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一
标题:大班幼儿歌唱活动教案: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与表达能力
引言:音乐是幼儿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歌唱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本教案旨在为大班幼儿设计一堂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歌唱活动,帮助他们享受音乐的乐趣,培养自信和表达能力。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
1. 音乐器材:音乐播放器、音乐CD、各种乐器。
2. 歌曲选择: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歌曲,旋律简单易学,歌词明快生动。
三、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首先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如跟着音乐节奏走动、拍手、拍腿等,让幼儿进入音乐的氛围。
2. 歌曲学唱:选择一首幼儿熟悉的歌曲,通过音乐播放器播放并示范唱歌动作和歌词。然后,逐句教唱,让幼儿跟着唱,并加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3. 乐器演奏: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铃鼓、手摇铃等,让幼儿在歌唱过程中参与演奏。
4. 小组表演:将大班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表演。可以鼓励幼儿自己编舞蹈动作,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集体合唱:结束活动前,让全班幼儿一起唱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歌曲,展示他们的集体合作能力。
四、活动评估:
1. 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和表达能力。
2. 老师记录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以便后续评估和进一步指导。
五、活动延伸:
1. 在日常活动中增加音乐元素,如在起床、吃饭、睡觉等时间播放适合的音乐。
2. 组织定期的歌唱表演,给幼儿提供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
结语:通过这样的歌唱活动,大班幼儿可以享受音乐的乐趣,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帮助老师们设计出更加丰富有趣的歌唱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二
标题:大班幼儿歌唱活动教案:培养幼儿情感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
引言:歌唱活动是大班幼儿发展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唱歌,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本教案旨在为大班幼儿设计一堂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歌唱活动,帮助他们发展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情绪调控和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音乐器材:音乐播放器、音乐CD、各种乐器。
2. 歌曲选择:选择旋律欢快、歌词表达简单的歌曲,以便幼儿更好地表达情感。
三、活动过程:
1. 情感引导:通过简短的故事、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歌曲学唱:选择一首富有情感表达的歌曲,通过音乐播放器播放并示范唱歌动作和歌词。然后,逐句教唱,让幼儿跟着唱,并加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3. 情感表达: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表达情感,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一首心情相符的歌曲,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演唱,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4. 小组合作:将大班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共同喜欢的歌曲,进行合作演唱。可以鼓励幼儿分工合作,设计舞蹈动作和合唱部分,培养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5. 集体表演:最后,让各小组在全班面前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团队合作成果。
四、活动评估: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老师记录每个幼儿的表现和进步,以便后续评估和进一步指导。
五、活动延伸:
1. 在日常活动中增加音乐元素,如在情感课堂、友谊活动等时间播放适合的音乐。
2. 组织定期的歌唱比赛或演出,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
结语:通过这样的歌唱活动,大班幼儿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帮助老师们设计出更加丰富有趣的歌唱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三
设计意图
《三只猴子》是一首诙谐幽默的儿童歌曲,旋律简单,歌词趣味,通俗易懂,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歌曲表现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三只猴子调皮可爱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自我,他们能从歌曲中找到自已生活中的影子,很容量引起情感共鸣。本次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顽皮的小猴子为音乐素材,让孩子们根据图谱有节奏地模仿小猴子跳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体会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和逐步学唱歌曲。同时教育孩子养成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资料,逐步学唱歌曲。
3、尝试用不一样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本事。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歌曲资料相关图片若干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今日教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齐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是唱谁的?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有几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之后怎样了?(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样啦?(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赶快下来别再跳)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帮忙幼儿清楚歌曲资料。幼儿每说一个资料,教师就唱出这部分歌词,直到播放的资料全部用图片表示出来。我们给这首歌取一个名字叫什么?
二﹑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小朋友们明白小猴在床上干什么?为什么猴子的头上会摔了一个包呢?怎样跳头上才不会起包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有节奏地跳,头上就不会摔包。
1、播放音乐一遍,幼儿站在原地,跟着节奏尝试跳。
2、刚才,我们是按自我的节奏随意跳,教师出示小卡片ⅹ,出示节奏︳ⅹⅹⅹⅹ︳要求幼儿按照每一句跳四下的方法跳一跳。配班教师给出前奏,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约定前奏不动,音乐起才开始跳。
3、幼儿三人一组,扮演三只猴子,手拉手跳节奏︳ⅹⅹⅹⅹ︳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
3、(这个节奏我们全会跳了,此刻更难了,我们换成这样)
更换节奏︳ⅹⅹⅹⅹⅹ︳观察XX这个一拍要跳两下,就要比前面的快一些,教师唱,幼儿用手拍出节奏。哪只小猴子想来试一试。(一人示范)愿意和他一齐跳的准备,幼儿三人一组跳出节奏︳ⅹⅹⅹⅹⅹ︳再次更改节奏型︳ⅹⅹⅹⅹⅹ︳谁会这样跳,请一名幼儿上前示范,再次出示︳ⅹⅹⅹⅹⅹ︳和︳ⅹⅹⅹⅹⅹ︳
4、分组练习。幼儿三人一组,自我编一个节奏,跟着音乐(三段)跳。教师每组进行指导。
5、分组练习后,教师把幼儿练习的节奏类型都放到了黑板上,进行团体练习。此时要求其他幼儿和教师一齐进行伴唱。
6、合作练习。
一句歌词有四拍,有三只猴子,每人跳一拍,还多出一拍怎样办?教师让孩子们商量出怎样分配跳拍子,得出最终一拍大家一齐跳,幼儿自我商量谁跳每一拍,幼儿团体三人一组跳节奏︳ⅹⅹⅹⅹ︳教师主请三只跳得好的幼儿上前示范跳︳ⅹⅹⅹⅹ︳教师再次挑选三名跳的最好的幼儿上前跳︳ⅹⅹⅹⅹⅹ︳
7、教师小结:小猴子要是向我们这样跳的话,头上必须不会摔包了,因为我们会按节奏跳,才会比小猴子跳的更安全,头上才不会摔包,我们一齐唱一唱。幼儿听音乐,和音乐一齐做动作唱。
三﹑听歌曲的第四段,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提问:孩子们,最终这三只猴子都到哪里去了呢?(医院)我们一齐来听一听。(播放第四段音乐)为什么小猴子都有去了医院了?(是头上摔包了)为什么会摔包了?(从床上摔下来)那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以后你别在床上跳了)对了,我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游戏能够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也能够像我们今日这样有节奏的跳。当然还能够和小伙伴们边唱边跳,这样必须会比小猴跳的安全,安全了我们才会开心。因为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们了,要学会保护自我。好了,小朋友,我们一齐去跳跳床上玩了,和大家说再见。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
2、发现身体部位能够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地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3、萌发喜欢打击类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能区分身体的主要器官并能发现身体部位能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活动难点】大胆用身体部位为音乐伴奏。
【活动准备】
1、乐器3件(圆舞板、响棒、铃鼓)
2、嘴巴、手、脚图片各一张及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律动,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日铃鼓乐器来跟你们做游戏,跟着铃鼓走走吧!(当铃鼓节奏快时,幼儿快些走,当铃鼓节奏慢时,幼儿慢些走)
二、认识乐器,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1、听声音猜乐器。
师:史教师还请来了其他的乐器宝宝,它们要跟小朋友玩个猜猜乐的游戏,一齐来猜猜它们是谁(出示圆舞板、响棒、铃鼓)
2、引导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让幼儿说说。(依次讲讲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三、引导幼儿发现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逐步认识身体乐器。
师:小朋友,不光我们的乐器你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身上一些地方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你试试看,能不能让它发出声音来。
幼儿尝试后并让幼儿说说自我身上哪个部位能发出声音,是怎样发出的如:嘴巴,当幼儿说出嘴巴的时候,教师出示图片,并让幼儿明白这是嘴巴乐器幼儿说说嘴巴除了小朋友说的一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弹舌头、用力抿嘴)。幼儿团体练习幼儿想到的方法。手:能够拍手,也能够拍其他的身体部位。脚:碰脚、跺脚等。
四、利用身体乐器给音乐伴奏。
1、分部位给音乐伴奏(嘴、手、脚)
2、游戏:看指令选身体乐器演奏
师:小朋友,此刻教师和你们来玩个游戏,教师那里的三张图做标记,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边看我的指挥,我指到哪种身体乐器,你们就用哪种身体乐器演奏。
3、演奏2—3边结束。
五、结束活动。
师:身体原先能发出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让我们一齐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开火车离开教室)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五
设计背景:
《鸭子上桥》是一首活泼欢快,伴有必须的情境的歌曲。第一段歌词琅琅上口,也较为浅显易懂,容易孩子们记忆,第二段歌词涉及到8至1的倒数问题;在旋律方面,歌曲中有间奏停顿和附点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该资料比较贴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经过歌唱活动,让幼儿愉悦身心,抒发自我的感情,体验一种变换歌词、玩唱歌曲的思维挑战与惊喜。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轻快的声音进行表演唱歌曲,在间奏和附点处借助游戏情境学习等待,体验等待的愉快。
2、借助多媒体理解并唱准歌词,在教师的动作提示下,唱出1~8的递增和递减,形象地感受数量递增和递减的关系。
3、享受简便愉快的游戏氛围,体验变换歌词、玩唱歌曲的惊喜。
活动重难点:
在间奏和附点处借助游戏情境学习等待,体验等待的愉快。
活动准备:
《鸭子上桥》课件、音乐磁带、钢琴、三座小桥、带幼儿体验走独木桥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这儿有什么?这是一座什么桥?过这座桥的时候你的心境会怎样样呢?今日有一群小鸭子也要来过河了,让我们一齐来听一听、看一看这群鸭子是怎样上桥的?”
[点评:经过提问,激起幼儿对走独木桥的心理情感经验的回忆,从而把这种情感体验迁移到鸭子的身上,初步感受前后鸭子上桥时不一样的心理特点。]
二、幼儿初步感知歌曲《鸭子上桥》的第一段歌词。
1、教师范唱第一段。(看多媒体)[点评:多媒体设计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爱,结合歌曲旋律能够帮忙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
师:“几只鸭子上桥了?”“第一、二只鸭子是怎样上桥的?第三、四只呢?为什么?”“最终几只鸭子是怎样上桥的?为什么?”那我们一齐来学一学。
[点评:经过提问和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帮忙幼儿理解鸭子上桥时的三种心态:害怕、得意、大胆放心;经过学一学,让幼儿大胆的创编不一样鸭子上桥的不一样动作,为有情感地演唱歌曲作铺垫。]
2、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师:“这是什么?”(羽毛)“这儿有一句音乐,小鸭子们在干什么呢?”帮忙幼儿想象用动作来表示停顿的含义。
[点评:经过弹和教师哼唱间奏让幼儿想象鸭子们得意、开心的表情和动作,理解停顿的含义,并借助游戏情境学习等待,让幼儿体验等待的愉快。]
“让我们一齐来学一学。”
3、幼儿练习歌唱第一段。(2遍)师:“小鸭子上桥真好玩,让我们一齐来唱一唱吧!”
师:“这又是什么?(鸭蛋)它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一齐听听,这两句有什么不一样?”
[点评:经过倾听两种不一样的节奏,结合“鸭蛋”形象地感知理解附点的唱法,简便的达成目标。]
三、幼儿理解并尝试演唱第二段歌词。
1、幼儿尝试用自我的语言演唱第二段歌词。
师:“八只鸭子在桥上,小桥晃得厉害,小鸭子都站不稳了,我们来表演一下吧!”(听间奏)[点评:经过对情境的延续,感受间奏的装饰音,并结合教师的语言提示,让幼儿大胆创编鸭子站不稳要摔交的动作,体验创编的乐趣。]
师:“小鸭子想下桥了,你们听着音乐试着来唱唱小鸭子下桥的事情,好吗?”幼儿自由编唱。
[点评:经过不直接出现第二段歌词,用伴奏和多媒体给予孩子探索的机会,创编歌词这一设计,强调孩子的自我学习和调整,以此调动孩子们的学习进取性,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欢乐的课堂、自主的课堂。]
2、幼儿倾听教师范唱第二段歌词,引进新的歌唱经验。
师:“小朋友唱得真不错。但我有一种和你们不一样的方法来唱小鸭子下桥的事情,想听吗?”
教师唱:“八只鸭子桥上走,对不对?走了一只桥上还剩几只鸭子?……”“我和你们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说出8到1的递减)[点评:经过提问,引导幼儿看桥上的鸭子数量的变化,感受1~8递增和递减的关系,顺利地掌握歌词,拓展幼儿思维,体验玩唱的乐趣。]
3、幼儿有节奏得朗诵歌词。
师:“让我们一齐用这种方法说说鸭子下桥的事情吧!”教师用动作提示8到1的递减。
4、幼儿学唱第二段歌曲。(2遍)“鸭子下桥真趣味,相信小朋友用歌声来表现会更好听!”
四、幼儿跟随音乐表演唱歌曲《鸭子上桥》。
1、幼儿听音乐学习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师:“此刻让我们听着音乐一齐来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鸭子上桥》。”
2、幼儿跟随音乐表演唱。(2遍)师:“那里也有三座小桥呢,让我们一齐来过桥吧!”提醒幼儿注意自我是第几只鸭子。
[点评:这一环节我让幼儿自由组合,每组8人进行表演,要求幼儿边唱边表现出各种鸭子的神态与动作,经过走独木桥,再次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用轻快的声音进行表演唱歌曲。]
五、结束活动。
“我们最终过桥了,高兴吗?让我们一齐到草地上去玩吧!”幼儿出活动室。
[点评: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把自我当成了小鸭子,教师经过语言描述、动作辅助、夸张的表情帮忙学习、体验歌唱活动的欢乐。最终以简便的游戏结束活动,让幼儿意犹未尽,激发幼儿以后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 篇六
一.设计意图:
节奏概念是模糊、抽象的,幼儿难以理解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尝试着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入手,将音乐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帮忙幼儿直接感知音乐的节奏,以此来提高这方面的本事。所以,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特点,找准节奏。
2.学习用生活化的乐器“鼓”和“鼓槌”进行演奏。
3.能看指挥、听音乐、看图谱演奏打击乐器。
重点:听音乐找准节奏。
难点:用乐器按节奏进行打击演奏。
三.活动准备:
1.生活化的“鼓”“鼓槌”每人一份
2.《军队进行曲》选段
3.图谱
四.活动过程:
(一)和音乐做游戏
1.听着音乐神气的走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刚刚的音乐好听吗我们用身体来和音乐做游戏吧!”
2.教师带领幼儿听着音乐做动作。
3.难点前置
(1)听音乐在dom的时候走动,在tak的时候立刻停住。
(2)幼儿熟悉音乐节奏后提升难度,加上转身。
(二)认识乐器及其演奏方法
师:“刚刚我们用身体和音乐做了游戏,除了身体还能用乐器来和音乐做游戏呢!来看看教师为你们准备的乐器,认识吗”
师:“它能够怎样玩请你们自我玩一玩”(幼儿自由的敲乐器)
1.认识dom音和tak音
师:“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和曲子里差不多的两个声音”
(1)幼儿边说教师边敲
小结:响一点的音和敲鼓面的声音差不多,轻一点的音和敲鼓槌的声音差不多。
师:“我们来给它们取个名字吧!”(dom)(tak)
2.分段学习乐曲《军队进行曲》选段。
3.合音乐完整演奏。
(三)分组分段演奏
1.将幼儿分为2~3组(或男女分组)。
第一组演奏第一段,第二组演奏第二段,最终一齐演奏第三段。
2.交换演奏。
(四)结束退场
师:“你们想不想学一学小士兵带上小鼓像神气的小士兵一样回教室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一看!”
五.特色体现:
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身边的物品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筷子、牛奶箱、泡沫箱等物品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我把这些工具拿来作为活动的素材,同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教师的动作和指挥,我采取了“单圈马蹄形”的演奏队形。难度上,为了让幼儿学会并掌握打击方法和节奏,我选择了图谱法,分段出示图谱让幼儿看图谱、看指挥逐步学习打击乐,引导幼儿拿着乐器和着音乐学习敲打出好听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