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案 篇一
标题:力的平衡与受力分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力的平衡的概念,能够分析力的平衡条件;
2.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能够应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力的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2. 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力的平衡条件;
2. 能够应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直尺、实验台等;
2. 教学课件: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等内容;
3. 教学案例:提供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进行受力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如如何将一张纸从桌子上拿起来,引发学生对力的平衡和受力分析的思考。
Step 1:力的平衡的概念与条件
1. 解释力的平衡的概念:当物体所受的所有力合成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感受力的平衡条件: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各个方向上的力,观察力的合成情况。
3. 引导学生总结出力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力的合力矩为零。
Step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1. 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力的合成是将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过程。
2. 通过实验和示意图,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应用。
Step 3:应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等,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力的平衡和受力分析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受力情况,确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力的平衡的概念和条件,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二物理教案 篇二
标题:电磁感应与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磁感应的概念,能够解释电磁感应的原理;
2. 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方式和应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电磁感应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
2. 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方式和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
2. 应用电磁感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线圈、磁铁、电源等;
2. 教学课件:包括电磁感应的原理、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方式等内容;
3. 实验指导书:提供一些与电磁感应相关的实验,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验现象,如将一个导体圈放置在磁场中,引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的思考。
Step 1:电磁感应的概念与原理
1. 解释电磁感应的概念: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2.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感受电磁感应的原理:将一个导体圈放置在磁场中,连接电流表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
3. 引导学生总结出电磁感应的原理: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动势。
Step 2: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方式和应用方法
1. 介绍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方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2. 通过实验和示意图,演示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方法,让学生理解定律的应用场景。
Step 3:应用电磁感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感应电动势的计算、电磁感应的应用等,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电磁感应定律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利用定律的表达方式和应用方法,分析问题,确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电磁感应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方式和应用方法,并能够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分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二物理教案 篇三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
(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3)理解等温变化的p—v图象与p—1/v图象的含义,增强运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
1、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经历探究等温变化规律的全过程,体验控制变量法以及实验中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切身感受物理现象,注重物理表象的形成;用心感悟科学探索的基本思路,形成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掌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p—v图象的物理意义。
难点: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
3、教具:
塑料管,乒乓球、热水,气球、透明玻璃缸、抽气机,u型管,注射器,压力计。
4、设计思路
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有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生活中也有热胀冷缩的概念,但对于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清楚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证精神。这节课首先通过做简单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和压强这几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后与学生一道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要点,接着师生一道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得出实验结论并深入讨论,最后简单应用等温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流程:(略)
6、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演示实验:变形的乒乓球在热水里恢复原状
乒乓球里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就随着增大,同时体积增大而恢复原状。由此知道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本章我们研究气体各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气体来说,压强、体积、温度与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高中阶段通常就用压强、体积、温度描述气体的状态,叫做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它的三个状态参量都不变时,我们就说气体处于某一确定的状态;当一个状态参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其他状态参量发生变化,我们就说气体发生了状态变化。这一章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
出示课题:第八章气体
师问:同时研究三个及三个以上物理量的关系,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呢?请举例说明。
生:控制变量法
比如要研究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质量和温度不变,再如要研究气体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质量和体积不变。
师:我们这节课首先研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变化关系。
我们把温度和质量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关系叫做等温变化。
高二物理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的磁场,理解磁感应强度、磁力线、磁通、磁导率、磁场强度磁导率等概念。
2、理解磁场的几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
4、培养学生关注细节,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概念。
2、电流的磁效应及安培定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
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利用课堂实验对磁体的磁场、通电导体的磁场进行演示、讲解。
学时安排
1、导入和实验演示20分钟。
2、奥斯特的故事引出电流的磁效应20分钟。
3、磁场的基本物理量30。
4、总结和习题练习10分钟。
课外作业
结合本节课知识,搜集生活中电流磁效应的具体实例并进行分享。
教学过程
任务引入:
1、初中咱们学过磁,大家回忆一下,磁体分几个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什么样的?
2、磁极之间不接触而会有作用力,他们之间通过什么发生作用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疑惑。
实验演示:
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分析:
在磁体或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使得磁极间没有接触却有相互作用力。试验中,小磁针在不同位置受到的作用力不同,说明不同的位置磁场的强弱不同。
基本概念:
1、磁体与磁极
某些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的性质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2、磁场与磁力线
磁体两端磁性的区域叫做磁极。
磁力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磁力线是互不交叉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由n极指向s级,在磁体内部由s极指向n极;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的n极指向;磁力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力线越密集,表示该处磁场越强,磁力线越稀疏,表示该处磁场越弱。
3、电流产生的磁场(由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故事引入)
通电直导体产生的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直导体,让伸直的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其余四指所环绕的方向就是磁力线的方向。
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力线方向(即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
磁场相关物理量
1、磁通
通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面积上的磁力线的总数,叫做通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用字母表示,单位为特斯拉(t)。
3、磁导率
磁导率是表示介质对磁场影响程度的一个物理量,=4π×10-7h/m。
把任一物质的磁导率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用表示,单位为安每米(a/m)。
磁场强度只与线圈中的电流及线圈的几何尺寸有关,而与媒介质的磁导率无关。
任务小结
1、回顾本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
2、通过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
课后作业
1、“磁力线始于n极,终于s极”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磁通”与“磁感应强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3、磁力线的特点有哪些?
高二物理教案 篇五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五、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六、热力学定律
1、第一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好感觉。内能变化等多少,热量做功不能少。
正负符号要准确,收入支出来理解。对内做功和吸热,内能增加皆正值;对外做功和放热,内能减少皆负值。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是不可逆,功转热和热转功,具有方向性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