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经典6篇)

时间:2012-09-01 07:29: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 篇一

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 篇一

在这个教案中,我将介绍一种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和用途。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加深对这两种容器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活动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陶罐和铁罐的性质和功能。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陶罐和铁罐相关的问题。

活动准备:

1. 陶罐和铁罐各一只。

2. 不同种类的液体,如水、油、酒等。

3. 不同种类的物体,如石头、木头、纸张等。

4. 实验器材,如测量杯、漏斗等。

活动步骤:

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陶罐和铁罐的外观特点和材质。

2. 让学生猜测陶罐和铁罐的用途,并讨论他们的答案。

3. 将不同种类的液体倒入陶罐和铁罐中,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两种容器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4. 将不同种类的物体放入陶罐和铁罐中,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两种容器的强度和耐磨性。

5.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让他们回答与陶罐和铁罐相关的问题。

6. 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陶罐和铁罐相关的问题。

7. 结束活动,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认识。他们将学会比较和分析两种容器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功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 篇二

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 篇二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一个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和用途。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将亲自体验陶罐和铁罐的功能和性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活动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陶罐和铁罐的性质和功能。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陶罐和铁罐相关的问题。

活动准备:

1. 陶罐和铁罐各一只。

2. 不同种类的液体,如水、油、酒等。

3. 不同种类的物体,如石头、木头、纸张等。

4. 实验器材,如测量杯、漏斗等。

活动步骤:

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陶罐和铁罐的外观特点和材质。

2. 让学生猜测陶罐和铁罐的用途,并讨论他们的答案。

3. 将不同种类的液体倒入陶罐和铁罐中,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两种容器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4. 将不同种类的物体放入陶罐和铁罐中,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两种容器的强度和耐磨性。

5.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让他们回答与陶罐和铁罐相关的问题。

6. 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陶罐和铁罐相关的问题。

7. 结束活动,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认识。他们将学会比较和分析两种容器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功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 篇三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三)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先由学生回忆故事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板块: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道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学生自由读10至17自然段,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而铁罐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四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块: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 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来,请全班同学起立,和你的同桌握个手,一边握后,一边说:“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 篇四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教材第七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1、 认识六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涵的道理。

其中,教学重点是能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寓意。

熟悉了教材,把握了教学重难点,我有了这样的设计理念: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制作课件辅助教学,“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四、对话交流,领悟道理

五、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六、总结全篇,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刺激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上课开始,我就播放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课件,并配以课文的范读,让学生对本文的故事情节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这样,既为全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师生谈谈刚才观看课件的感受,对陶罐和铁罐特点形成共识,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这样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小声读),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课文,听后评一评,教一教对方,也可以同桌开展朗读比赛来检查读的情况。

这“评”与“教”,“比”与“赛”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为了教别人而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能力。同时,检查了生字和课文的朗读。

3、 再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学生读后交流,明确:介绍了两件事:

(1)铁罐看不起陶罐。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1、通过初读,明白了本文讲的事情是铁罐看不起陶罐以及他们各自的命运,那么铁罐是怎样看不起陶罐的?他们各自的命运又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我就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明确分工:小组长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记录小组学习的结果;“报告员”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检察员”检查小组成员学习的情况。这样组内成员都能“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尽所能”。让他们在组内充分读书,重点讨论这两个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小组的讨论,给予引导和点拨。

这样,组内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小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

2、讨论后,分组汇报结果,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或纠正,老师相机引导、归纳或组织评价。

例如,在汇报1)铁罐是怎样看不起陶罐时,学生可能会抓住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以及写他俩神态的词语来说,这时,我就在他们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应用什么语气读好对话,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出铁罐的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要读出轻蔑的神气;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要读出铁罐的恼怒;“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要读出铁罐的怒不可遏。而陶罐始终是谦虚和自尊的,如:“不敢,铁罐兄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2)各自的命运:

学生可能会抓住课文第15小节:“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要指导学生读出人们惊讶、兴奋的语气。

而铁罐的命运则体现在第17小节,即最后一句:“它,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早已无踪无影了。”

第四环节:对话交流,领悟道理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空旁处。

这种边读边作批注的方式是落实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有效形式。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这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2、把自己的感受在全班交流,也可以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珍视他们独特的见解和体验,允许提出不同意见,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的倾听者和对话者,与学生同悲同乐。

这样,在对话的场景中,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1、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写一写。

2、分角色朗读课文,分组表演课本剧。

第六环节: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紧急仅仅以本为本,是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所以,有必要依托教材,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因此,总结全文后,我又布置学生课下收集寓言故事,开个交流会。

这样,又把学生从阅读教学的小课堂引向了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19、陶 罐 和 铁 罐

谦 虚 傲 慢

↓ 许多年后 ↓

光洁如新 无踪无影

板书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交流的情况和老师引导的情况完成的。抓住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感悟,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可谓“一石三鸟”。

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与课前预设的完全一样,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只有把握学情,教服务于学,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 篇五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我想从以下几点进行本节课的说课。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陶罐和铁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根据课标要求,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为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下面我就依据这五步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得以落实: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这样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小声读),读时注意: 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评一评,教一教对方。

( 这“评”与“教”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为了教别人而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能力。同时,检查了生字和课文的朗读。)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陶罐和铁罐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四人小组讨论,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小组的讨论,给予引导和点拨。这样,组内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小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

(1) 我想对陶罐说:

(2) 我想对铁罐说:

(3) 我想对自己说:

(评: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9、 陶罐和铁罐

谦虚 傲慢

↓ 许多年后 ↓

光洁如新 无踪无影

板书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交流的情况和老师引导的情况完成的。抓住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感悟,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可谓“一石三鸟”。

以上是本人对这节课的初步的教学思路,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与课前预设的完全一样,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只有把握学情,教服务于学,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 篇六

《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能够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把学生的发展做为课堂追求的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1、懂得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2、不要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假如你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他们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

第二板块: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1---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首先使学生了解“这9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而后抓住重点词“奚落”进行挖掘,“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让学生找一找、划一划,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下来,课件两次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道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抓住重点句子(1、2)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抓住最后一段,知道铁罐并不刑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②、“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第四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块: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评: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来,请全班同学起立,和你的同桌握个手,一边握后,一边说:“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附:板书

19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

朴素

美观

不复存在

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