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道哲学之入世与出世 篇一
儒道哲学是中国古代两大主要哲学流派之一,它们对于人生的态度和目标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中,入世和出世是儒道哲学中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本文将从儒家和道家的角度探讨入世与出世的含义和意义。
儒家强调的是入世,他们认为人应该以家庭和社会为重心,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为其做出贡献。孔子曾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表明了儒家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儒家看来,人应该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品德和能力,然后以身作则,影响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儒家追求的是社会和谐、人伦关系和谐,通过入世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比之下,道家则更注重出世。道家认为人应该超越尘世的琐碎和烦忧,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道家强调的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道家的代表性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表明了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不被外在的功名利禄所困扰。他们追求的是个体的精神解放和超越。
然而,儒家和道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两者常常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儒道合一的思想体系。这种综合的思想认为,人应该既注重入世又注重出世。儒道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应该在社会中实践儒家的道德伦理,但同时又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种综合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指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儒道哲学中的入世与出世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儒家注重入世,强调社会责任和人伦关系的和谐;道家注重出世,强调个体的精神解放和超越。然而,儒道哲学并不是对立的,儒道合一的思想体系更符合中国古代哲学的主流。无论选择入世还是出世,人们都应该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越,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浅论儒道哲学之入世与出世 篇二
儒道哲学是中国古代两大主要哲学流派之一,它们对于人生的态度和目标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中,入世和出世是儒道哲学中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本文将从儒家和道家的角度探讨入世与出世的含义和意义。
儒家强调的是入世,他们认为人应该以家庭和社会为重心,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为其做出贡献。孔子曾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表明了儒家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儒家看来,人应该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品德和能力,然后以身作则,影响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儒家追求的是社会和谐、人伦关系和谐,通过入世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比之下,道家则更注重出世。道家认为人应该超越尘世的琐碎和烦忧,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道家强调的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道家的代表性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表明了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不被外在的功名利禄所困扰。他们追求的是个体的精神解放和超越。
然而,儒家和道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两者常常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儒道合一的思想体系。这种综合的思想认为,人应该既注重入世又注重出世。儒道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应该在社会中实践儒家的道德伦理,但同时又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种综合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指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儒道哲学中的入世与出世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儒家注重入世,强调社会责任和人伦关系的和谐;道家注重出世,强调个体的精神解放和超越。然而,儒道哲学并不是对立的,儒道合一的思想体系更符合中国古代哲学的主流。无论选择入世还是出世,人们都应该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越,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浅论儒道哲学之入世与出世 篇三
浅论儒道哲学之入世与出世
围绕儒、道两家是入世还是出世的问题,争论不一,但主要都集中在道家一派,因为纵观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我们不能不说儒家是倡导入世的,而且,儒者本身也积极入世。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儒家哲学处处体现出积极的“入世”精神,以孔子为突出代表。而对于道家哲学来说,虽然老庄派出同源——“道”,但从其与统治阶层关系角度来看,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前者是入世的,但后者既不是入世也不是出世,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游世。一、儒家哲学:入世
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与已成体系的周礼制度产生不相容的局面,如势力强大的诸侯变王天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竞相争霸,战乱连绵而至民不聊生,社会一片混乱,整个时代遭遇礼崩乐坏。这时,为了挽救崩溃的社会秩序,儒家的主张作为诸子思想之一跳出来,为病态的社会开出药方。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入世”情结尤为突出。
首先,从为学的角度来看,孔子从小聪敏好学,他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然而,在他的意识里,“入仕”才是他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所谓“学而优则仕”,因为他对分崩离析的社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并想将其施展开来,企图改变现状,这自然就把“志于学”和“志于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孔子为学,其实是为为仕作准备,为其服务。
“为学”是修身的过程,是完善个人情志的途径,从而向仁人靠拢。自己做好了,可以影响更多的人,然而孔子最想左右的却是君王的思想,想利用其推行自己的“仁政”,从而恢复礼乐秩序。有人曾问孔子为什么不做官,他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他的想法是,推行孝顺之道与兄弟友爱,再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也算是参与政治。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在个人、家庭中提倡“孝悌”、“仁”、“爱”的背后,其实有着更远大的打算。即使不能为官,也想从其他方面掺入到国家政治中。
其次,从为仕的态度来看,孔子对其的渴望更是明显。从孔子周游列国的行径也可以看出,他总是期待进入并干预这个社会,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借助君主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者而沽诸?”孔子亟不可待地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借美玉喻己,渴求得到善者(君主)的赏识,其对入世的迫切之情跃然于纸上。即使是后来如孟子的儒士,也都在徘徊齐梁之间表现出这种热烈的救国之心。由此可知,儒家其实是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的。
再次,从其思想来看,儒家哲学一直是主动、积极地为统治者指出为国之道。首先是劝诫君王自己要“仁”,要“德”,进而在国家事务管理上劝导君主实行仁政、德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倡导修己安人。这些主张在《论语》中是以孔子的口直接讲出来的,即使在统治者面前也不拐弯抹角。他恨不得自己就位于高位,快速直接地付诸行动,而不用再“累累如丧家之犬”地游走于各国之间,担忧着遭受迫害的同时又放不下理想,在君王面前费尽口舌。
孔子就是怀着这颗澎湃的入世之心而开创了儒学的,后来的学派发展者都无不朝着这个方向向前迈进。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整个儒家学派的共识。
二、道家哲学:无为地入世,逍遥地游世
我们比较熟悉的道家学者有老子和庄子,有人看到老、庄主张“顺道”、“无为”、“逍遥”,加上都是道家学派的,都会觉得他们两个都持出世态度,进而得出“道家哲学是出世”的结论,其实并不然。道家的统一在于他们认为宇宙本源是“道”,“道”存在于“自然”当中。老子在《道德经》里明确地从时间本根和逻辑本根两个方面阐述了“道”的含义:
①时间本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明了“道”是产生万物的造物者。
②逻辑本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依据。
责任编辑: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从其主要内容来看,所讲的是“君人南面之术”(《汉书·艺文志》),即告诉君主统治百姓、治理国家的方法与途径。显然,老子对话的对象是君王,是统治者。因此,老子的哲学是入世的.。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宗,因此我们人为的行事必须顺应“道”,而又由于“道”无形而变化无常、由世间的“自然”所牵引,所以他一再强调“柔”和“无为”,以适应不固定的、自然而然的“道”。这两个主张也是老子的统治之径,贯穿整部《道德经》。
首先是“柔”。什么是“柔”?老子的“柔”不是一种实力的表现,而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具体表现为谦卑逊让、内敛含藏、以退为进。他言:“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六章》),“柔弱胜刚强”(《道德经·三十六章》),认为柔弱的人其实比表现突出的强者更强,因为“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道德经·九章》),锋芒毕露的人往往容易招惹祸害,不可持续,不得善终。对于那些善于柔弱的人来说,柔弱不是他们的目的,而仅仅是通向某个目的的工具。就如人们都想到达同一个目的,都认为直线走去是最近的,但同时很多人走这条路,会导致大家互相拉扯排挤,反而走得更慢;懂得柔弱之术的人往往不走直线,而走弯路,在适当的时候向别人示弱,那他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反过来会比走直线的人更快达到目标。因此,这些人通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正所谓“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这个道理了。
接着来看看老子的“无为”。为什么要“无为”呢?这不是要世人消极地“无所作为”吗?其实也不然。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大概可以理解为万物产生发展得顺应的不受人为力量牵制的规律。举个例子,把种子撒在土地上,人大可以对它撒手不管,而它最终也能发芽、成长,这个过程不需要其他不相关的力量参与,顺其自然就好了。这刚好与儒家哲学要求人们的行为语言遵循道德礼节等“有为”做法不同,如果是儒者来处理这颗种子的话,一定是每天浇浇水、施施肥、除除草。“无为”不像儒家的“有为”那样要求强迫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循礼法,因为老子认为所谓的“礼法”“道德”都是人规定的,不是人本身心性的自然体现,所以表现出来的“道德”都不是人的自然情感;“无为”就是依循天道来展开行动,不肆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