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篇一
HPS教学模式,即历史、哲学和社会学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科内容与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HPS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素养。本文将探讨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首先,建立历史意识。生物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学科,通过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科学家的重要实验和发现,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家们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科学实践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其次,引入哲学思考。生物学涉及到伦理道德、生命意义等哲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的意义和应用。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生物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科技的利弊,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关注社会问题。生物学的发展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如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通过关注这些社会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某一社会问题,并分析其中的生物学原理和解决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采用HPS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历史意识、引入哲学思考和关注社会问题等方式来实施HPS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篇二
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HPS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历史、哲学和社会学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HPS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素养。本文将探讨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首先,深化教师专业知识。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才能有效地实施HPS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了解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以便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HPS教学模式强调学科内容与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相互关联,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实施HPS教学模式。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让他们亲自体验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论文的阅读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科学发展的历程和科学方法的应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科学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HPS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学科内容的主动探索和思考,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采用HPS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等策略来实施HPS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篇三
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一、HPS教学模式
HPS教学模式的程序包括以下6个环节,如图1所示。
1.演示现象
教师可以演示某一自然现象,播放一段视频或讲述一个科学史故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教师先介绍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激起学生利用科学史进行探究的欲望。
2.引出观点
教师启发学生就这一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解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科学研究的热情。
3.学习历史
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做法是:(1)介绍早期科学家关于这一现象的思想与实例,作为学生研究的参照系;(2)举例说明当时其他科学家所持的不同观念;(3)引导学生讨论或探索这些观念产生的背景、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认识的时代制约性;(4)按日期和事件简要地总结历史上的研究。
4.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由学生和科学家提出的各种观点的正确性,并从中选择某种观点,设计实验进行检验。这一环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使学生认识到:①对同一自然现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②可以用实验检验这些观点(假设)。
5.展示科学观点和实验检验
由教师讲解当代的科学观念,即介绍教科书上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解释,从而为学生实现观念转变提供思想基础。这时,教师的讲解增加了学生的认识,实现由原有的错误观念向科学观念的转变。
6.总结评价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历史上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和科学观念。
二、HPS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科学史教育可以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领悟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的人文性,领悟到科学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HPS教育模式即是科学史教育的一种模式。
教学案例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尝试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
3.教材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第二节,主要包括科学家探索细胞膜化学成分与结构的科学史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两部分内容。其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教学重点,尝试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是教学难点。教材为学生提供大量充分有效而有序的素材,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做出假设、构建模型、设计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和探索过程的艰辛。
4.教学过程
(1)演示现象。
教师活动一:播放实验录像:①台盼蓝染色酵母菌,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活的细胞不着色;②显微注射器将伊红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
学生活动一:明确细胞膜具有重要功能。
设计目的:渗透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究细胞膜结构的欲望。
(2)探究:循着科学家的足迹研究问题。过程是教师提供情境资料→学生构建模型→课件展示科学家的实验过程。
教师活动二: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发现脂溶性物质比非脂溶性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这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有什么物质?
学生活动二: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分子。
设计目的:引入欧文顿以惊人的耐心进行上万次的实验,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工作者对真理的热爱与锲而不舍的追求,进而能从中领悟到科学精神的真谛。
教师活动三: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加入蛋白酶,细胞膜被分解。这说明膜中还有什么成分?
学生活动三: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分子。
教师活动四:1917年,朗姆瓦将磷脂溶于苯和水中,当苯挥发完以后,磷脂分子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分布散乱,经过推挤排列成了单层,而且每个磷脂分子的头部浸入水中,尾部浮于水面。
学生活动四:根据朗姆瓦的实验构建磷脂分子在空气与水界面上分布的模型。
教师活动五:图片展示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内外都是以水为溶剂的液体。
学生活动五: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结合人体组织细胞内、外环境,猜想并构建磷脂分子的排布模型。
教师活动六:1959年,罗伯特森用电镜观察到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看到了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认为:生物膜为三层统一的静态结构。
学生活动六:根据罗伯特森观察的结果构建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排布方式的模型。
教师活动七:冰冻蚀刻电子显微法观察到: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磷脂双分子层的三种排布方式。
学生活动七:根据蛋白质的三种存在形式构建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排布模型。
教师活动八: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蛋白分别用红、绿荧光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八: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设计目的:上述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渗透以下思想:①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领
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让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②现代技术对生物学的推动;③要勇于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④生物学每步前进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⑤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⑥科学需要大胆想象与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