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一
标题:《探索古诗之美——《静夜思》的欣赏与创作》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静夜思》,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2. 引导学生探索《静夜思》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教学重点:
1. 掌握《静夜思》的内容和意境。
2. 理解《静夜思》中的修辞手法。
3. 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教学难点:
1. 理解《静夜思》中的意境。
2.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1. 课文《静夜思》。
2. 课件、黑板、粉笔。
3. 学生的创作本。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静夜思》的内容和意境。
2. 师生共同欣赏《静夜思》的诗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
Step 2 探索课文
1. 分析《静夜思》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 通过讨论,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Step 3 创作活动
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夜晚时的感受和想法。
2. 鼓励学生运用《静夜思》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3. 学生进行创作,并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Step 4 总结与拓展
1. 提问学生对于《静夜思》的理解和创作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对于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篇二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二
标题:《明明就有规律——认识古诗的韵脚与韵律》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古诗的韵脚和韵律,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掌握常见的韵脚和韵律形式,并能够运用于创作中。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古诗的韵脚和韵律形式。
2.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1. 掌握常见的韵脚和韵律形式。
2.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1. 课文《静夜思》。
2. 课件、黑板、粉笔。
3. 学生的创作本。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古诗的韵脚和韵律的概念。
2. 师生共同欣赏一首带有韵脚和韵律的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
Step 2 认识韵脚和韵律
1. 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韵脚和韵律的概念。
2. 分析《静夜思》中的韵脚和韵律形式,让学生理解其中的规律和奥秘。
Step 3 运用于创作
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韵脚和韵律形式进行创作。
2. 学生进行创作,并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Step 4 总结与拓展
1. 提问学生对于韵脚和韵律的理解和创作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韵脚和韵律对于诗歌的美感和表现力的作用。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三
1、知识与技能:练习概括各段大意,归纳天鹅的几个特性。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会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读八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动优美的语言,反复品味,积累、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
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
天鹅的图片
自读感悟
1、由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笔下的天鹅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用笔画出来。
2、把握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串联起来就是 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介绍天鹅的科学小品,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天鹅在水中那优雅的姿态、妍美的形状、优美的歌声等特点,字里
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鸟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
3、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生思考:哪句话是中心句?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2)汇报:从侧面和正面反复强调天鹅的优雅妍美。出示幻灯片并指导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天鹅的优雅妍美
4、仿照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学第二段。
(1)自学要求:出声朗读,把你学到的知识写在书中相应的位置。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
(3)借助图片让学生感受天鹅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并指导朗读。
5、学习第三段
(1)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找出中心句、过渡句;从哪些词句看出天鹅酷爱自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学生汇报交流。
5、齐读最后一段。
(1)这段运用了什么手法?
(2)天鹅临终的歌唱具有什么意义?
同学们,你们觉得天鹅仅仅是一只鸟吗?更像什么?师生共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用格言总结: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板书:天鹅
优雅妍美
善航者
酷爱自由 托物言志
神奇歌手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四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细腻的心里活动的描写。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细腻的内心世界。
★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对《苦糖》这篇课文进行深入的学习,齐读课题。
2、检查词语
这篇课文有许多有意思的词语,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挨打陶醉触摸怔怔的发誓拈轻怕重屋梁一小撮
3、看图复习课文
(1)刚才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下面看看这幅图,想一想课文,说一说讲了什么?出示课件。展示第一幅图,注意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我搬来凳子还不够高,又取来几块砖头,打算抓糖吃。)。
(2)刚才同学们看得真细,动词用的真棒,再看看这幅图,说说讲了什么,注意表现人物的心情。
(做了贼的我心里十分恐惧,只能眼睁睁的等着挨打。而母亲并没有那样做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一脸的愧疚。)
二、深入学文
1、导语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过程,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错下去的呢?这还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的了解。
2、深入读文,感受作者的经历
(1)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感受作者的经历。(教师巡视。)
过渡:人犯错往往都会有一个原因,“我”又是受了什么诱惑呢?读读那一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偷糖的原因
课件出示:“一天,家里大人不在,我把弟妹哄出去玩,自己留在屋里。我的血一下子热了起来,那罐里的东西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滋味,叫做“甜”。要是那白色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噜一转,那神奇的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的流体。
(1)那个词能看出我是对偷糖蓄谋已久的?”
①哄:生活中你哄过别人吗?那什么时候哄人,又是用什么方式哄的?(用好东西或甜言蜜语哄他们)举个用甜言蜜语哄人的例子说说。(看那这张小嘴就跟抹了蜂蜜似的,就是为实现自己的阴谋诡计。
过渡:自己蓄谋已久的偷糖大计,终于要实现了,心里真是美呀!读一读那一句。想想哪个词给你的印象最深?
②一下子:教师装作不经意间语文书一下子掉到了地上?不好意思老师太大意了,让同学们受惊了,说说你刚才的感受?那你会用怎样的语速读“一下子”?
③陶醉:见过喝醉醉酒的人吗?谁能表演一下?既然喝醉了下次为什么还要喝呢?有些人没喝酒也会“醉”,你见过吗?为什么会这样?文中的“我”又醉在哪里呢?指名读这一句。
过渡:现在满脑子都是对这种奇妙的“甜”的幻想。可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呢?指名读下一句。哪个词表现了我对白糖的贪恋。
④爬:你们爬过什么?有什么感受?要使出全身力气,稍微一放松就会?而此时爬在舌尖上的是?那糖仿佛稍不用力吸吮就会(逃跑似的),而作者他会赶快?刚刚还是有些微凉的晶体转眼就变成了……(温柔的暖流)。那滋味来的是那么突然,又是那么真切。
现在你会怎样读这一句。
齐读这一段。
过渡:看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字一个词的品啊,想啊,读啊,那些文字就跃然纸上了。就用这种方法读读下一句,看看在那神奇的味道驱使下作者做了什么?
4、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初次偷糖小心谨慎
(1)自读第三段,画出表现动作的词语?
(2)汇报。
①哪些词能体现我努力想得到糖?(垫、爬)
②哪个词看出了我对糖的渴望?
触摸:说明“我”有些小心翼翼的,但又忍不住不摸。生活中什么物品我们会用触摸的方式来感知它?为什么?(这些东西往往比较贵重或者容易损伤)那你会怎么读这个词?作者把这个东西称之为什么?(神物)
过渡:一种大家眼中普普通通的食品怎么就成了“我”眼中的神物呢?其实不单单是“我”,他们一家都把它是若珍宝。
5、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糖的珍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家里人对糖的态度?
汇报:令家里人如此看重的白糖是哪里来的呢?这说明什么?爸爸怎么说?妈妈呢?为什么这样做?(留着过节给大家享用,也怕馋嘴的我们偷吃。
一家子都这么看重这普通的白糖,这和当时的生活条件是息息相关的。
(2)课件出示当时的状况
解说:
当时人们的生活十分贫困,穿的衣服都特别单调,颜色也无非是清一色的灰、黑、蓝,好像全中国人民就那么几件衣服。吃的呢是白开水就贴饼子,碰上灾年连贴饼子也成问题。住的是低矮的土平房,茅草房,夏天又闷又热,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刺骨的寒风使劲往屋里灌,睡睡觉都能冻醒。路就更不用说了,一下雨路面十分泥泞,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通行,只能靠双脚艰难的跋涉。
可想而知白糖这种稀罕物在大人的眼中有多珍贵,亏惯了嘴的孩子对它更是像着了魔。
于是我终于忍不住……
(“当我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之时,他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6、回到第三自然段继续分析
你体会到了什么?
缩:我们的手会在碰到什么东西时缩回来?速度会?我们的心会在什么时候一缩呢?文中的我又为什么一缩呢?
拈:随老师一起做动作(轻轻拈起一支笔,动作要慢。)你感受到了什么?怎么读?
一小撮:数量少,为什么弄那么少?(那是家里人留着过端午节的,自己也懂得)你怎么读这个词?
舔了:做一个伸出舌头去舔的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糖的数量怎样?你打算怎么读?假如是你做了一件愧对家人的事情,心里满怀愧疚,你会怎么读?
指名朗读。
过渡:虽然有些恐惧,有些顾忌,但那实实在在的甜还是无法抗拒的。在如此的诱惑下他还会一错再错吗?
7、自读第四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词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1)“我”意识到自己错了吗?从哪可以看出?
发誓:我为什么发誓?我信守诺言了吗?为什么?因为那是我从没尝过的甜?我抵抗不了!于是?(我抓了一大把,满满塞了一嘴。)这里那个词给你印象最深?
出示:①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②我抓了一大把,满满塞了一嘴。
对比这两句话说说你的发现?在数量变化的背后潜藏的是一个人复杂矛盾的心理。你有什么发现?(刚才还顾忌重重,不敢任意妄为,可是一尝到甜头,欲望就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泻千里,再也无法遏制。)现在你会怎么读这一句?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五
1.掌握一类生字9个,二类生字12个,并在准确书写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写好、写快、写规范的目的。
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或成语的意义。联系生活,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多媒体、生字卡
:三课时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出示关于马的幻灯片,并由此提出问题。欣赏了这些关于马的精彩图片,结合平日你对马的了解,能说一说你眼中的马吗?可以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概括一下你心目中马的形象或特点吗?那么,课文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马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吧!
(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分别画出9个一类字和12个二类字。
(二)检查一、二类生字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齐读。
2.学生领读课后词语。
(三)学习一类字。
1.学习生字。
畜先查田字旁再查5画 上下结构
ch 字义:禽兽,有时专指家养的兽类。
组词:六畜(文中)、畜牲、家畜、幼畜、畜力
x 字义:饲养组词:畜产、畜牧业
素s 先查绞丝旁再查4画 上下结构
字义:本色,白色;本来的;蔬菜类的食品(对荤菜说);平素,向来;古代指洁白的生绢。
文中突出了马的朴实、朴素。
组词:素丝、色素、毒素、因素、素菜、素来、素质、平素、素食、素日、素不相识、尺素
扎先查扌旁再查1画左右结构
zhā 字义:刺;驻扎;钻;基础牢固。
组词:扎针、扎花、扎营、扎猛子、扎实、扎根、扎扎实实
zh 字义:勉强支持组词:挣扎
zā 字义:捆,缠束;把儿,捆儿。
组词:扎辫子、扎腿、一扎线
纵 zng 先查纟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字义:放;放任,不加拘束;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连词,即使;竖,直,南北的方向,跟横相反;〈方〉起皱纹。
组词:纵虎归山、纵目四望、纵情歌唱、纵马、纵横驰骋、纵横交错、纵队、纵线
演 yǎn 先查氵旁再查11画
字义:把技艺当众表现出来;根据一件事理推广、发挥;演习,依照一定程式练习;不断变化。
组词:演剧、演说、演义、演绎、演变、演进、眼花、演武、表演、演员、演出、演奏、演唱
堂 tng 先查小字头再查8画 上下结构
字义:正房,高大的屋子;专供某种用途的房屋;过去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组词:堂屋、礼堂、令堂、殿堂、课堂、堂堂正正、大堂、过堂、堂兄弟、堂姐妹、堂皇、冠冕堂皇、富丽堂皇、相貌堂堂
创 先查刂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chung 字义:开始,开始做。
组词:创办、创造、首创、创举、原创、创业
chuāng字义:伤。组词:创伤、刀创、予以重创
忠 zhōng 先查心字底再查4画上下结构
字义:赤诚无私,诚心尽力。
组词:忠诚、忠厚、忠贞不渝、忠实
弦 xin 先查弓字旁再查5画左右结构
字义:弓箭上发箭的绳状物;月亮半圆;数学名词;乐器上发声的线;钟表等的发条。
组词:上弦、下弦、三弦、离弦、弦乐、弦切角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畜、素、演(注意不要少写演字中由上的一横)、创(注意人下的横折勾、竖弯钩的写法)的字形。
作业:
1.熟读课文。
2.查找关于马的资料。
:熟读文章,感悟文章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马》,让我们跟着作者,深入到文中去读、去感、去想,看看他眼中的马又是怎样的呢?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按部分讲读。
1.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指名读,指导读,齐读,讲读。
(2)生活中,你还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人与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2.第二部分(3自然段)
小组学习,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向全班汇报,内容以马的诗、马的歌、马的传说为主。
3.第三部分(4自然段)
以读为主,注意读出歌颂、赞扬的语气。
1.书写生字。
2.预习下一课。
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1、读一读。
2、写一写。
3、写一写六畜。
4、填词语游戏。
5、联系生活。
6、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课外拓展。
阅读课外有关动物的文章。
例:冯骥才《珍珠鸟》;老舍《猫》、《麻雀》等。
省略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六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为什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懂得母爱的伟大。
3、对比老舍的《猫》,体会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为什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母鸡。(出示母鸡图片)母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说说它给你留下过什么样的印象。
在老舍笔下这又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学习课文前,老师先来检查下你们预习的情况,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全班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听课文朗读录音,找出作者对母鸡两种不同的情感态度。
3、学生汇报。(我一向很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生齐读这两句话,请你们根据这两句话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指生答)
5、会学习的学生会思考,会思考的学生会提问。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感悟“讨厌母鸡”的段落
1、请大家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
(1)学生汇报,随机出示句子,边汇报边指导朗读。
(2)理解词语:没完没了、如怨如诉。
2、师问:它真的是一只令所有人都感到()的母鸡?生(讨厌)
(1)指生读。(指导朗读出讨厌的语气)
(2)齐读。
3、母鸡一开始“令人讨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作者后来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研读“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的段落
1、作者为什么后来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
2、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在课文的第4—10自然段列举了很多具体事例,请以同桌为单位,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一: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负责?
(1)课件提示“挺着”。
引导理解:“它总是挺着脖儿”,这个样子看上去好像是在告诉所有的人什么。
(2)课件提示“警戒”。
①母鸡如何警戒,找出表示母鸡动作的词语。(做动作)
②想象母鸡咕咕地警告什么?(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汇报交流二: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慈爱?
(1)想象母鸡“咕咕地紧叫”,那你觉得它在叫什么呢?
(2)引导理解:它为什么要先啄一啄?为什么又放下了呢?
5、汇报交流三: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勇敢?
(1)根据“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指导理解:为什么大公鸡会怕它?
(2)“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理解:“顶”是什么意思?它发出那么大的声音难道不怕黄鼠狼发现,首先就把它吃掉吗?
6、汇报交流四:哪些句子体现了母鸡的辛苦?
(1)“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理解:“多少次”到底是多少次?母鸡一天要教鸡雏这么多次,它累不累?但是它怕累吗?
(2)课件出示:比较“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和“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哪句更好?为什么?(前一句更好,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仅喜爱它,还带着对它的崇敬。)
7、“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是有了一群小鸡雏的母鸡所有品质的最好浓缩。你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赞美母鸡吗?他还在赞美谁?(赞美母亲)
8、总结:对呀,所有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都能无怨无悔、默默付出,你能说说你的妈妈为你做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事吗?
9、让我们带着对母鸡的喜爱,和对妈妈点点滴滴爱的感受,再次齐读第7自然段。
三、比较《猫》与《母鸡》的异同
1、《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情感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写《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2、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
明确:
(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
(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3)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4)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儿”,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教学板书]
14、母鸡
讨厌—母鸡—不敢讨厌
无病呻吟勇敢、负责
欺软怕硬慈爱、辛苦
拼命炫耀伟大
《母鸡》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对比《猫》的写作手法。
教学中,我还抓住重点句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从“讨厌”到“不敢讨厌”,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学习,理解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然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明白为什么用“不敢”,让学生理解因为母鸡的辛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