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案的编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案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对于初二上册的数学教案的编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案的编写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我们要仔细研读教学大纲,了解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然后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教案的设计。同时,要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推理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或讨论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再次,教案的编写要灵活多样,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提供不同难度的习题,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最后,教案的编写要注重评价和反思。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个人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教案的编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合理设计和精心编写教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的编写是非常关键的。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教案的编写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案的编写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数学是一门渐进性的学科,后续的知识点常常会建立在前面的知识点之上。因此,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内容,确保知识的前后衔接,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推理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或讨论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再次,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个人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可以通过期末考试、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通过使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总之,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教案的编写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只有合理设计和精心编写教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p151引例的意图
(1)、主要目的是用来引入极差概念的
(2)、可以说明极差在统计学家族的角色——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量
(3)、交待了求一组数据极差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引入问题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一些的反映极差的意义,可以画出温度折线图,这样极差之所以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就不言而喻了。
五、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
问题1 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 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合理即可。
六、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 ,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4、一组数据x 、x …x 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 +1、2x +1…,2x +1的极差是( )
a. 8 b.16 c.9 d.17
答案:1. 497、3850 2. 4 3. d 4.b
七、课后练习:
1、已知样本9.9、10.3、10.3、9.9、10.1,则样本极差是( )
a. 0.4 b.16 c.0.2 d.无法确定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14名学生的成绩与全组平均分的差是2、3、-5、10、12、8、2、-1、4、-10、-2、5、5、-5,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
a. 87 b. 83 c. 85 d无法确定
3、已知一组数据2.1、1.9、1.8、x、2.2的平均数为2,则极差是 。
4、若10个数的平均数是3,极差是4,则将这10个数都扩大10倍,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极差是 。
5、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划,为此统计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
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
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
将数据适当分组,做出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答案:1.a ; 2.d ; 3. 0.4 ; 4.30、40. 5(1)极差55分,从极差可以看出这个小组成员成绩优劣差距较大。(2)略
20.2.2 方差(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二. 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 = [( - ) +( - ) +…+( - )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 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三.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 教材p154例1的设计意图:
(1).例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五. 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例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 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 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 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六. 随堂练习:
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1 2 3 4 5
段巍 13 14 13 12 13
金志强 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七. 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 ,所以确定 去参加比赛。
3.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
的性能较好?
4. 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 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 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 >、乙;3. =1.5、s =0.975、 =1. 5、s =0.425,乙机床性能好
4. =10.9、s =0.02;
=10.9、s =0.008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教案 篇四
一、学习目标: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 点: 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 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 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 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a (3)(4x2y+2xy2)÷2xy.
2. 提问: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 总结法则
1.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___________,再把所得的商______
2. 本质: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______________
四、精讲精练
例:(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4)(-6a3b3+ 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 教科书 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第三十四学时:14.2.1 平方差公式
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 点: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 (2)998×1002
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a+b)(a-b)=a2-b2
第三十五学时:4.2.2. 完全平方公式(一)
一、学习目标: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难 点: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合作学习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
(1)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ⅱ.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2)(m+2)2=_______;
(3)(p-1)2=(p-1)(p-1)=________;(4)(m-2)2=________;
(5)(a+b)2=________;(6)(a-b)2=________.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的积的二倍的2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四、精讲精练
例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 (2)(y- )2 (3)(-a-b)2 (4)(b-a)2
例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022 (2)992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教案 篇五
第一单元?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一课时:爱在屋檐下
一、课前导学:
二、 呈现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1、知道家庭的特点。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现代家庭的主要类型。
2、辩证地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
3、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的父母,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
三、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家庭是由 、 或 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①
② ③
3、家庭的结构现在一般为 和 。此外还有 和
4、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的关系。
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一)预习交流展示:
(二)解疑释疑:
解答: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1、阅读课本p4两个关于家的故事,讲一讲家从不同侧面的理解的含义。(初步体会家庭的含义)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说一说家是什么?
2、如果你的家长没钱、没地位、甚至下岗,你会看不起他们吗?你是否会害怕把这样的父母介绍给你的同学认识?
3、你的家庭属于什么类型?你的家庭成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流程四:检测达标
连线题
主干家庭 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单亲家庭 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核心家庭 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 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
单选:
1、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a、与父母的关系 b、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c、与爷爷奶奶的关系 d、亲人关系
2、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 ( )
①主干家庭 ②单亲家庭 ③核心家庭 ④联合家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家的最主要特点是:……………………………………………………( )
a、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b、它与家庭有关
c、家人都有血缘关系 d、家中有亲人、有亲情
4、我们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是:………………………( )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互联网
5、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形式,下列不属于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的有:………………………( )
a、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b、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
c、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d、因工作和学习需要而组建的集体大家庭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第一单元?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二课时:我爱我家
一、 温故知新:
1、家庭是由 、 或 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①
② ③
3、家庭的结构现在一般为 和 。此外还有 和
4、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的关系。
二、 呈现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1、知道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2、 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
3、 培养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家庭在我们人生中的作用?(家庭的意义:)
2、我国法律和道德关于如何父母对待未成年自己是怎样规定的?
预习自我检测:
1、 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母爱和父爱是 的爱、 的爱, 的爱、 的爱。
3、学会 、 ,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一)预习交流展示:
(二)解疑释疑:
疑问:
解答: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1、回家和父母交谈,请父母讲一讲你小时候的有趣的故事,选择一则简单纪录在这里:
2、夸一夸你的父母,你的爸爸妈妈对家庭的无悔付出表现在很多方面,你能举两个例子来说一说吗?
3、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温馨的家,你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呢?请你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流程四:检测达标
( 一)自我检测:
单选:
1、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 )
a、母爱 b、父爱 c、师爱 d、友爱
2、父母对子爱的抚养教育是:……………………………………( )
①亲情的自然流露 ②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
③当今道德的要求 ④当今法律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家是我们:…………………………………………………………………( )
①情感的栖息地 ②物质生活的后盾 ③发泄不满的地方 ④发展的大本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怡从小被寄养在外婆家,父母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长大后,秀怡通过诉讼要求父母支付了教育、抚养费。这个案例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 )
a、亲情的自然流露 b、传统美德的彰显与发扬
c、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d、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
5、陶行知为让儿子弃虚务实,特写了一副对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他履行了( )
、抚养子女的义务 、教育子女的义务
、保护子女的义务 、扶助子女的义务
辨析题: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第一单元?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三课时:难报三春晖
一、温故知新:
1、家庭在我们人生中的作用?(家庭的意义:)
2、我国法律和道德关于如何父母对待未成年自己是怎样规定的?
二、 呈现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1、懂得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培养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3、树立家庭中的正确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三、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怎样孝敬父母?
预习自我检测:
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 、 、 。其中最重要的是 。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 ,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 、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 的义务,不仅要受到 ,还要受到
2、孝敬父母需要付出,即要付出 。我们可能付出 ,付出
付出 ,但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一)预习交流展示:
(二)解疑释疑:
疑问:
解答: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1、阅读课本p12-----p13小峰的故事,回答课本上的三个思考问题,并把答案写到课本空白处。
2、阅读课本p13---------p14及p14的相关链接内容,归纳出每个故事的主题,及对我们的启发,写到课本上。
3、阅读课本p14----p15所提供的六个情境,体会什么是孝,什么是不孝。
4、阅读课本p15的相关链接,体会出孝敬父母的不同层次,想一想,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
5、把你尽孝后的感受和你的同桌分享。
流程四:检测达标
(一)自我检测:
单选:
1、一成年儿子把有贪污嫌疑的父亲举报给检察院,他的行为是( )
a、不孝顺的表现 b、是为父亲好,是孝顺的表现
c、是合法但不合情的 d、是想断绝父子关系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父母在,不远游 b、母主内,儿闯外
c、子女一切顺从父母 d、子女应该回报父母
3、下列有关孝敬父母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是全人类的共同崇尚的美德
b、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c、孝敬父母,是最重要的是敬重量和爱戴父母
d、孝敬父母是成年子女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 )
阅读思考:
小磊的父母患有抑郁症,父亲踩黄包车,起早贪黑每个月也只有四五元的收入,家庭的贫困没有给小磊的成长带来阴影。他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并未影响成绩,在阳光助学行动的帮助下,小磊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
小磊的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找两句爱家,爱父母的名言写到这里: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一课时:严也是一种爱
一、温故知新: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怎样孝敬父母?
二、 呈现学习目标:
1. 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2. 明确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代沟;
3. 逆反心理的表现、分析及危害;
三、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收集一个关于代沟或者逆反心理的事例(可以是新闻,也可以是自己或朋友的例子)
基础知识填空题:
1、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 。
2、代沟的实质是反应在 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的差异。
3、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 。
4、代沟的具体表现为: ; ;
。
5、对于逆反心理要 。
6、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 ,在情绪冲动是要 。
流程二: 合作探究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要相信那个不可。
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两代人的分歧,使子女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反感,既产生逆反心理。
从子女的角度看,产生逆反心理往往由于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独立意识比小时候明显增强,有了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
3.正确看待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不能一概说是错,有的反抗不无道理。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落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难免有误区。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辨别分析:
(1)代沟的责任主要在父母。
(2)要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就是得理不让人,如果父母错了,也坚决不让步。
流程四:检测达标
1、对于“代沟”认识正确的是( )
①年龄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根本原因 ②其实质是反映在年龄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如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 ③代沟是最深最宽的沟,无法跨越的 ④差异产生美丽,彼此接纳越过代沟欣赏对方,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对于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
a、父母不能尊重子女的独立意识
b、子女观点片面、偏激,不能理解父母的关爱
c、青春期和更年期闹战争,什么道理也讲不清
d、父母和子女双方都有责任,缺乏平等沟通
3、“我妈妈一件事要说上七八遍”、“我妈妈每天要唠叨两句话:早上是‘好好读书’;晚上是‘饭吃好做作业去’。”对父母的唠叨,你认为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父母的唠叨是出于对我们的爱 b、我们已经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叮嘱与关照
c、父母爱唠叨是对我们的不信任 d、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苦心
4、在身心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烦恼,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就是一大烦恼。下面现象中,体现了两代之间的“代沟”的是( )
a、父亲喜欢下棋,我喜欢篮球
b、每天出门前妈妈总是没完没了地嘱咐,这让我心烦
c、父母对我期待太高,让我去实现他们的夙愿
d、父母只会工作、挣钱,不懂享受生活,对周杰伦、s.h.e、cs、街舞、nba一无所知
6、来自父母的心声——《孩子,我为什么会打你?》
在所有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你我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启发。
1.在某一次的单元测验中,可小聪的成绩只有50分。老师要求同学把卷子拿回去要家长签名并写上意见。第二天回到学校,小聪的老师问小聪为什么没有意见和签名,小聪用手指了指脸(红红的一巴掌)便说:“老师,家长的意见签在这里了。”
你想对文段中的孩子及其家长各说些什么?
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二课时:两代人的对话
一、温故知新:
1、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 。
2、代沟的实质是反应在 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的差异。
3、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 。
4、代沟的具体表现为: ; ;
二、 呈现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能够与父母架起沟通的桥梁。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2.如何架起沟通的桥梁?
三、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 我们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冲突,对此不能( )不能( ),但也不能( ),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 )。
2.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辨明是非,寻求结果的过程。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 )是前提,( )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 )沟通的结果是( )。
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借我一双慧眼——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
根据书上的两个观点“家不是说理的地方。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和“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对待”进行讨论。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p23页活动。这两种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流程四:检测达标
1.从主观上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 )
(1)青少年主观意识日益增,希望摆脱成人监护。(2)父母管教方法不当(3)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差距。(4)一些影视剧的不良影响。.
a.(1)(2) b.(1) c.(3)(4) d.(2)(3)(4)
2.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a.与父母冷静沟通,要求母亲尊重自己的隐私。
b.无条件接受父母管教,对母亲的做法不予计较。
c.与母亲激烈争吵,指责父母不对,不再搭理父母。
d.理解父母良苦用心。建议母亲用恰当的方式行使监护权
3. 在家庭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需要( )
a.讲清自己的理由,明辨是非曲直 b.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与父母商量。
c.坚持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目的 d.放弃自己的要求,躲开家长。
4. 下列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每天找一点时间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朋友。
b.每周至少与父母一起做一件事,边做事边交流。
c.自己做错事,不能让父母知道,以免父母生气。
d.与父母沟通效果不好时,不随随便便发脾气避免做出伤害父母的事。
5.父母,子女之间需要沟通,下在理解正确的是( )
(1)父母子女之间的彼此了解是相互沟通的前提。(2)尊重理解是彼此沟通的关键(3)沟通的有效方法骒换位思考。(4)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a.(1)(2) b.(1)(2)(3) c.(3)(4) d.(1)(2)(3)(4)
阅读思考:
小明已上七年级了,他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为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问他学习成绩了,有时,他从心中讨厌他的父母。总之,小明反感父母亲说的每一句话。
(1) 你认为小明的表现是什么心理?具体表现在哪里?
(2) 你认为小明应如何与父母沟通?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教案 篇六
我知我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重点与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教学准备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教学过程
[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一、“什么是家呢?”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
[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二、体验活动: “家”的遐想 /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三、“画”家
a 爸爸、妈妈、哥哥、小松
b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兰
c 爸爸、小刚
d 爸爸、妈妈、小浩、叔叔、婶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
——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四、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用的是精品;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不要参加。
d、……
五、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六、作业:介绍我家的好品质、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