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篇一
标题:网络教育的优势与挑战
摘要: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具有诸多的优势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教育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网络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网络教育、优势、挑战、解决方案、持续发展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网络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网络教育以其灵活的学习方式、广泛的覆盖面和高效的学习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然而,网络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学习质量的保障、学生的学习动力等。本文将重点探讨网络教育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正文: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
1. 灵活性:网络教育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2. 节约成本:相比传统教育,网络教育能够节约学习成本,减少学生的交通和住宿费用,并且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3. 资源共享:网络教育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广度。
二、网络教育面临的挑战
1. 学习质量的保障:由于网络教育的灵活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监督,容易出现学习质量不高的问题。
2. 学生的学习动力:由于网络教育的自主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集中和自律,容易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3. 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网络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教学素质,但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无法满足网络教育的需求。
三、解决方案
1. 加强学习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学习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提高学习质量的保障。
2. 增加学习动力激励措施:通过设置学习目标、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 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技术能力和教学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网络教育的需求。
结论:
网络教育具有灵活性、节约成本和资源共享等优势,但也面临学习质量保障、学生学习动力和教师能力素质等挑战。通过加强学习质量监管、增加学习动力激励措施和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挑战,促进网络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颖. 网络教育的优势与挑战[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12): 58-60.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篇二
标题: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为网络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教育、发展趋势、前景、创新、发展
引言:
网络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灵活的教育模式。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网络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为网络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正文:
一、技术创新与教学变革
1.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辅助教学,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开放
1. 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广度。
2. 合作办学的发展:网络教育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学习评估与学习质量保障
1. 学习评估的多样化: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评估手段,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2. 学习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建立完善的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提高学习质量的保障。
结论: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技术的创新和教学的变革,网络教育将进一步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与教学变革、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开放以及学习评估与学习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努力,网络教育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李晓芳. 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前景[J]. 现代教育, 2019(5): 64-66.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篇三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社会公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因此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经之路。网络教育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特性,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化,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人与教育的战略目标。根据我国当前在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以政府引导为主体,发挥网络教育自身的优越性,让更多的人接受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并从道德层面来保障教育公平性。
关键词:
教育公平;网络教育;教育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实现网络与教育的契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教育具有开放性、远程性、服务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对实现教育公平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实现教育公平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既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网络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1、体现全民教育的教育思想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泰国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全民教育”的概念。全民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满足全民的基本教育要求,要每位公民都能够通过教育学习满足自身需要并为国家和人类做出贡献,是现代社会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如今,互联网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今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18年12岁到44岁人口的网络普及率达到90%,而中国由于人口多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1]。教育资源以互联网市场为依托,构建网络学习资源,任何人,无论年龄和性别,无论学历和职业,都可以随时随地踏进网络教育的大门,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来发展自身。因此,利用网络覆盖下的教育来实现全民教育思想,将教育资源用更便捷的方式提供给更广大的用户,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2、实现终身教育的有效手段
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他指出“人从出生到死亡为止的一生都必须接受教育”[2]。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
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场所,教育制度严格,规定着学生学习的年龄、统一学习时间和内容等。脱离学校之后,大多数人都不再接受系统教育,而是走向社会。在面对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继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实现终身教育就不得不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提倡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网络教育恰恰为这种学习提供了可能。现在网络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的任何地方”进行学习变成现实,这无疑为全民进行终身学习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使终身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3]。3、实现互联网连接人与教育的战略目标
互联网的发展是人们有目共睹的。曾经,人们以为是互联网“颠覆”了这个世界,现今都认识到是互联网“连接”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教育既是传统产业,也是现代产业,是与时俱进的衍生物,是潜力巨大、被世人所期待的产业,它的特殊性就在于所指示的对象是人,是具体的、有着个体差异的人。因此,通过互联网合理地连接人与教育是当下做好教育的一大战略目标。如今,通过互联网所呈现的教育越来越多样化。那么以网络技术的支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本着开放和连接的目的,实现互联网所支撑的教育资源、教育主体等各个方面的大融合,用互联网连接一切人和教育才是真正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二、我国在教育公平上存在的问题
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的教育公平建设事业。然而我国教育公平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却很难一概而论,具有其自身的矛盾和局限性。
1、宏观上,区域差异性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体现在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上。我国地区经济差异显著,尤其表现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发达与贫困地区的差距。在农村、贫困或边远地区,国家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加大,但由于这些地区本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一些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还未得到保障,硬件设施存在着残缺不全的现象,不能满足教学与学习的需要,再加上教育系统职能的监管不力,学生高辍学率的现象犹存,学校里的骨干教师也会因为贫困或者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大量流失,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就从硬件上和软件上直接制约了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
2、微观上,传统教育自身的局限性
首先,受“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主导。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城市中的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实验学校”等占据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强,生源条件好。而处于贫困或边远地区的学校则与之相反,教育起点不公平。其次,教学的工具性、利益性目的突出。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升学才是主要目的。即使面对有着明显差异、不同需求的学生,还是以相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片面追求整齐划一,个性化缺失,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以及创造性思维等受到压制,以致于教育过程不公平。在面临社会选择时,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平等现象也体现在教育结果上。
三、网络教育如何弥合教育公平的鸿沟
教育公平应该是在保障所有人享受最基本的教育资源基础上,让更多的人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促使他们达到自己最佳的发展水平[5]。在当今世界,互联网迅速壮大,通过互联网实现人与教育的连接成为现实,使得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成为可能,因此,互联网教育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一大重要途径。
1、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扩大网络教育的惠及面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我国公民所享受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公民受教育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通过教育来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宏伟大计。我国人口众多、差异显著,就必须得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以政府为主导,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扩大网络教育的惠及面,缩小区域间差异,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公众受教育机会,让任何公民都有接受到网络教育的权利。在政策理念上,对处于社会不利条件、低收入群体给予积极的补偿和帮助,实行国家政策倾斜,弱势补偿,从观念上接受网络教育,政策上倾斜网络教育,形式上利用网络教育,真正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网络使用率在城乡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接受网络教育的起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网络教育渗透率低下。研究表明,财政用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与教育公平存在着一致的关系。因此,合理增加网络教育经费的投入有利于实现教育起点公平,况且,在网络的普及之下,惠及的不仅仅只是教育,更加彰显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修养等。
2、发挥网络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优势
在传统教育里,各级各类学校有一套严格的课程纲要、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相关规定,受教育者只能在规定的场所、规定的时间里学习规定的内容,其次才是自行安排学习。而网络教育不仅能够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还可以扩大学习的对象、内容,转变学习方式。在网络教育的普及之下,每个人都拥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需要等合理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规划学习进度,培养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由于学科众多,学生不但感觉学习任务繁重,而且大多内容并不是自己所感兴趣的,在追求高升学率的导向下,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学生迟到、缺席、效率低下等问题也常常受到忽视。而网络教育作为一种个性化教育,要求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求知、主动探索,将教育转变为不再是以牺牲个性为代价,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具有丰富个性和良好品格的人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6]。它不仅有利于实现教育起点上的公平,而且能够保障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待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实现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但并不是有了网上教学,现实中的传统学校就可以取消,我们须明确的是,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加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工具,不可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往与接触。我们应该在互联网技术之下,学会面对生活、面向社会,深入生活、走进社会。
3、整合教育资源,保障网络教育资源的优质性
因特网的开通使各种资源如泉水般涌来,而网络教育资源良莠不齐,它需要不断地充实、更新、创造。只有不断地提升网络资源的质量、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网络教育以数字化的生态资源呈现在人类的生活中,需要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人力资源的强弱是以人们上网参与交流、合作、服务的规模与深度来衡量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网络建设伊始,学校没有专职人员,我们根据需要,首先培训出一批既有丰富教育理论又懂得网络技术的教师。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有利于打破校际之间的不平衡,让更多的人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化[7]。网络教育隶属于整个教育体系中,它是教育界的未来之趋势,构建“发挥基础资源以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为准,个性化资源以市场导向为主,企业之间的合理竞争为手段”的网络化学习,与学校教育形成双向交互式的方式来影响受教育者,这样既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而且有利于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教学资源,完善国家的网络教育服务平台。学大教育CEO金鑫在解放教育“互联网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表了《培训教育的未来发展》主题演讲,他表示平台化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教学及管理平台的发展,即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建立多样化平台,为行业提供基础平台服务。开放和连接将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词,最终将会实现用互联网连接一切人与教育[8]。
4、提升网络道德水平,实现网络教育内的公平
斯坦福第一任校长大卫乔丹曾说:“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不仅拥有做成事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拥有知道应该做什么的智慧”。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可能对社会更有益,但也有可能做出更大的坏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信息开放、多元、接受便利性同时,还应当审视当前网络教育各方面是否规范,因此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一方面,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要提高自己学会识别、选择、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网络素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部分孩子受到网络的侵蚀,道德认知不健全、道德情感缺乏以及道德行为失范,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偏离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另一方面,我们要培养优秀的网络人才,实现优质的网络教育,既需要教学能力好的教师,同时也需要高素质的网络技术人员,进行二者合二为一的培养方式,优秀的教师更能利用网络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也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坚定的道德意识,提升全民道德感,文明使用网络,这样的网络教育才是满足所有人的教育。教育公平作为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保障教育公平上还存在差距,我们要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如4G、5G、互联网、智能手机、云课堂、慕课等,让互联网学习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孙莹.2018年中国网络普及率将达90%[DB/OL].
[2]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周树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
[3]刘懿,郑彩花.网络传播与终身教育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0(3).
[4]谢维和.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吴岩.教育公平视角下初中阶段教育补习现状研究[J].教育研究,2014(8).
[6]石中英.关于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2014(10).
[7]江苏OEH开放实验室.21世纪数码校园与教育形态[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