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推荐3篇)

时间:2019-08-09 05:48: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 篇一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篇论文将探讨合作学习模式的定义、原理和实施方法,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首先,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来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分享知识和经验,通过相互合作解决问题。这种互动和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合作学习模式的原理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通过社交互动和协作建构的,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在社交环境中进行。合作学习模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来建构知识。

实施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提前规划好学习任务和小组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力水平相当。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学习任务和规则。同时,教师还应该监督和评估学生的合作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竞赛或项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最后,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需要提前规划好学习任务和小组分组,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并监督和评估学生的合作过程。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全面素质。

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 篇二

合作学习模式在当今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篇论文将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来探讨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来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首先,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与同伴一起讨论问题、分享知识和经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些积极的情绪和心态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会倾听、尊重和信任他人,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社交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然而,合作学习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学生可能会出现自由魔怔的现象,即某些学生依赖其他学生完成任务,而自己不做任何贡献。这就需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设定明确的角色和责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中。其次,学生之间可能会出现合作冲突和不和谐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帮助学生解决冲突,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教师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其次,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和规则。同时,教师还应该监督和评估学生的合作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竞赛或项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在当今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然而,合作学习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为了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教师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并设计一些小组竞赛或项目。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全面素质。

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 篇三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尽管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需要我们深入地进行教学实践,并进行理论总结。我们希望避免简单化、形式化,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适用范围以及实施方法1。”基于这一理念,笔者近几年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出发进行了“自学、交流、共享、提高”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本文简要谈谈笔者的做法与体会。

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指导观点是: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决定的因素;教学的性质决定于教学的结构;教学过程必须而且可能优化;发展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培养自学数学能力

1.自学数学能力的内涵。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具有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②系统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③科学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遵循自学能力发展规律。①把学生的自学过程,分解为自学能力的释放、自学活动的进行、自学能力的评价三个阶段。②根据自学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进行培养。③按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整理、学会迁移、学会评价、学会总结、学会探索的六个层次的序列进行培养。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1.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组教材,实行单元教学。划分单元的前提是把知识结构与认知顺序统一起来,使知识系统出现,使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时由“厚”而变“薄”,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建立和认识上的飞跃。划分单元的原则有:①要与自学能力相适应,力求能将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②要与知识体系相适应,建立紧密的知识结构;③要与数学学科的特点相适应,有利于思维的训练。

2.在教学形式方面:变单一班级教学为“三结合”教学。灵活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三结合形式。

(三)教学中灵活掌握三个环节与四种课型

1.三个环节及其作用是:以“自学”为基础,“引导”为前提,“议论”为枢纽。学生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信息各种载体和交往中获取信息而内化的过程。议论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围绕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活动过程。相机引导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地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意向,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点方法,让学生自己会学、学会,促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有效地进行和健康的发展。

2.“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有四种基本课型。自学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课堂时间,学习课本,并可参阅有关资料,采取阅读、制作、观察、练习等手段进行独立钻研,伴以小组谈论,达到初步获取单元知识技能。交流讨论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围绕学习的课题发表意见,并对别人的发言和书上(包括参考书)的叙述作出评价。习题课: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编排一些题或题组,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引导下练习,师生评价性练习或指导学生小结本单元的解题方法技巧,锻炼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复习课:这不是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生把整体中的部分知识汇集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使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也不是只注重练习几个典型题目,而是让学生从知识总体上整理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在更大范围内建立思维结构和方法结构。

四种课型既有其独特的任务,又有其内在联系。自学课是学生集中获得输入信息和准备输出信息的阶段,交流谈论课使教学系统全部开放,各种信息及时得到反馈的阶段。习题课和复习课是自学课、交流讨论课的继续和延伸,是全面完成单元和整体教学任务的保证。四种课型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将他们有机地组合起来。

(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力图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状态,其外在特征是:和谐、热情、深刻、扎实。形成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内在因素是信赖、热爱、渴求、自信。

上述“外在特征”是从“内在因素”中迸发出的外部表现,这些外部表现又反过来激发和强化“内在因素”,被激发和强化了的“内在因素”又进一步促使外部表现更为强烈,这种连续不断的良好循环,往往使课堂教学出现高潮,它是“良好状态”取得巩固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但还不是决定因素,起决定因素的是科学的教育思想,它才是内 在因素的核心。

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与合作学习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与合作学习存在着以下关系:

(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有合作学习做法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的议论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围绕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活动过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交流讨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围绕学习的课题发表意见,并对别人的发言和书上(包括参考书)的叙述作出评价。从上述两点可以看到,“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的学生议论实际上就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彼此交流、探索、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的过程,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的“合作过程”不是严格意义的合作学习

我们不可否认“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存在有意识的合作学习过程,但是这种合作过程还不能称为作合作学习。这是因为:一是这种议论大部分时候不能做到全员的参与,每个小组中往往是一些“小权威”说了算,甚至有些教师有时为了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不得不利用一些“小权威”做自己的代言人;二是这种议论的管理是松散型的,每个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分工和必要的责任感,能否通过议论得出成果对参与议论的学生而言并不重要;三是这种议论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学生完全是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参与讨论;四是这种议论大部分是在教师直接干预下的议论,相比较而言学生的自主性有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有时并不能亲历学习的全过程。

(三)“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的“合作过程”可开发为一种合作学习模式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议论过程就其实质就是学生、师生之间彼此交流、探索、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的过程,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未能与有意地与合作学习相关思想和策略相结合,仍处在一种自发的合作状态。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将这一过程与合作学习联系起来,那么这种自发状态的合作过程便可以开发为一种很好的合作学习模式。笔者近年来的尝试正是基于这一想法,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三、“自学、交流、共享、提高”学习模式

笔者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业即参加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实验,并于1998年被评为南通市优秀实验教师,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基于以上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和合作学习关系的理解,笔者有意识地将合作学习的理念引进到“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来,并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将“议论”变为学生(师生)的自主交流和共享过程,将“引导”变为学生的自我总结与教师提炼相结合的提高过程,并兼顾大班教学的实际,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形成了现在正在尝试的“自学、交流、共享、提高”学习模式。这一学习模式主要由几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自学

1.目的:使每个同学对所学的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理解直至掌握。

2.方法:阅读课文,划出重点内容,学习课本例题,在自己觉得已经掌握所学内容后做课本习题和相关练习检测掌握程度(所学

内容应做适当整理,形成文字材料),练习做完后统一对照答案,自主纠正错误,验检自学效果。

3.要求:自学习时要能明确学习任务,具体地讲就是本节课有哪些新念、新性质、新题型、新方法、新规律。

(二)交流

1.由主讲人汇报学习情况,讲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作业中的疑点;

2.其他成员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提问并补充,如主讲人自己不明白的内容可请其他组员讲解,但讲完后自己必须复述一遍;

3.由记录员记录本小组学习的要点,以备集共享时进行汇报(准备专用笔记本进行连续记录);

4.小组共商集体共享汇报材料;

5.发言人在组内进行模拟汇报;

6.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有些问题不能形成共识,不允许进行激烈的争论,而应留在共享提高时提出来集体讨论。

7.监督员负责监控交流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共享

1.指派一个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必要时可到讲台上讲解、板书),每节课按各组序号轮流。有时也可跟据实际情况在一堂课安排几个小组分别就各个主题进行汇报;

2.其他小组的发言人进行质疑、补充,如无内容补充则必须表明本组成员学习情况于发言小组完全一致;

3.采用随机方式(摸标有组号的小球)请其它小组补充或纠正相关内容;(每个小组在一轮之中只有一只机会,若还有补充则须在第二轮进行。)

4.各小组的记录员记录其他小组与本组不同的内容(包括主讲人和补充小组的内容)

如学生的汇报有误或不够全面又没有小组能纠正或补充,教师应及时纠正和补充;

5.各小组的发言人回报结束后应再给其余同学一个机会,以便对在共享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想法进行汇报。

(四)提高

1.由学生对在共享阶段所汇报的学习情况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2.由教师跟据具体情况协助学生对合作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概括提炼。

四、“自学、交流、共享、提高”学习模式的实施

(一)自学

自学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获取、加工、理解知识的过程,是自主发现问题的过程。自学是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保障,是进一步交流的基础。“一个空洞的大脑是不能进行思考的”,同样一个空洞的大脑也是不能进行交流的,因此要充分认识自学的重要性。学生的自学尽管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因为自学习绝不是放任。因此,在自学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会学生读书;2.教会学生模仿;3.教会学生查阅资料;4.教会学生整理;5.教会学生提炼;6.教会学生记录。

(二)交流

交流是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再一次整理思维的过程;交流是听取他人意见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碰撞的过程;交流是质自己之疑,问自己之难,解自己之惑的过程;交流是在众多的思维碰撞中提高自己的过程。交流过程中教者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会学生表达;2.教会学生倾听;3.教会学生质疑;4.教会学生尊重;5.教会学生尽责;6.教会学生总结。

(三)共享

共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学习小组将学习成果向全班展示的过程;是对他人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成果进行不断修正、补充、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织者、引导者、鼓励者、促进者、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跟据课堂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发挥主导作用;2.交给学生权利;3.体验学生成功;4.捕捉思维火花

(四)提高

提高是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概括与提升,是教师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最后一道屏障;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提高过程中教者要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水到渠成;2.促进教学相长;坚持能力迁移3。

五、“自学、交流、共享、提高”学习模式反馈4

在合作学习开始阶段(大约两周时间)和开展合作学习一学期结束时,我用同样的问卷对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前测时是126人,后测时是125人,其间有一人转学。

通过对上述调查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合作学习正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着学生的学习。

(一)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提高;2.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3.学生的辨析能力有所增强;4.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改善。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1.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所增强;2.学生的成就感有所增强

(三)学困生的学习状况没有明显的改善,主要原因为:1.学困生的自学能力差,自学时不能获取最基本的知识;2.学生困生的表达能力差,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3.学困生的理解速度慢,在有限时间内不能接受相应的信息;4.学优生(小组长)的讲解缺乏方法和艺术,学困生在交流中除了接受现成的的结论外很难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四)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明显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笔者通过下表来说明合作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从上表的数据和分析中不难看出,在合作学习开展前,实验班三门学科与全校平均水平相比都有明显差距,在合作学习开展一学期后三门学科与全校平均水平相比均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数学成绩以经超出了全校平均水平。

通过计算相关系可以发现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相关性正在增强rr1=0.23, rr2=0.37 ,英语学科与数学学科的相关系数为rr1=0.59, rr2=0.43,从现象上看相关性有所降低,实际上笔者觉得相关性还是增强的,因为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难度太小,平均分竟然达到92分以上,使得第一学期的相关性好像高一点,如果排除了这一因素,笔者相信相关性一定是增强的。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合作学习已经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产生了积极影响,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合作学习的开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增强。

六、结论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表明,“自学、交流、共享、提高”合作学习模式是大班条件下的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对学优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合作学习在提高班级平均分方面效果明显,数学合作学习的开展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说合作学习是初中阶段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但是合作学习模式在现有条件下还不宜作为主要的学习模式,其主要原因是合作学习在改进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上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在大班模式下开展合作学习而不产生两极分化是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论文(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