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优选3篇)

时间:2011-02-09 04:20: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浅析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篇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地方台纪录片作为地方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地人文景观、社会问题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地方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本文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浅析地方台纪录片在传播地方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和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和意义。

地方台纪录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展现出地方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这些纪录片往往以当地的人文景观、民俗传统、历史遗迹等为主题,通过镜头展示出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文化氛围。例如,某地方台纪录片通过深入调研和采访,展现了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让观众了解到了这些手工艺背后的故事和价值。这样的纪录片不仅有助于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独特的地方画卷。

地方台纪录片还关注社会问题,通过镜头展示和讲述,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些纪录片往往选择当地的社会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真实的记录和讲述,呈现出问题的本质和严重性。例如,某地方台纪录片关注了当地的贫困问题,通过讲述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和他们面临的困境,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样的纪录片不仅提醒了人们社会问题的存在,也促使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改善。

地方台纪录片还关注弱势群体,通过镜头展示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困境,引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关怀。这些纪录片往往选择弱势群体的生活和成长为主题,通过真实的记录和讲述,展现出他们的坚韧和勇敢。例如,某地方台纪录片关注了残障人士的生活,通过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努力,展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纪录片不仅为弱势群体发声,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关注弱势群体的渠道。

总之,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关注上。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地方台传媒不仅展示了地方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也为社会进步和弱势群体发声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将会越发重要和有意义。

浅析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篇三

浅析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硕士艺术毕业论文怎么写,小编为你提供一篇浅析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的范文,作为您的参考,希望您喜欢!


摘 要:从大的趋势来看,中国影视业已经迎来了纪录片的春天,但地方台纪录片由于重理性思辨,轻人文关怀,绝大多数纪录片栏目出现尴尬的生存困境。如何摆脱困境,地方台纪录片必须树立全新的创作理念,关照这个时代人的基本思想,以平民的视角、平实的内容、平和的语言,让节目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彰显出来。要用最新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把“人文关怀”贯穿于节目生  产的全过程,要以观众为本,与之建立起平等对话与双向交流的关系。才能在纪录片中体现出“人文关怀”。

一、引 言

“人文关怀”是近些年媒体的热门话题。简单的理解,“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1]。

“电视纪录片作为文化含量最高的电视艺术形态,是外界了解一个社会、民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好途径和最佳方式”[2]。如何在纪录片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纪录片创作者任重道远的一个话题,可以肯定的是,“人文关怀”与电视纪录片的传播质量以及价值取向密切相关。2012年6月,随着央视九套纪录频道的开播,一大批体现“人文关怀”的纪录片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这为纪录片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提供了成功范例。作为地方台纪录片创作,节目创作的形式与理念正处于转型时期,而这种转型的困扰,如果从文化意蕴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节目“人文关怀”不够。作为地方台纪录片编导,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思维等因素,很容易陷入模式化、表象化,缺乏对主题的深度挖掘,流于仅仅对过去的文化符号作自我揣测和表面化解读。地方台纪录片创作者对历史与人文的视听表现,重理性思辨,轻人文关怀。这种传播形态与娱乐化、世俗化的观众审美趋向拉开距离。

天水电视台《人文天水》栏目开播于2003年,是甘肃地市级城市最早开办的纪录片栏目,也是天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打的一档精品栏目。九年来,《人文天水》栏目秉承纪实的原则,围绕天水的历史文化、人文胜迹、民俗风情等等,对天水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多手法的宣传。九年的文化坚守,使该栏目成为甘肃城市台最具影响力的人文类纪录片节目。

文化的坚守固然可贵,但市场的法则却不容跨越,2012年年初,坚守了九年的《人文天水》栏目退出了天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栏目出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人文天水》似乎习惯于宏大的叙事论理,却忽视了节目的故事性,节目没有体现人文类纪录片应有的“人文关怀”,在业界中影响比较大,但在观众中反响不够,一定程度上显得曲高和寡,作为地方台纪录片创作, “人文关怀”应该成为纪录片创作中必须加以考虑的原则,它应该贯穿于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包括从选题、采访到表现形式的选择。用“人文关怀”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用最为恰当的视听语言表现大众的心声,这既是对受众的尊重,也是地方台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地方台纪录片体现人文关怀的思考

目前,地方台纪录片栏目普遍面临生存的困境,那么,怎么样才能在同时满足讲述故事、普及人文历史知识、提高收视率等要求和前提的同时,让地方台纪录片体现对人物命运的关怀?本文将以天水电视台《人文天水》栏目为例,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彰显纪实风格,从纪录片的定位上体现“人文关怀”

应该说,节目形态的改变与创作理念是相辅相承的,地方台纪录片创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正本清源,让栏目真正回到纪录片的定位上来。“应尽快从纪录片创作初期的“教化与指导”转到“客观与再现”上来。要逐渐摆脱历史感过于沉重、思想过于深沉的片子,加入一些体验性的因素,不加任何修饰的把拍摄当中的一些场景记录下来”[3]。关照这个时代人的基本思想,以平民的视角、平实的内容、平和的语言、平易的播报方式,让节目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彰显出来。要用最新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把“人文关怀”贯穿于节目生产的全过程,要多一点全方位的视点,少一点封闭式的思维,着力表现地方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多重性。要充分借鉴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的风格,在节目文稿和镜头上着力彰显纪录片的要素, 2008年以来,《人文天水》栏目己做了有力的探索,其中获得甘肃广播影视奖一等奖的《寻找秦州窑》、《石佛灶糖》、《放马滩的故事》等节目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和栏目以往的节目相比,这些获奖节目摒弃了文学性的语言描述,割舍了对历史知识的单一性解读。而是根据选题特点恰如其分的运用了观众最能接受的纪录片语言,从风物、人物、文物入手,努力营造人文意境,潜移默化传播历史知识,在表现手法长注重了节目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适时地设置了悬念,实现了解说、画面、字幕、音乐、音效包括衔接过度的统一,这为《人文天水》栏目融入“人文关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从题材上,要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人文关怀”的事件和人物

从选题上来说,选题的分量、选题的影响力直接决定收视率。因此,人文类纪录片的选题要找准接近点,即要以天水为支点,辐射周边,从本土观众熟悉接近、真真切切的内容入手,身边的文化现象、村头的风俗故事、一段残墙、几块旧砖,让观众从熟悉到陌生,已知到未知,具体到抽象一步步了解节目内容,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

选题也要讲究艺术性。电视媒体从本体上而言是一种娱乐性媒体,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动形象和视听快感。因此《人文天水》节目的选题要有故事性、趣味性;前期在策划节目时,一定要考虑题材有无故事张力,能否撑起整期节目;在后期制作中,要注重讲述的生动性,注重制造悬念。在此过程中,把握节奏,张弛有度,并注意细节真实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检索和审视一番那些成功的媒体和栏目的话,就会发现,愈把贴近性重视并置于第一位,媒体的报道就会愈受受众的喜爱和好评。当然,对于文化栏目来说,也必须从贴近性这一视点出发,来选择那些为观众所关注的题材。只有贴近,贴近,更贴近,那些重要的、新鲜的、有趣的报道才会为人们所欢迎。要贴近,就需衡量选择哪些内容才会被观众从心理上、思想上、情趣上、时空上、地域上所瞩目、所必需。而选题的必要遴选,是地方台纪录片体现“人文关怀”内容要素。

天水,是华夏民族文化之源,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乡,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的所在地,是秦人、秦民族、秦文化的发祥地,是三国时代英雄们大显身手的古战场,也是有着八千年灿烂文化的大地湾遗址的所在地。这些本土文化的.独具优势和魅力,不仅为当地百姓所关注,也为全球华人和关心中国的人们所向往。因此我们在选题时,就紧紧抓住这些非常贴近观众文化需求的题材来构建节月。在具体的摄制操作中,我们不仅以这五大文化为依托,同时还把关注的视觉放到天水独具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等方面来。如在天水民族风情方面,可拍摄秦州的夹板舞、武山的羊皮鼓、秦安的蜡花舞;在天水民间文化方面,可拍摄秦州民歌、秦安小曲、张川花儿;在天水民间工艺方面,可拍摄草编、根雕、剪纸。以此出发,我们的节目不仅注入了平民意识和科学性、知识性,也因弘扬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具有了民族性和世界性。

(三)以人为本,充分凸显人文类纪录片的人文精神

人文电视节目体现了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最近几年理论界一直在强调电视节目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多年的创作实践证明:作为人文类纪录片形态呈现的《人文天水》栏目应该是艺术造型与真实纪录的结合体。不管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也不管是文化遗存、民俗风情,大多作品通过适当的艺术造型,通过加工提炼,浸润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来表现真实的纪录。从内容上看,任何节目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对人的关注,这就要求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展开报道,关心社会转型、改革、变动的文化道德合理性,以及给个体带来的生活、情感、心理的变化。从接受对象看,任何电视节目都是做给人看的,在电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观众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以观众为本,与之建立起平等对话与双向交流的关系。必须看到,强调人文节目的人文性,并不排斥历史理性,而是对历史理性的有益补充。通俗地讲,历史理性就是呼唤社会走历史必然的道路,从

传播效果的角度看,人文类电视节目不仅有利于化解因社会发展给弱势群体带来的物质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困苦,有利于不断完善人的道德理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且有利于我们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追寻到纪录片的人文内涵,文化意韵。

三、结 语

“人文关怀”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电视纪录片繁荣与发展,纪录片的表现形态更加健全,文化更加深厚,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观众对纪录片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地方台纪录片人只有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状况,体现节目的人文关怀精神,才能真正地赢得观众,才能走出面临的困境与尴尬,从而赢得观众、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甘丽华.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及反思[J].新闻界,2002(2).

[2]李杨.新世纪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研究[D].广西大学,2008.

[3]亢海玲.从符号学角度审视“主观与表现”记录片——以张以庆作品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5).

浅析地方台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