会使独创性思维受到锻炼培养。当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为了培养流畅性思维可以尽量多的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式;当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实验方式或者收集到的数据不适合整个过程的需要,这就需要迅速的转变思路,转向其它的思路,这样是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实际的实验或者证据的收集,会使活动者的见识拓宽,知识增长,高效率的补充丰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精致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当尝试着得出的某个结论荒谬不符合实际时,要及时转换思路,去试着得出其它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变通性思维的锻炼;对分析论证的认识,会使原有的认识得到充分的补充,引申对事物的看法,这样正有利于精致性思维的培养。在“评估”的过程中,注意探究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尽可能的发现一些新问题,并且尽可能迅速的提出新方案,这样就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而当发现原来的实验方案效率不高时,要尽快的提出新方案,不要总是对旧的方案迷惑不解,这样就同时培养了变通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在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就是对已有的认识体系的补充,这是培养精致性思维的最佳环节。在“交流与合作”中,要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观点,要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来看待问题,这可是培养独创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提出问题”过程中,使发现问题的时间尽量缩短;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迅速做出判断,并且能根据客观条件迅速而且大胆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这些刻意采取的措施都是对直觉思维的培养。例如,在研究物理学中“电磁感应现象”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电能生磁”的知识基础大胆猜想“磁能生电”的结论,然后再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四)想象思维的培养
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或者现象,对实验或者问题的答案进行想象,想象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来做出预测。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在大脑中时刻想象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或者需要注意的问题,还要想象到相关因素的参与干扰,以便使计划和实验设计更加严密,以及尽量的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分析与论证”中,对造成实验或者活动结果的原因进行想象,以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和更加准确的描述。这些都有利于想象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束语
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
[1]徐方瞿.创新与创造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阎金铎,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