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免耕之保护性耕作技术探析(精简3篇)

时间:2011-04-09 08:50: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少免耕之保护性耕作技术探析 篇一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渐成为农民们实施耕作的重要手段。而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少免耕作为一种新兴的耕作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关注和采用。本文将对少免耕作为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探析,以期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少免耕。少免耕是指在耕作过程中,尽量减少或避免翻耕和深耕,以保持土壤的结构和水分。相比传统耕作方式,少免耕能够更好地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其次,少免耕的核心理念是保护土壤。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传统的翻耕和深耕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而少免耕通过尽量减少或避免翻耕和深耕,保持土壤的完整性和水分,能够有效地保护土壤。研究表明,少免耕对土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

此外,少免耕还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传统的翻耕和深耕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限制。而少免耕能够保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表明,少免耕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少免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首先,少免耕需要农民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知识,包括合理选择耕作工具和耕作方式,合理安排农作物的轮作和间作等。农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够正确地实施少免耕。其次,少免耕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因为少免耕需要长期的实践和观察,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少免耕作为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免耕能够保护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但也需要农民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知识,并具备耐心和毅力。只有在农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少免耕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少免耕之保护性耕作技术探析 篇二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增加,保护性耕作技术成为农民们实施耕作的首选。在众多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少免耕作为一种新兴的耕作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关注和采用。本文将对少免耕作为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探析,以期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首先,少免耕的核心理念是保护土壤。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传统的翻耕和深耕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而少免耕通过尽量减少或避免翻耕和深耕,保持土壤的完整性和水分,能够有效地保护土壤。研究表明,少免耕对土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

其次,少免耕还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传统的翻耕和深耕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限制。而少免耕能够保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表明,少免耕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少免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首先,少免耕需要农民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知识,包括合理选择耕作工具和耕作方式,合理安排农作物的轮作和间作等。农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够正确地实施少免耕。其次,少免耕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因为少免耕需要长期的实践和观察,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少免耕作为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免耕能够保护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但也需要农民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知识,并具备耐心和毅力。只有在农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少免耕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少免耕之保护性耕作技术探析 篇三

少免耕之保护性耕作技术探析


  论文关键词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区域;优势;措施

  论文摘要
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

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裸露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 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 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国家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 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 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 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 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少免耕之保护性耕作技术探析(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