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研究 篇一
在医患关系中,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加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有助于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然而,医患之间对于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可能会对沟通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医生和患者对于医患沟通的目标和方式有不同的理解。医生通常认为医患沟通的目标是传递信息和治疗建议,而患者可能更关注情感支持和共享决策的过程。因此,医生可能会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技术术语,导致患者难以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另外,医生可能会以一种权威的姿态与患者交流,缺乏尊重和倾听的态度,从而影响了患者的参与度和信任感。
其次,医患双方对于沟通技巧的认知差异也会影响医患沟通的效果。医生通常接受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但患者可能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医生可能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表达方式,而患者可能无法理解。此外,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过多的信息,导致患者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因此,医患双方需要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以提高沟通的效果。
最后,医患双方对于信息共享和决策参与的认知差异也是医患沟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医生通常认为他们有责任做出决策,并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制定治疗方案。然而,患者可能希望更多地参与决策过程,并分享自己的意见和偏好。因此,医生需要更加重视患者的意见和需求,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决策,以提高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为了解决医患沟通中的认知差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首先,医生应该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学会与患者进行简洁明了的交流,并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其次,医生应该尊重和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决策过程。此外,医患双方可以通过提供书面材料或信息手册,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最后,医患双方应该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问题和疑虑。
总之,医患双方对于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可能会对沟通过程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尊重和倾听患者的需求,以及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关系,可以改善医患沟通的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研究 篇二
在医患关系中,有效的沟通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工作满意度都至关重要。然而,医患双方对于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常常导致沟通的困难和误解。本文将探讨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并提出一些改善沟通的建议。
首先,医生和患者对于沟通的目标有不同的认知。医生通常认为沟通的目标是传递信息和提供治疗建议,而患者可能更关注情感支持和共享决策的过程。因此,医生可能会过于强调专业知识和技术术语,导致患者难以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此外,医生可能会以一种权威的姿态与患者交流,缺乏尊重和倾听的态度,从而影响了患者的参与度和信任感。
其次,医患双方对于沟通技巧的认知差异也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医生通常接受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但患者可能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医生可能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表达方式,而患者可能无法理解。此外,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过多的信息,导致患者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因此,医患双方需要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以提高沟通的效果。
最后,医患双方对于信息共享和决策参与的认知差异也会影响沟通的质量。医生通常认为他们有责任做出决策,并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制定治疗方案。然而,患者可能希望更多地参与决策过程,并分享自己的意见和偏好。因此,医生需要更加重视患者的意见和需求,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决策,以提高治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为了改善医患沟通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首先,医生应该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学会与患者进行简洁明了的交流,并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其次,医生应该尊重和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决策过程。此外,医患双方可以通过提供书面材料或信息手册,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最后,医患双方应该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问题和疑虑。
总之,医患双方对于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可能会导致沟通的困难和误解。通过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尊重和倾听患者的需求,以及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关系,可以改善医患沟通的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研究 篇三
摘要:
目的:探讨医方、患方对医患沟通现状认知的差异性,分析医患沟通中的误区,从而为改善医患关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方法:通过问卷对芜湖市样本医疗机构233名医方人员和237名患方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医方认为医患沟通重要的比例高于患方,医方对于医患沟通在提高医疗效果、维护患方权利、降低投诉概率的作用认知要明显高于患方;医方工作繁忙和患方医学知识缺乏被一致认为是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认知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医患关系的改善需要持续培养医方的人文素质;普及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患方的医学知识;建立健全沟通机制,规范沟通内容。
关键词:
医患双方;医患沟通;认知差异
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献报道,在众多医疗纠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医患双方沟通不畅所引发的[1].医患双方沟通不畅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但医患主体之间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是导致医患沟通障碍的基础性诱因,认识与把握差异变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为此,本文从医患双方角度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为改善医患关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芜湖市二级、三级医疗机构,运用自行编制的医患沟通期望调查问卷进行医患双方沟通期望调查,共发放医方问卷280份、患方问卷260份,最终回收医方合格问卷233份、有效率为83.21%;患方合格问卷237份,有效率为91.1%.调查内容包括:对医患沟通现状的总体认知差异、医患双方对沟通效果、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度、影响医患沟通的双方因素等。
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双录入,并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描述
调查对象医方共233人,年龄为21~59岁,平均(31.91±10.01)岁,工作年限为1~40年,平均(8.63±8.70)年;患方共237人,年龄为18~90岁,平均(41.64±18.2)岁,医患双方描述性统计结果详见表1.
(二)医患双方对沟通重要性的总体
认知研究显示,医患双方对沟通重要性认知具有差异,且统计学检验表明差异有显着性,从表2可以看出,87.6%的医方认为医患沟通非常重要,而只有62.9%的患方认为医患沟通非常重要,相对应的6.3%的患方认为沟通只需听医生的即可,而医方人员中有此想法的只有1.4%,由此可见医方人员在沟通重要性的认知要高于患方(P<0.001)。通过卡方检验进一步分析,得出医患双方对沟通在提高医疗效果、维护患方权利、降低被投诉三个方面作用的认知差异具有显着性(表2);医患双方关于沟通在密切医患关系的作用上认识是比较一致的(P=0.330)。
(三)医患双方对沟通效果的认知差异
调查显示,分别有22.7%、58.4%、18.0%和0.9%的医方人员,和16.5%、50.6%、31.2%、1.7%的患方认为当前医患沟通效果是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经统计学检验,医患双方认知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方认为的沟通效果满意程度低于医方人员的认知(P<0.001)。
(四)医患双方对沟通障碍的认知差异
结果显示,在医方看来阻碍医患沟通的主要原因是医患间缺乏信任,次要原因是患方缺乏医学常识;患方则认为医方人员工作繁忙是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同时有58.6%的患方承认医学的复杂性也阻碍了医患沟通。在医患沟通中双方对缺乏技巧、缺乏信任两个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具有显着性(表3),患方中44.7%认为医方人员缺乏沟通技巧,而只有25.4%的医方人员认为缺乏技巧,同时73.8%的医方认为患方不信任医方人员,仅有40.9%的患方认为不信任导致沟通障碍。
(五)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程度的认知差异
调查结果还表明,医患双方对信任程度的认知具有差异,且经统计学检验表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1)。90%的医方人员认为医患之间是相互信任的,而仅74.2%的患方认为医患间是相互信任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只有9.4%的医方人员认为现在医患沟通信任比较差,而25.7%的患方认为医方人员是不可信的。可见患方对医方人员的信任程度远低于医方人员的预期。
三、分析与讨论
(一)医患双方对沟通重要性及作用的认知存在差异
医患双方对沟通重要性及作用的认知存在差异,除密切医患关系外,医方对四个因素的选择比例都明显高于患方。这一结果显示,医疗卫生行业注重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已初见成效,而社会对医学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患方群体而言,他们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希望医生讲清楚是怎么回事,会有什么治疗效果,更倾向于让医生作决策,患方在医患沟通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忽视自身能够参与沟通、参与决策的部分,没有真正理解医方给出的建议,最终患者可能是一个盲从的状态[2-3].
(二)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障碍认知具有差异
医方工作繁忙和患方医学知识缺乏被一致认为是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本研究对象中医患双方一致认为医方,特别是大医院的医方工作繁忙;患方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是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得患方就医流向大医院,从而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医方人员超负荷工作,医方人员工作繁忙,缺少沟通时间导致了医患间沟通障碍,这与我国医疗布局有关。从患方方面,有的患方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有关疾病的知识一无所知,还有的患方对疾病状况知之甚少,医学常识的缺乏使医患间无法很好地沟通,患方无法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从而失去主动参与治疗选择的机会[4].
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的认知差异具有显着性。医方人员对医患信任程度认知低于患方,恶劣的执业环境和现行的医疗体制使医方人员自认为患方不信任医生,大多数医生认为患方质疑的态度将阻碍医患沟通,从而影响治疗效果[5].患方认为医方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医患沟通是一个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信息交流,同时也是情感交流,要求医方人员应特别注意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艺术性。
(三)建议
1.持续培养医方人文素质
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医方,在与患者沟通时会自觉、主动地将互动的交往行为与专业诊疗行为有机融为一体,即使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也会在诊疗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持续培养医方人文素质,将有利于改善医患沟通的障碍[6].
有计划地开展培养医方人文素养方面的活动,通过医学专家访谈、医方心理疏导案例推广、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将人文素养逐渐植入医务人员的心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方人文素养的评定机制,并将评定结果作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7].
注重非语言沟通,建立医患双方的信任关系。有研究显示医生的神态、表情、检查和触摸患者的方式和时间、穿着、坐姿等非语言的行动会给患者以某种暗示,表明医方对待他们的态度,这些非语言行动会拉近医生和患者的距离,有利于医患沟通,医方应有意识培养非语言的表达方式。
2.普及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患方的医学知识调查显示,医患双方一致认为医学科学知识的缺乏限制患方对医方告知信息的接受理解程度,知情同意流于形式,最终影响医患沟通的效果。作为医院,应充分利用院内和各种社会媒介,采取健康教育、义诊咨询和送医进社区等多种途径,向广大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医学科普宣传。患方医学知识的普及是缓解医患沟通中信息不对称的关键环节,也是减少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
3.建立健全沟通机制,规范沟通内容
有调查显示,仅20%的患者有主动参与沟通的意识,大多数患者诊前都不知道沟通的内容、流程,因此加强诊前准备工作,强化沟通流程对于提高医患双方的沟通效率和效果有着重要、直接的作用。住院患者应被告知相关疾病的医疗进展与医疗风险,使他们及时了解到不同的医疗选择可能产生的治疗效果差异和所需费用的不同;门诊患者应被告知常见的沟通问题,如疾病的开始时间、频率、曾经服用的药物、做过的检查等,有准备的医患沟通可以使门诊沟通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益。
在诊疗过程中,医方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包括沟通的方式方法、时间地点、内容等,使医生在医患沟通过程中1能按规范要求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信息,并进一步了解和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重要目标。
完整的体制保障也有利于建立信任、加强沟通,有研究显示,在新西兰患者对医务人员个人信任方面明显好于中国,有效的医疗质量监控机制有利于医疗职业者恪守职业操守,合理、便捷的矛盾疏导系统有利于规范、公正地解决医患双方的矛盾,这些为维护医患双方的信任关系提供了规章制度与组织建制的保障[8].
参考文献:
[1]郑柳宁.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1-59
[2]乐虹,魏俊丽,向雪瓶,等.医患关系双方认知差异比较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15-17
[3]讴歌.医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4]张玉龙,陈晓阳.医患沟通中疾病认知模式的伦理审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2):93-94,116
[5]王锦帆,刘庭芳,王虹,等.江苏、宁夏两省六所医院医患沟通专题调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305-309
[6]姜海婷,刘虹.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医患沟通行为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360-364
[7]李薇佳,王锦帆.南京市部分三级医院临床医师医患沟通状况与改进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3):75-77
[8]杨阳.中国与新西兰医患信任的内在影响因素[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3):39-41
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研究 篇四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究其关键原因,并非医疗水平或医疗效果不佳,而是医患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医生“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即是要求会沟通,它的重要性被放在了第一位[1]。医学生作为医院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从学校进入现实的医疗环境,需要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其相应的医患沟通能力也需进一步地加强和提升,才能適应我国现有的医疗环境。因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正被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所重视[2, 3]。为此,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支持下,某高校于2010年编写了一套人文素质教育系列丛书,《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是其中一本,它的出版及教学应用,获得了较好的评价[4]。某高校于2011年下半年从2009级医学生开始开设医患沟通课程,并围绕此课程开展了系列教学活动。为验证其开设后的成效及可行性,本文对某高校实施该课程前后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13年5月调查了某高校300名2009级实习学生(大三上学期开设课程,实验组)及2008级300名实习学生(大三上学期未开设课程,对照组)。开设课程以《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为教材。
1.2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设有25道题,全部为客观选择题。重点调查医学生对教程的看法及学完后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情况。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完问卷后由答题者独立完成。一周后完成问卷回收,实验组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97.3%;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率98.0%。
1.3 统学方法
运用Excel录入调查表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输入SPSS 19.0软件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生对教程的特点和应用评价
医学生在对教程特点的评价方面,大部分医学生认为教程的内容很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实用性较好,但建议教程语言形式应该更活波、应该包含最新知识与进展,建议增加评价体系更是达到94.5%。而对教程应用的评价方面,84.6%的学生对教程很感兴趣,66.1%的学生建议把教程设为专业课,62.7%认为教程的授课方式多样,对授课老师的满意度为77.1%,认为教程的考核方式单一达到81.5%,认为教程对改善自己沟通能力作用较大高达96.2%。
2.2 影响医学生与患者关系的社会因素
实验组中影响医患关系的社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患方医疗费用压力大,其次是缺少良好的法律环境、患方维权意识增强,最小影响因素为患方对医学生不信任。对照组中,影响最大的也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患方医疗费用压力大,其次是缺少良好的法律环境、患方维权意识增强,最小影响因素为患方有过高医疗效果期望值。两组比较,实验组中患方对医学生不信任为15.1%,而对照组较高达21.8%,实验组明显降低。
2.3 医学生学完教程后医患沟通能力提高的分析
实习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教程后,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较明显:掌握医患关系相关法律(P=0.005)、进行医患沟通的自信心(P=0.010)、有效的沟通策略(P=0.006)、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P=0.028)、充分获知与疾病相关的信息(P=0.013)。而在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掌握患者的病情、经济及心理状况及懂得情绪自我控制等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注重医学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导致我国培养的医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常无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最终的结果是不仅让患者对医学生的不信任感增加而不配合相关的诊疗,更让医学生对自己能否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产生消极的心理,最终影响实践效果,加剧医患矛盾[5-6]。因而,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既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更迫切需要一种系统、全面、实用的医患沟通教程来协助教学。鉴于此,本文作者在2010年主编了《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4]一书,2011年始以此为教材在大三上学期便系统开展此课程,所有授课老师均为某高校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讲授时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多以案例启发式教学。并邀请专家进入学校举办医患沟通讲座,深入简出进行讲授,让学生充分参与互动,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验证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本文进行了对照分析。
大部分实习医生认为学习完教程后,快速掌握了医患关系相关法律及了解了什么是有效的沟通策略,进而增加了其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自信心。后来在临床实习时也证实了其在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充分获知与疾病相关的信息这些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医学生必须学会交流和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各项技能,缺少沟通能力应当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7-8]。因此,老师们一定要注重医学生医患沟通策略方面的教导与培养,所有医学院校应该开设医患沟通课程,在这个基础上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9-13],如专题讨论、小组角色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医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沟通策略渗透到每次的医患沟通中。此外,鼓励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兴趣小组,让他们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层次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沟通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引导医学生主动积极地重视医患沟通,提高医患沟通的技能,深化他们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思考与认识[14-16]。另外,后续计划开展预见习的教学,将学生引进医院,将医患沟通教育贯穿于整个临床带教过程,尽可能让他们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并重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17-19]。
在评价影响医患关系的社会因素中,两组影响因素最大的都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患方医疗费用压力大,其次是缺少良好的法律环境、患方维权意识增强。这跟目前大的医疗环境密切相关,为后续医疗改革提供宝贵的建议。而两组比较中,实验组中患方对医学生不信任为15.1%,而对照组较高达21.8%,实验组明显降低。考虑跟医学生学习教程后沟通自信心增强及掌握相关沟通技巧等密切相关。大部分医学生认为学习完教程后,感觉其对自己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有效地弥补了自身医患沟通能力不足的缺陷。对于自身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并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同时,前期调查也得知教程具有多方面明显的优势,在于其对医学生的影响力及其本身的实用性。一方面,它可以让尚未步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从课本上初步了解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并从中体会医患沟通障碍所导致的一些不良后果,同时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看待医患纠纷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0]。另一方面,可以给与已进入临床工作的实习学生一些医患沟通的策略及方法,为他们成功解决医患纠纷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对教程提了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比如增加评价体系、教程的语言撰写要活波些、授课方式应该更多样化、教程需包含最新知识与进展这几方面[21]。这些对于教程下一步再版修订时及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价值。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但可以增加医患之间的满意度,还可以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处理能力。根据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可知,教程对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关于医患沟通策略的理论指导思想对于步入临床实践工作的医学生而言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它有效的实施不仅大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而且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巨大贡献,可在各个医学院校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DuBois JM,Burkemper J. Ethics education in U.S. medical schools: a study of syllabi [J]. Acad Med,2002,77(5):432-437.
[2] Liu X,Rohrer W,Luo A,et al.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in mainland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Patient Educ Couns, 2015,98(1):3-14.
[3] 劉成玉,李云芳,王元松,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调查分析与培养措施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2,11(3):329-332.
[4] 刘江华,贺军.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3.
[5] 李小艳,陈国栋,欧阳瑶,等.患者及家属视角下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的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16-218.
[6] 张磊,隋汝波.内科实习医生医患沟通经历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7B):87-89.
[7] Cannon-Bowers JA,Bowers C,Procci K. Optimizing learning in surgical simulations: guidelines from the science of learning and human performance [J]. Surg Clin North Am,2010,90(3):583-603.
[8] 韩睿,施伟丽,李彦林,等.医患沟通技能在临床医学生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5):140-143.
[9] 陈国栋,匡睿,姚楠,等.PBL联合SP教学法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5):749-751.
[10] Hauer KE,Fernandez A,Teherani A,Boscardin CK,Saba GW. Assess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shared decision-making in standardized patient encounters [J]. J Gen Intern Med,2011,26(4):367-372.
[11] Wershof Schwartz A,Abramson JS,Wojnowich I,et al.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the humanities in medical education [J]. Mt Sinai J Med,2009,76(4):372-380.
[12] 刘江华,段世芳,韦兵,等.PBL教学法在跨临床多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 14(22):151-152.
[13] Ryan CA,Walshe N,Gaffney R,et al. Using standardized patients to assess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medical and nursing students [J]. BMC Med Educ,2010,10:24.
[14] 田冬霞,林杰才,陈化.医学本科生对于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之探索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1):59-61.
[15] 梁阔,王亚军,方育,等.临床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9):160-162.
[16] Hausberg MC,Hergert A,Kr?觟ger C,et al. Enhancing medical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kills: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J]. BMC Med Educ,2012,12:16.
[17] 孙群,谢冬梅,景琳,等.中医院校医务相关专业本科生医患沟通技能学习态度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 13(20):56-59.
[18] 陈国栋,李小艳,王艳,等.关于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708-710.
[19] Mvanes J,Wieringa-de Waard M,Visser MR. Differential growth i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s skills [J]. Med Educ,2013,47(7):691-700.
[20] 李冰,崔丹.见习医学生医患沟通中切人点的选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l(3): 421-423.
[21] 樊效菊,韩睿,李彦林,等.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策略[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8):184-187.
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研究 篇五
摘要
目的 评价和探究护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及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0例门诊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 均应用护患沟通技巧, 另选取同期门诊治疗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 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8%, 患者满意度为96.45%, 对照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为5.8%, 患者满意度为81.2%, 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门诊患者进行适当的护患沟通有着重要意义, 可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关键词
护患沟通;医患关系;医疗纠纷;临床效果
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 与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1].而护患沟通是保证和维持护患关系重要步骤, 它是指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适宜及时的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反馈和沟通。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医院的护理质量更加重视。不良护患沟通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增加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阻碍社会的发展。本文根据目前护患关系现状, 系统性调查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门诊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评价和探究护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及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临床效果。详细见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门诊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试验组, 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治疗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 患者年龄19~74岁, 平均年龄(35.8±12.7)岁。体重48~65 kg, 平均体重(59.3±1.9)kg.
1. 2 方法
1. 2. 1 调查问卷 结合研究期间患者的护理需求以及在实际护理中出现的障碍, 制定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其中包括10项指标:①主动交流必要性。②住院环境的安静。③耐心倾听诉说。④告知病情变化。⑤信任护士解释。⑥在意护士态度。⑦检查结果明细。⑧护士仪表是否端庄。⑨是否进行心理诊疗。⑩就诊等候时间长短。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 并统一的收回、整理, 然后分析。
1. 2.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试验组患者均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①注重仪容仪表。保持自身的干净整洁, 给患者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全面了解患者疾病治疗和兴趣爱好等, 为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奠定坚实基础。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 给予患者真诚、信心和爱。并有效的和患者进行沟通, 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②尊重患者。患者护理期间应该充分的尊重患者, 尽量避免陌生、刺激的语言, 例如编号和床位号等。也避免直呼患者的姓名, 保证患者的隐私。③掌握沟通技巧。根据患者的疾病变化和心理特征, 选取恰当的沟通技巧。整个沟通过程应以鼓励和安慰为主, 给予患者适量的安抚。并结合治疗成功的案例进行讲解, 引导患者保持乐观态度。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发生医疗纠纷4例(0.8%), 患者满意度为96.45%, 对照组患者发生医疗纠纷29例(5.8%), 患者满意度为81.2%, 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事件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新形势下医患矛盾更为严峻,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 医患关系又是社会热点话题, 信息传递影响难以控制[2].再加上在医疗队伍的建设中存在极少数不负责任的医护人员, 导致网络暴力恶意的将医护人员行为进行放大, 加剧医患纠纷冲突, 危害社会和谐。普通人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和医疗信息相对不足, 在诊疗过程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不能意识到医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断章取义, 将舆论从一开始就被引向偏颇[3].同时部分媒体为吸引公众的眼球, 恶意的描黑医疗工作人员来达到阅读量。而医疗工作人员因职业的责任感和神圣感, 使得他们很少从正面回应这些事件, 也不屑在网络上来表达自身的观念, 进而处于被动和消极的地步。
门诊的服务范围广泛, 医院的知名度越大, 患者来源就越广, 就诊时间较短, 环境陌生况且医托的欺骗也加剧了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4].同时门诊患者具有病情多变, 存在等候时间较长的特点, 不仅影响患者疾病的救治时间, 增加患者的痛苦, 还增加患者的焦虑、愤怒, 加剧护患间的矛盾, 增加医疗纠纷的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院改革不断深化,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整体医疗配备都相对的齐全, 且专业分工愈加的明确。而门诊患者来自不同的地域、医疗知识、个人文化素质、语言的差异都给护患沟通失效带来挑战[5].研究发现, 护患沟通是维持医患关系融洽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 护患沟通成为市场配置下的重要成分。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 进行适当的护患沟通是保证资源经济合理利用的桥梁。也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医患间的沟通应该是心灵和情感的沟通[6].如果护理人员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站在患者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及时的向患者进行沟通, 询问患者所需要的帮助。不仅能保证整体的医疗质量, 还能减少患者所承担的医疗费用。同时患者也会理解医护人员的难处, 相互的交流, 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是社会的期盼、人民的呼声, 作为一名护士,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不仅要为患者解决身体上的痛苦, 还应理解患者的心理[7].调查显示, 护理人员大都为女性, 承担着医院护理沉重的护理工作。而随着医疗风险的增加, 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也愈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因职业的特殊性, 使得护理人员在面临纠纷时选择沉默。当每天都处于高压的状态下, 如果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安慰, 因此, 在遇到问题时将自身的情绪慢慢的疏解, 遇到突发事件也能沉着冷静的面对, 给患者带来积极向上影响。沟通要做到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 即抓紧床头交接班、晨间护理、入园宣教的固定时间, 配合以做治疗的间隙, 力求有始有终[8].而相互之间的信任是保证护患沟通的前提, 因此在患者护理前, 先充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兴趣爱好, 保证整个护理过程营造出健康积极的氛围。在病房中安置绿色植物可以为病房添加一丝温暖。在面对并不宽松的医疗环境中, 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患者授权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9].在住院治疗期间, 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相对的脆弱, 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言语相对在意。此时在与患者进行交谈过程中, 要注意语气措辞, 尽量避免直呼患者的姓名、床号、编号等。同时, 热情和细致的护理也是保证沟通顺利发展的前体。在患者护理期间, 要定期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结合家属建议, 制定出符合患者病情的护理方案[10-12].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治疗、注意事项、用药方式等,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并让患者家属进行监督, 确保家属的责任心[13-15].而且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交谈, 是拉近人们之间关系的桥梁。而如果对患者部分情况, 直言相告会产生副作用, 甚至导致意外发生[10, 16, 17].
本文结果显示, 试验组发生医疗纠纷4例(0.8%), 患者满意度为96.45%, 对照组患者发生医疗纠纷29例(5.8%), 患者满意度为81.2%, 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事件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临床针对门诊患者进行适当的护患沟通有着重要意义, 可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黎婷, 刘秀梅. 护患纠纷现状分析及对策.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7):477-479.
[2]朱开梅. 医患沟通在防范和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医学与社会, 2010, 23(10):54-56.
[3]刘继同.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 中国医院管理, 2006, 26(3):15-18.
[4]肖佐才. 构建和谐医院防范醫疗纠纷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16):139-143.
[5]陈秀英, 何健, 卢妤, 等. 门诊护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探讨.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1(5):537-538.
[6]李付华. 加强医护患沟通, 防范医疗纠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1):81-83.
[7]崔志强, 孔繁增, 白日荣, 等. 医疗纠纷相关因素的分类与防范机制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2):14-16.
[8]方秀琴. 护患沟通艺术与构建融洽和谐医患关系的探索. 护理研究, 2006, 20(28):2609-2610.
[9]周学芳. 加强护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论坛, 2011, 28(3):33-35.
[10]张宏梅, 田丽红. 护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浅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24):3242-3243.
[11]李新华. 加强护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中国乡村医药, 2009, 16(1):76-78.
[12]索巴. 医疗机构现存的问题与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沟通. 中医临床研究, 2010, 2(2):141-142.
[13]段中巧.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17):417-418.
[14]居兴云. 沟通技巧在医护患关系中的应用与体会. 天津护理, 2010, 18(6):349-350.
[15]李小萍, 覃少珍. 加强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21(3):108-110.
[16]刘小莉, 贺宝燕. 临床护理中的护患沟通.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0):266-267.
[17]李秀凤, 张子芳. 医患沟通在减少门诊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17):311.
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研究 篇六
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各大媒体、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2]。其中,良好的医患沟通无疑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手段。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要求医学检验人员尤其是门诊检验工作人员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方式。门诊检验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如何在增进患者的`信任、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缩短医患之间心理距离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是目前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如何使检验医学生在从业之初就能树立为患者考虑的意识、提高与患者沟通能力直接关系到日后良好的医患关系能否成功建立。
1了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1服务态度问题
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满意是影响医患关系最常见的问题。在综合性医院中,由于工作量大,门诊检验人员对待询问、检查的患者常常语言生硬、神情冷漠、不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尤其对于听力不好、语言表达能力差的老年患者,以及方言地区、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医护人员常常缺乏耐心,甚至不愿回答,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工作直接关系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患者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要求医护工作者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责任心。对于门诊检验人员,有些病情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做多项检查,在收发各种票据及报告单时如出现错误将延误患者就医时间,造成患者不必要的麻烦,导致纠纷的发生。
1.2医患沟通问题
有时由于病情、纠纷、经费等其他原因,患者来做检验时已带有较重负面情绪,或患者与医生并未进行较好的沟通。此时如果门诊检验人员继续忽略患者的沟通诉求将可能进一步导致医患沟通障碍的加重。
1.3服务流程不合理、等候时间长
大多数患者并不熟悉医院环境及科室设置,在候诊、缴费环节已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由于患者数量大、机器设备运行速度的限制、试剂反应时间的制约,患者在门诊检验阶段仍需等候较长时间。此时如果检验人员医患沟通能力不强将可能导致纠纷的发生。
2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在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许多实习生没有在心理上完成由学生向临床医疗工作者角色的转变,依赖性强。遇到问题认为有带教教师解决,不能主动思考如何提高自身沟通技巧。许多情况下,患者对实习生常缺乏尊
及信任。这一方面与青年学生的心理期望
有较大差距,容易打消其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害怕操作不规范或犯错,更无暇顾及医患沟通能力的训练。
2.2专业知识欠缺
许多实习生人际交往能力一般,而缺乏临床经验是客观事实,这就导致面对患者的疑问常常无法做出准确的回答,造成患者的不信任及自身的挫败感。长此以往容易滋生对于与患者沟通的畏难情绪,最终选择只完成基本的标本接收及检验工作而不愿与患者多交流。
2.3未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
检验医学专业实习生刚完成课程学习,还未正式走入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应对经验,无所适从。
3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
3.1仔细倾听,耐心解释
要耐心倾听患者对所检验项目的陈述,准确耐心地告知检测注意事项、可能不适感及索取检验报告的方法。认真核对检验申请单上姓名、性别、年龄、送检者、检验项目。如对采血方式等存在疑问应主动与临床医生沟通,避免检验报告出现差错或延误患者就医时间。尿液、粪便标本应告知患者正确的收集方法。
3.2注重肢体语言
应具有强烈的爱伤意识,对待患者的诉说应注意力集中、表情和蔼并注重自身仪容。尊重患者隐私,不歧视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使患者消除自卑心理。
3.3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是与患者有效沟通的前提。带教教师应培养实习生“全面质量控制观”,避免发生错误的检验结果,需要保证医生正确地选择检验项目、正确的标本采取、正确的实验室分析过程及结果解释。因此,实习生在进入科室前应复习专业知识,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窗口设置及仪器操作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实习生动手操作能力,熟练的操作将增进患者的信任,利于医患沟通的顺利进行。如果遇到不了解的问题应及时与带教教师沟通,避免操作错误及不合理地解释患者病情。带教教师应帮助树立实习生信心,多给予其操作及接触患者的机会。不能因门诊工作量大而安排实习生一直做简单重复的杂事,无法做好真正的检验工作。综上所述,良好的医患沟通是保证医疗行为顺利进行的保证。应像重视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一样注重培养检验医学专业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促进实习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加自我认同及善于沟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