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 篇一
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一篇美文赏析的好素材。通过学习赤壁赋,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一篇关于赤壁赋的教案,希望能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这篇文学作品。
教学目标:
1. 了解赤壁赋的作者、写作背景和创作动机。
2. 理解赤壁赋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3. 学习赤壁赋中的名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教学步骤:
1. 导入:向学生简要介绍赤壁赋的背景和作者苏轼。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这篇作品的好奇心。
2. 阅读赤壁赋:让学生分组阅读赤壁赋,然后展开讨论。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赤壁赋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3. 名句解读:选取赤壁赋中的几个经典名句,解读其含义和表达方式。让学生逐句理解,并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4. 创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赤壁赋的意境和写作技巧,进行创作练习。可以让他们写一篇类似的赋文,或者选择其中一句进行发散式写作。
5.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和提高。
教学辅助材料:
1. 赤壁赋文本:准备足够数量的赤壁赋文本,以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2. 名句解读:提供赤壁赋中的几个名句,注明其含义和表达方式。
3. 创作练习:提供一些创作练习的题目,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创作。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价其对赤壁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看是否能够体现赤壁赋的意境和写作技巧。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赤壁赋,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赤壁赋教案 篇二
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而闻名于世。通过学习赤壁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下面是一篇关于赤壁赋的教案,希望能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这篇经典之作。
教学目标:
1. 了解赤壁赋的写作背景和创作动机,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2. 掌握赤壁赋的主题和艺术特点,能够分析赋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学习赤壁赋中的名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向学生简要介绍赤壁赋的背景和作者苏轼,引起学生对这篇作品的兴趣。
2. 阅读赤壁赋:让学生阅读赤壁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赋文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3. 名句解读:选取赤壁赋中的几个经典名句,解读其含义和表达方式。让学生逐句理解,并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4. 修辞手法分析:让学生分析赤壁赋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理解其在赋文中的作用和效果。
5. 创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赤壁赋的意境和写作技巧,进行创作练习。可以让他们写一篇类似的赋文,或者选择其中一句进行发散式写作。
6.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和提高。
教学辅助材料:
1. 赤壁赋文本:准备足够数量的赤壁赋文本,以供学生阅读和讨论。
2. 名句解读:提供赤壁赋中的几个名句,注明其含义和表达方式。
3. 创作练习:提供一些创作练习的题目,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创作。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价其对赤壁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看是否能够体现赤壁赋的意境和写作技巧。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赤壁赋,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赤壁赋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征,鉴赏音韵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3.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和鉴赏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
在日本的千叶,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这样两个字:虫二。许多人到此不解其意,后郭沫若作了妙解,他说这两个字应分别加上两个边框,读为“风月无边”,是盛赞此地之美的。
而我们今天要鉴赏的《赤壁赋》,就是借咏无边风月而抒怀的。文章的作者是苏轼。
二、展示赏析重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三、教师范读课文
目标:订正字、词的读音
关注作者感情的变化
四、师生共同解读赏析(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琢磨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清本文的线索。
·解读赏析(重点:第一、三、四段)
第一段: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逐层设疑: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
写得真美!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正是这美景激发了作者的心旷神怡之情。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再来欣赏一遍。(全体女生读)
·知人论世
以第二段(过渡段)为契机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重点是政治上的坎坷遭遇,为三、四段的情理理解作必要的铺垫。
第三段:情
·歌声和箫声引发了悲情悲意。悲什么呢?悲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齐读、体会
·学生自己看书思考、分类
·相互借鉴、争辩、质疑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
无枝可依
情英雄安在悲
人生无常
第四段:理(在诵读中理解、品味语言)
·他怎样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呢?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理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这样深奥的道理,远隔千年的描述,今天我们读来并不感到晦涩难懂,为什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补充《定风波》帮助理解。
·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
·学生畅谈感受、认知,教师明确:
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
苏轼借此抒怀,有无并不重要。
教师强调: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总评苏轼:展现其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五、赏析构思选材技巧
重点: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明确: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如下图: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教师强调: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今天我们重读此篇佳作,无论是作者的文学才华,还是他的人格品质,都让我们感到: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六、研究性学习
比较阅读;
苏轼《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记承天寺夜游》
参考篇目: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赤壁赋教案 篇四
一、 教学目的:
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 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余秋雨 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2、 题解
A、关于苏轼
“三苏 ” 苏询 苏轼 苏辙
“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苏辛” 苏轼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欧阳修 曾巩
“苏黄米蔡”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B、苏轼文章的特点
变幻无穷,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像力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C、关于“赋”
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如杜牧《阿房宫赋》
3、 赏析
⑴ 朗诵
正音,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⑵ 学习第一段
这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⒈划出写景的句字,形成一个整体画面
清风徐来 白露 遗世独立
乐
游(赤壁) 月出
水波不兴 水光 羽化登仙
画意 诗情
⒉景物特点
澄清、幽美
⑵ 学习第二段
这段描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⒈ 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⒈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品 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 学习第三段
⑴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写客的问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甚悲伤
⑵客是如何阐发当是的情怀的?
触景伤情,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3、 学习第四段
⑴本段主要写什么?
本段感情变为喜悦,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⑵作者如何阐述?
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一眨眼就要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存的,应该轻物质重精神,执着于自己不朽的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⑶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学生讨论)
4、 学习第五段
⑴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⑵呼应开头,“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舟出东山”
⑶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第三课时
1、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2山川相繆
3冯虚御风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下江陵
②、歌窈窕之章:
③、顺流而东也: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形容词作名词
击空明兮溯流光
3、名词作状语
东望武昌
4、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5、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
6、渺沧海之一粟
三、文言句式(从文中找出并翻译)
1判断句
故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寄蜉蝣于天地,
相与枕藉乎舟中
托遗响于悲风。
(4)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
(5)主谓倒装句:渺渺兮予怀
(6)省略句:举酒属客 (省略主语)
(7)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四、虚词“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根据所在句子的语气可分为:表疑问语气、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乎:吗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根据句意可翻译为“在、对、比、对于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于)
(三)用在句中的表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赤壁赋教案 篇五
【知识与能力目标
】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把握词类活用;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感悟语言运用上骈散结合的妙处,能够全文背诵;
4、学会懂得与自然、与他人、与文字等多种交流方式,释放胸怀,提高自身修养。
【重点难点】
1、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
一、课前准备
1.正音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冯píng虚御风 愀qiǎo然
窈yǎo窕tiǎo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旌旗jīng
舳zhú舻lú 横槊shu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尊 蜉fú蝣
2.对照注释,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通“缭”)
3.知识了解
学生参看《成才之路》“资料园地”
二、诵读文章,整体感知
1、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2、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1)月下泛舟乐
二、(2~3)吊古伤今悲
三、(4~5)阐述哲理乐
四、精读1——2段,背诵、积累、感悟、体会。
三、研习文本
1
、第一段
①自由诵读第一段,本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讨论
明确: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分组讨论第一段所写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并给第一段文字所描写的画面起个名字。
讨论
明确:《赤壁夜游图》,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③小组研究背诵策略
指导层次理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用虚实相济之法,先实后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
2
、第二段
①第一段写的是“乐”,第二段写的是“悲”,那么是什么东西促使这一情感转化的呢?
明确:客人悲凉的箫声
②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之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讨论
明确:
写箫声:苏轼借助夸张、想象、比喻,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把洞箫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渲染箫声的悲凉。
③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箫声起,悲意生。从开篇至此处,情绪变化正是由欢乐转为悲哀。
④本段对歌声和箫声的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讨论
明确:承上启下。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⑤小组探讨背诵策略。
指导: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层次理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精读3—5段,背诵、积累、感悟、体会。
1
.第三段
①诵读本段,客的这一段话很富于感染力,能真切地打动读者,说一说为什么达到这种效果?
讨论
明确:景:悲凉苍茫
情:悲观失望
理:人生短暂
语言:骈散结合,感染力强
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几句这方面的诗句吗?
A、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D、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③这一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④各组背诵,探讨背诵策略。
指导: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层次理路。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这是主要的一问,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2
、第四段
①苏子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是怎样一步一步导出来的?
明确:水与月的特点→水与月的启示→启示后的做法。
②你怎样理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明确;逝者如斯——
未尝往
盈虚者如彼——
未消长
变——
不变
一瞬——
无尽
不要抱怨,让人生变得充实有意义
③各组研究背诵策略。
指导要点
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层次理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况吾与子”。
3
.第五段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这样写暗示什么?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指导要点
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
二、全文鉴赏
1
.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板书设计
赤壁赋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理解文中体现出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体会课文情、景、理交融的特点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讨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人称他的这幅作品是“天下第一行书”,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祭侄文稿》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我们今天要接触的这位文学大家苏东坡他一样是一位大书法家,他的《寒食帖》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今天我们就要回溯到千年之前,回溯到黄州赤壁的那一个月夜,去走近这位宋代的大文豪。
二、“赋”的知识。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他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这个赋就是最早的“骚体赋”。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汉代也是“赋”这一问题最兴盛的时期,这时的赋多用于歌功颂德,排比铺张因此被称为“大赋”,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二京赋》。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由于这种歌功颂德的作品出现久了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因此就出现了抒情小赋如三国是曹植的《洛神赋》。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骈赋、律赋,其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并且讲究声律、江淹的《别赋》、向秀《思旧赋》就是其中的代表。赋发展到唐代,在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于是“文赋”出现了。
文赋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运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就是一篇
文赋。
三、作者了解。
在前面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明确了要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应该结合作者的生命体验。
那么关于苏东坡的生平大家都知道哪些?
明确:苏轼生於宋仁宗景佑三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苏轼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然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以诗文讪谤新政的罪名被拘捕,押至汴京后关在御史狱中,至十二月底方结案出狱贬往黄州。因汉代的御史府树上多乌鸦,御史府又称“乌台”,故人们把苏轼的这场文字狱称为“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著艰苦的生活。苏轼对苦难幷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著坚定、沉著、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幷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四、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
《赤壁赋》便创作于苏东坡被贬到黄州的这一段时间里。黄州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这个赤壁很显然也不是孙刘大败曹操的地方,叫赤壁的地方全国有很多,我们福州永泰也有一个。而文中的赤壁是黄州的一处名胜,只是苏轼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了。
“情景理”相交融是苏东坡文章的一大特点。本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本文一共五段,哪些是写景?哪些是抒情?哪些是阐明道理的呢?
明确:第一段抒情,二、三段抒情,第四段明理,第五段也是抒情。
因为出游,因此在山水之间感叹到人的渺小,也因此发现在时间面前,人又是多么的无力,于是发出了天地间万物“变”与“不变”的感叹,这便是《赤壁赋》行文的脉络。
2、课文分析。
诵读第一段。
让学生按句疏通课文,老师重点点评。
提问:第一段中苏轼写了什么?
明确: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景美人喜,飘然欲仙。
提问:应该说赋的特点在这一段中最能够得以表现,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说明一下。
明确:对偶“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押韵“an”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芙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展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诵读第二段。
让学生按句疏通课文,老师重点点评。
提问:第二段中苏轼写了什么?
明确:主人与客人触景生情,放歌吹箫,由乐转哀。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知识。
学生齐读《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饮酒吟诗,欣赏朦胧而美丽的夜景,并由此抒发了心灵的快感:羽化而登仙。正当苏轼快乐的敲着船舷哼着歌的时候,犹可人吹箫应和,箫声的悲凉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文章的气氛陡然从欢快转向悲凉。
二、课文分析。
诵读第三段。
在解读中穿插文言知识的讲解。
提问:为什么客人的箫声如此悲凉?苏轼正襟危坐的问客人,何为其然也?客人有没有正面的回答?
明确:没有。
提问:客人对这个问题从何说起?
明确:曹操。
客人用了两个反问句,①曹孟德之诗(带过《短歌行》中心);②曹操受困之地(回顾赤壁之战的历史)。接着客人继续描述了战场得胜的曹操,他气势如虹(“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风采照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气势之大,风貌之胜,把曹操不可一世的骄纵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之后,最后说了一句“而今安在哉?”不论是作为文学家的曹操,还是驰骋疆场的军事家,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如今却还是灰飞烟灭了,一样被“大浪淘尽”。枭雄尚且如此,而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明确:“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小人物就更加卑微了。
于是客人就悲哀起自己人生的短暂,羡慕起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再于是,客人就有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但是,这个理想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客人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讲到这里,大家就知道箫声之所以悲凉的原因了。
讨论:客人为什么会在游览中突然感受到这种人生的沉重,生命的短暂?
明确:1、生命是一道无解的命题,从来就没有人知道自己生前如何,死后又如何,所以在生命面前,无论伟人还是平民都是一样的平等、一样的无知。所以,在一个人类穷尽数百代人的时间仍无法解答的一个关乎自身的命题面前,人们通常会感到自己的无力,于是陷入悲哀。2、自然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人类出于自然,最后也将归于自然,在出而未归的这一段时间里,自然就成为人们寄托心灵、放松心情的所在。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人们看到屹立千年不动的高山,看到奔流千年不息的河流,在这种广阔深邃的景象面前,不自觉地就会进行自身与自然的对比,就想大家在海边看海的感受一样,一比之下,悬殊立现。一个人怎么比得过自然呢?于是就有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样的感慨。
诵读第四段。
在解读中穿插文言知识的讲解。
对于客人的“一哀一羡”苏子是怎样表态的?苏轼有没有一上来就表态呢?
明确:没有。
苏轼和客人一样,用问句来回答——“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他问客人了解水和月吗?
提问:苏东坡对水和月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明确:“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苏子借眼前的水和月发端,然后从水的奔流、月的盈虚中看出:从变的方面来看,世界何曾有一分一秒的静止?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不变的方面来看,江水依然、明月犹在。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变的只是现象,本质是不变的。于是,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苏东坡借山水为喻,我们还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就个人生命现象而言,生老病死,固然有限;但就大我生命本体而言,可以借子子孙孙永无尽期。而立功立德,犹可使生命永垂不朽。这样看来,犹有什么好羡慕长江的无穷的呢?
在接下来,从这种变与不变的哲理中,苏轼从人生转向自然。
天地万物都有主宰,假如不属于我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我们也拿不走。指出了真正的豁达之士,对于世俗的一切要有全舍全弃的容量。
提问:那么什么东西才是我们的呢?
明确:“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自然界的声音与色彩才是我们赏心悦目,颐养性情的无穷宝藏。
这就是苏东坡对客人回答“一哀一羡”的看法。在苏东坡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就会明白,客人人生渺小的思想其实也是苏轼思想中一直盘桓不去的阴影,“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对于封建社会中的文人们来说,当他们政治上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人生短暂的苦闷与迷惘。在“乌台诗案”中的苏轼也一样。这最后的说理,一方面替客人排解忧愁,另一方面表现了他的豁达的宇宙观与人生观。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轼一贬再贬,仕途坎坷,却还能佳作倍出成为有宋一代最光辉的文学家的原因了。
最后“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转悲为喜,重新把酒言欢,在小船中睡着了。全文一气呵成,“情”“景”“理”和谐交融。
三、总结。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苏轼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材。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以后历代翻刻不绝。苏轼还以和蔼或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