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优质3篇】

时间:2015-06-02 09:29: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农产品加工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深入了解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报告将主要从行业规模、技术创新和市场前景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农产品加工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总产值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0%。特别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政策的推动下,农产品加工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粮食、水果、畜禽肉类、水产品等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这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技术创新是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农产品加工行业在生产工艺、设备改造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产品能够远销海外,保持新鲜度和品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突破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此外,农产品加工行业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行业竞争力。

最后,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加工行业以其绿色、健康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中国农村电商的兴起和农村电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农产品加工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农产品加工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并逐渐向高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

综上所述,农产品加工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市场前景广阔。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农产品加工行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二

随着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对农产品加工技术要求的提高,农产品加工行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深入了解该行业的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报告将主要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市场需求是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于农产品加工品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消费者中,对于绿色、有机和新鲜的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随着我国农村电商的兴起和农村电商扶贫政策的推动,农产品加工行业在电商渠道上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技术创新是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农产品加工行业在生产工艺、设备改造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产品能够远销海外,保持新鲜度和品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突破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此外,农产品加工行业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行业竞争力。

最后,国际竞争是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的一大挑战。随着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农产品加工行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国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进入我国市场,对国内企业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农产品加工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支持力度,为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三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措施,为实现“保增长”夯实基础。

近期,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带领市委农办、经济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深入到部分镇(办事处)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现场察看,听取部分镇(办事处)负责人、企业老板、市直相关部门领导的意见,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当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市坚持“优先发展工业”的理念,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围绕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截止底,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21家,从业人员7192人,资产总额24.7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4家,从业人员6413人。

实现加工产值35亿元,上交税金5515.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加工产值23.4亿元,上交税金3574.6万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成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经过近年来的调整和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已基本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食品、水果、木材、饮品、饲料、纺织、白酒等十大类农产品加工行业,其中粮食、油料、纺织、白酒、饮料5个行业发展速度较快。

,全市粮食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263家,创产值7.49亿元,占加工总产值的21.4%。

(二)培育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坚持引进与培育、改造与创新相结合,引进新上或改制发展了“蒙牛乳业”、“亚源乳业”、“新世纪食品”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竞争能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部分企业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全市共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宜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个。

(三)农产品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全市拥有“蒙牛”牛奶和冰淇淋、“凤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长坂坡”大蒜、“慈化菜”、“仙草”大米、“楚田”大米、“关公坊”系列白酒、“六粮国宴”、“三峡人家”苕酥、“仙人掌”茶等10多个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品牌所占份额达30%以上。

清平猪被纳入省级地方标准管理;凤凰山现代生态农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金水柑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两河镇“长坂坡”大蒜种植基地和王店镇柑桔种植基地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四)民间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日趋活跃。随着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民创业的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搭建创业平台,激发了部分有意投资者的热情,民间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日趋活跃。

(五)农业产业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产业化的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

龙头企业强化了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带动发展了一大批与龙头企业关联的板块基地,使基地真正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车间。仙草米业采用“订单农业”方式,在全市建起28万亩优质稻基地;天阳食品在王店村建立了5000亩的红薯基地;新世纪食品公司继续采取“包种子、包技术、包收购”的方式,通过提高朝藓蓟收购价格来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基地面积。

(六)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前景看好。去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攀大附强、借船出海”,转变经营策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改步伐,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提升产品加工档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前景看好。

新世纪食品投资1000万元新上一条生产线,可新增产能3000—5000吨,使公司生产规模达到3万吨以上,计划销售收入达到1.2亿以上。翔鹤食品计划分割肉猪18万头,比上年增加4万头,2万头生猪繁育基地即将投产,计划在宜昌、当阳建5家专卖店,开发终端市场。

金桥油脂投资1.2亿元,兴建占地200亩、仓储位达8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关公酒业万吨原酒生产项目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并开发了“关公典藏”、“关公家宴”、“中国红”等系列瓶装酒,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

澳利龙饮料和亚源乳业公司与太子奶集团合作,投资1100万元新上太子奶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亚源乳业在中部六省订货会上签订了6000万元的销售订单,是去年的20倍。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虽然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数量大,规模以上企业逐年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企业个体规模小,龙头企业少。

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4家,占加工企业总数的12.3%;共培育省级和宜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分别占加工企业总数和规模以上企业的5.6%、45.3%,作为龙头企业所应具备的引导生产的导向功能、加工增值的开

发功能、扶持基地的服务功能、联结农户的带动功能均不强。同时,因缺乏先进的发展理念,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类同,削弱了全市的整体竞争力,一出现市场不稳定,产品销路不畅,企业就面临着停产的危险。

,油菜籽收购价格从最初的2.8元/斤下降到1.6元/斤,因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造成油料加工企业严重亏损,大部分企业停产。

(二)从事农产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虽然我市部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改步伐,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有所改进,但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偏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整体上还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比重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少,产品档次低,进入中低端市场的较多,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的需求。

有的甚至还停步于传统的手工作坊和简单的机械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

(三)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我市虽然培育了“凤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等几个国家、省级农产品品牌,但因有些地方和企业经营者缺乏商标品牌意识,创牌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自主特色品牌,产品定位不突出,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

(四)企业与基地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就是要让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中的利润,帮助和带动农民增收。

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虽然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如新世纪食品采取“三包”方式发展朝鲜蓟基地、仙草米业和龙之泉采取“订单农业”方式分别发展优质稻和红薯基地等,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典型,但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缺乏稳定合理的有效机制,基地与企业没有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多数是农产品合同契约型,服务型、保护型不多,加上双方义务和权利不明确或无规范措施,单方面违约或毁约现象十分普遍。同时,我市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才刚刚起步,龙头企业建立的基地比较分散,并且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连

接,导致企业在短时间内收购足量的原料十分困难。

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