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 篇一
在幼儿园教育中,保护幼儿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安全教育是教导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应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以下小班教案。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明白什么是陌生人,以及为什么不应该跟陌生人走。
2. 培养幼儿正确应对陌生人的能力,如寻求帮助、告知熟悉的大人等。
3. 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卡片,展示陌生人和熟悉的人的特征。
2.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电话、小包等。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卡片,向幼儿展示陌生人和熟悉的人的特征,让幼儿观察并辨认。
2. 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和熟悉的人的区别,帮助他们理解陌生人概念。
主体:
1.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幼儿在外面遇到陌生人的情境。教师扮演陌生人,幼儿扮演自己。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接近。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如果有陌生人过来说要带你去吃好吃的冰淇淋,你会怎么办?”或者“如果陌生人问你家的地址,你会怎么回答?”
3. 向幼儿解释为什么不应该跟陌生人走,例如陌生人可能会伤害他们,或者带他们去一个危险的地方。
4. 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寻求帮助。教师可以示范打电话给家长或者找到熟悉的大人请求帮助的方法。
5. 强调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要保持警惕,要学会辨别是否可以信任对方。
总结:
1. 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确认幼儿是否理解了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
2. 强调幼儿遇到陌生人时要及时寻求帮助,并告知熟悉的大人。
延伸活动:
1. 给幼儿分发小册子或绘本,让他们与家长一起阅读,进一步巩固对不跟陌生人走的理解。
2.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不跟陌生人走”的海报,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以上是我设计的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对陌生人的情况,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第二篇文章的教案设计。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 篇二
在幼儿园教育中,保护幼儿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安全教育是教导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应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以下小班教案。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明白什么是陌生人,以及为什么不应该跟陌生人走。
2. 培养幼儿正确应对陌生人的能力,如寻求帮助、告知熟悉的大人等。
3. 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卡片,展示陌生人和熟悉的人的特征。
2.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电话、小包等。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卡片,向幼儿展示陌生人和熟悉的人的特征,让幼儿观察并辨认。
2. 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和熟悉的人的区别,帮助他们理解陌生人概念。
主体:
1.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幼儿在外面遇到陌生人的情境。教师扮演陌生人,幼儿扮演自己。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接近。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如果有陌生人过来说要带你去吃好吃的冰淇淋,你会怎么办?”或者“如果陌生人问你家的地址,你会怎么回答?”
3. 向幼儿解释为什么不应该跟陌生人走,例如陌生人可能会伤害他们,或者带他们去一个危险的地方。
4. 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寻求帮助。教师可以示范打电话给家长或者找到熟悉的大人请求帮助的方法。
5. 强调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要保持警惕,要学会辨别是否可以信任对方。
总结:
1. 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确认幼儿是否理解了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
2. 强调幼儿遇到陌生人时要及时寻求帮助,并告知熟悉的大人。
延伸活动:
1. 给幼儿分发小册子或绘本,让他们与家长一起阅读,进一步巩固对不跟陌生人走的理解。
2.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不跟陌生人走”的海报,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通过以上的小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应对不跟陌生人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当受骗。
2、提高幼儿对陌生人的辨别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进行装扮用的头巾,手提包,安全帽、巧克力、玩具等。
2、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家长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景表演“陌生人来了”。
情景(一)
请一位家长装扮成陌生人,主动与妈妈不在身边的明明说话,告诉明明:“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在那边排队买东西,叫我过来带你去找她。”
情景(二)
请另一位家长装扮成外婆模样:“小朋友,还认得我吗?我是你们家的邻居,你妈妈突然有急事,让我把你带回家,晚上来我家接你回去。”
二、交流讨论,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1、明明遇到谁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
3、明明应该和陌生人去吗?
4、如果明明跟陌生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教师小结:遇到陌生人
时,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情景练习,能辨别陌生人
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接着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4、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
教师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骗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
如果小朋友一个人在家遇到有人敲门又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如果在家里不能随便开门让门外的人进来。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猴子和陌生人》
故事大意:一天,小猴子和妈妈去公园玩,小猴子特别高兴,一个陌生人走到它面前,说带它去买火车侠,小猴子就跟着陌生人走了。结果陌生人把小猴子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小猴子再也回不了家了,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2.组织幼儿讨论
(1)小猴子跟谁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
(3)它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呢?
(4)结果怎样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小结:陌生人里有一些是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境练习:学习一些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来,对某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XX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情境二:表演“不上陌生人的当”。
教师提示: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陌生人说带你去好玩的地方能不能去?
4.活动结束。提醒幼儿在外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单独活动,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信他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