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19-08-07 03:21: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最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方案

引言:

加法交换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告诉我们在进行加法运算时,交换加数的位置不会改变结果。在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应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本教案将介绍一种最新的探索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方案。

一、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描述加法交换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应用加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合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

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加法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地计算出给定的加法算式的结果。

2. 引入概念:

教师通过引入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并给出一些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两个加法算式,一个是3 + 4,另一个是4 + 3,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否相同。

3. 探索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加法算式的卡片,要求学生将卡片分成两组,每组包含两个相互交换位置的算式。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索,找出这些算式的规律,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的概念。

4. 实践应用:

要求学生通过应用加法交换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某班级有25名男学生和30名女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男女学生人数的总和,并观察交换男女学生人数的位置是否会改变总和。

5. 总结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讨论他们在探索活动和实践应用中的发现。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他们的思考。

6. 拓展练习: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加法交换律的知识。

三、评估:

通过学生的表现、参与度和练习题的答案,评估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程度。

四、延伸活动:

可以引入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并与加法交换律进行比较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结语:

通过本教学方案,学生将能够通过探索和实践,真正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概念。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最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教案 篇二

标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加法结合律教学方案

引言:

加法结合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告诉我们在进行多个加数相加时,可以任意改变加法的顺序而不会改变结果。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重要的课堂挑战。本教案将介绍一种最新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加法结合律教学方案。

一、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描述加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应用加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

通过一个趣味性的小游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加法算式,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地计算出结果。

2. 引入概念:

教师通过引入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并给出一些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三个加法算式,一个是2 + 3 + 4,另一个是(2 + 3) + 4,再一个是2 + (3 + 4),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三个算式的结果是否相同。

3. 探索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加法算式的卡片,要求学生将卡片组成一个加法算式,然后通过改变加法的顺序,观察结果是否相同。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应用加法结合律。

4. 实践应用:

要求学生通过应用加法结合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某班级有20名男学生和15名女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男女学生人数的总和,并观察改变加法的顺序是否会改变总和。

5. 创意展示:

鼓励学生以创意的方式展示加法结合律的应用。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海报、绘制一个漫画、制作一个小视频等,来展示他们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

6. 总结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讨论他们在探索活动和实践应用中的发现。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他们的创意展示。

三、评估:

通过学生的表现、参与度和创意展示的质量,评估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程度。

四、延伸活动:

引入其他数学概念,如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并与加法结合律进行比较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结语:

通过本教学方案,学生将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教案 篇三

1、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2、使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应用定律进行验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

由于学生对加法的计算已经比较熟悉,对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也有了感性认识,所以这节课就是要明确地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

由于学生对抽象概括定义、定律重视不够,又不习惯于用加法意义进行说理,因此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1.口算.

39+47 83+15 420+180

47+39 15+83 180+420

2.口答.

(1)小明栽了18棵杨树和14棵柳树,他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小敏做了25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多5朵。做黄花多少朵?

(3)赵强读一本书,已经读了46页,还有58页没读,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的计算方法,今天要在学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并且能应用它解答实际问题.(板书:加法的意义和运

算定律)

(1)例 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读题后,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学生独立解答:

137+357=494(千米)

加数加数和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千米。

提问:

①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②加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

③要合并的两个数指的是什么数?合并成的一个数指的是什么数?

引导学生明确:要求北京到济南铁路的长度,就要把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和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这两个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加法是求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要合并的两个数是137千米和357千米,合并成的一个数是494千米。

启发提问:加法的意义是什么?说说看。

引导学生概括出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教师板书加法的意义。

练一练

练习十一第1题,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教师强调要合并的两个数和合并成的一个数分别指的是什么数,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加法意义,并会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加法各部分名称。

提问:例1中的137和357在等式中叫什么数?(加数)它们相加得到的494叫什么数?(和)

教师板书。(写在例1算式的下面)

教师联系加法意义说明:相加的两个数也就是要合并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也就是合并的结果,叫做和.

反馈提问:你能根据加法的意义说明72+28=100这个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吗?

(3)加法中有关0的问题.

提问:

①我们例1做的加法,两个加数是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

②任何两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与加数比较会怎样?(相加的和会比原自然数大)

③0和一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会怎样呢?(0和自然数相加还得原来的自然数)

引导学生讨论:

0的加法可能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4)阅读课本第47页“加法的意义”。

根据加法的意义引出加法交换律。

提问:

(1)我们刚才计算例1时,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用137+357,根据加法的意义还可以怎么算?(还可用357十137)

(2)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可以得出:相加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也可说出这是两个相等的式子,写成137+357=357+137)

教师指出:我们不能只根据一个例子就得出结论,我们必须多参考几组不同的数目.

(3)出示18+17○17+18

350+150○150+350

274+100○100+274

873+127○127+873

提问:

①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里应填什么符号?

引导学生明确:每组算式里加数是一样的,和也一样,每组两个算式是相等关系,○里应填“=”.

②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明确:这几组算式的共同点是,两个数相加,其结果只与加数的大小有关,而与这两个加数的顺序无关.因此可以得出: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教师明确: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做加法交换律.

板书:“两个数……,它们的和不变.”

教师继续指出:上述几组算式说明,每组等式只能表示两个具体的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但不能表示任意整数.大家想一想,怎样用字母把加法交换律表示得既简单又清楚呢?

学生看书自学:第48页.

反馈提问:

什么叫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公式表示?过去在什么地方应用了这个定律?

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

a+b=b+a

引导学生小结出:过去学过的加法的验算方法既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加一遍.

教师指出: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可以进行加法验算,要会运用定律.

练一练

现在用你们学过的知识做第48页的“做一做”.

订正题时要说出根据,以进一步巩固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1)说一说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2)什么叫加法交换律?它的字母公式是什么?怎样应用加法交换律?

1.口答.(用加法意义说明算法)

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2.下面各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60+450=460+250

20+70+30=70+30+20 a+400=400+a

3.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5=55+42 (2)a+44=□+□

(3)38+35=□+38 (4)48+□=72+□

订正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定义、定律来加以说明.

练习十一第2~4题.

板书设计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例1 一列火车,从北京经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37+357=494(千米)

加数加数和

357+137=494(千米)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千米.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18+17 17+18

350+150 150+350

274+100 100+274

873+127 127+873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

a+b=b+a

学生能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了、加法的交换律并会用运算定律进行计计算。

最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

板书算式。

2、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3、得数相同的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成等式。

4、举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写一写。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等式,并追问: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核实是否相等。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发现规律。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可适当提示:用符号、文字、字母

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肯定。

7、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老师小结:

引出:加法交换律(板书)

8、小练习:填数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动脑,有了很多发现,大家真不简单。现在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看看会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

2、列式解答,利用题意追问算式含义,并相机加括号表示先算。还可能先算什么?说算式含义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成等式。

4、出示书上题目,说一说,算一算。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6、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举例。

7、教师小结,引出:加法结合律(板书)。如果用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加数,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8、小练习:填数。

1、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是运用在加法中的规律。师总结。

2、课后练习:

(1)下面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学生说一说,对第三道重点分析,引出加法运算律有作用。

(2)比较体会运算律的作用,知道凑整百。

(3)凑整百小练习。

最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教案 篇五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加法的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程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创设连贯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在生活情境下学习知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同样在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下进行,让学生根据笔记本上记录的三天行程的数据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发现规律。

因为本内容的学习是在刚刚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引导学生迁移运算定律学习经验是学好本内容的基本策略。教学中,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种运算顺序的意义,在比较运算意义和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得到等式,并请学生根据此等式的特点,举一些例子,对此类等式的特点展开讨论,然后初步小结得到加法结合律的内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

⊙复习导入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20+34=()+20

36+()=64+()

a+700=()+()

2.下面的算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230+270=300+200

(2)60+80+40=60+40+80

(3)48+d=d+48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知道了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运算定律呢?这些运算定律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加法的另一个重要运算定律

最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教案 篇六

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

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符号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

(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出示: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

教师板书:

(a+b)+c=a+(b+c)

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p28/做一做

p31/4、1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p31/3

加法的运算定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104+96+88

=192+96=200+88

=288(千米)=288(千米)

40+56=56+40(88+104)+96=88+(104+96)

┆(学生举例)(69+172)+28=69+(172+28)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155+(145+207)=(155+145)+207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b+a(a+b)+c=a+(b+c)

最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教案(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