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教案 篇一
引言:
二次根式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代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教案将介绍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二次根式的定义:
二次根式是指以根号为运算符的代数式,其中根号下的被开方数可以为任意实数。常见的二次根式形式有√a、√(a+b)和√(a-b),其中a、b为非负实数。
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1. 二次根式的值是非负实数或零,即√a ≥ 0,其中a ≥ 0。
2. 二次根式的值满足加法、减法和乘法的封闭性,即对任意非负实数a、b,有√(a+b)、√(a-b)和√(ab)仍然是二次根式。
3. 二次根式的值可以通过化简和运算得到,如合并同类项、配方等。
三、二次根式的求解方法:
1. 化简二次根式: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以将根号下的被开方数进行化简,如将√(a+b)化简为√a+√b。
2. 分离二次根式:对于含有多个二次根式的表达式,可以尝试将其分解为多个独立的二次根式相加或相乘。
3. 消去二次根式:通过平方等式、配方法等运算,可以将二次根式消去,从而得到简化的表达式。
四、例题演练:
1. 计算 √9 + √16 的值。
解答: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以将√9和√16分别化简为3和4,所以√9 + √16 = 3 + 4 = 7。
2. 计算 √(5+2√3) + √(5-2√3) 的值。
解答: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以将√(5+2√3)和√(5-2√3)分别化简为√3 + √2和√3 - √2,所以√(5+2√3) + √(5-2√3) = (√3 + √2) + (√3 - √2) = 2√3。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和实践,进一步巩固和应用这一知识点,提高数学能力。
二次根式教案 篇二
引言:
二次根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代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教案将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并提高解题能力。
一、二次根式的定义:
二次根式是指以根号为运算符的代数式,其中根号下的被开方数可以为任意实数。常见的二次根式形式有√a、√(a+b)和√(a-b),其中a、b为非负实数。
二、二次根式的性质:
1. 二次根式的值是非负实数或零,即√a ≥ 0,其中a ≥ 0。
2. 二次根式的值满足加法、减法和乘法的封闭性,即对任意非负实数a、b,有√(a+b)、√(a-b)和√(ab)仍然是二次根式。
3. 二次根式的值可以通过化简和运算得到,如合并同类项、配方等。
三、二次根式的求解方法:
1. 化简二次根式: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以将根号下的被开方数进行化简,如将√(a+b)化简为√a+√b。
2. 分离二次根式:对于含有多个二次根式的表达式,可以尝试将其分解为多个独立的二次根式相加或相乘。
3. 消去二次根式:通过平方等式、配方法等运算,可以将二次根式消去,从而得到简化的表达式。
四、例题演练:
1. 计算 √9 + √16 的值。
解答: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以将√9和√16分别化简为3和4,所以√9 + √16 = 3 + 4 = 7。
2. 计算 √(5+2√3) + √(5-2√3) 的值。
解答: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以将√(5+2√3)和√(5-2√3)分别化简为√3 + √2和√3 - √2,所以√(5+2√3) + √(5-2√3) = (√3 + √2) + (√3 - √2) = 2√3。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和实践,进一步巩固和应用这一知识点,提高数学能力。
二次根式教案 篇三
【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求根号内字母范围,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在合作探索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 学习重难点 】
1、重点: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 学习内容 】课本第2— 3页
【 学习流程 】
一、 课前准备(预习学案见附件1)
学生在家中认真阅读理解课本中相关内容的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预习学案。
二、 课堂教学
(一)合作学习阶段。
教师出示课堂教学目标及引导材料,各学习小组结合本节课学习目标,根据课堂引导材料中得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交流、总结,并记录合作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组内各成员根据课堂引导材料的要求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认真完成课堂引导材料。教师在巡视中观察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并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
(二)集体讲授阶段。(15分钟左右)
1. 各小组推选代表依次对课堂引导材料中的问题进行解答,不足的本组成员可以补充。
2. 教师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
3. 各小组提出本组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并请其他小组帮助解答,解答不了的由教师进行解答。
(三)当堂检测阶段
为了及时了解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对本节课进行及时的巩固,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测试完试卷上交。
(注:合作学习阶段与集体讲授阶段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次序或交叉进行)
三、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见附件2)
教师发放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的针对性作业,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所学。
四、板书设计
课题:二次根式(1)
二次根式概念 例题 例题
二次根式性质
二次根式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出自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在研究最简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乘除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进一步完善二次根式的化简。本小节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教材从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使学生感到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探索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并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提高我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外,通过本小节学习为后面学生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打下了铺垫。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知识的延续和创新,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讨论、交流、建构中,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协作交流,全班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少部分学生有困难,基础差、自学能力差,因此要提供赏识性评价教学策略,给予个别关照、心理暗示以及适当的精神激励,克服自卑心理,让他们逐步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明确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学文本的基础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倡导新的学习观,让他们完成二次根式加减知识研究。教师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共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开放的、面向实际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并根据活动中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大胆阐述并讨论观点,说明所获讨论的有效性,并对推论进行评价。从而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良好氛围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化简二次根式,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法;通过加减运算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类比整式加减法运算体验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的过程;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入数学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
合并被开放数相同的同类二次根式,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难点:
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关键问题 :
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教学方法:.
1. 引导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采用“问题—探索—发现”的研究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归纳结论,掌握规律。
2. 类比法:由实际问题导入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类比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尝试训练法:通过学生尝试,教师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点拨指导,实现全优的教育效果。
二次根式教案 篇五
]相关文章:
1.同类二次根式教学视频
2.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3.整式的加减教案
4.诫子书教案
5.题西林壁教案
6.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
7.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8.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9.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
10.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二次根式教案 篇六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
2.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知道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 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为后面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打基础.
教材先设置了三个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结果都可以表示成二次根式的形式,它们都表示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引出二次根式的定义. 再通过例1讨论了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的定义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体会研究二次根式是实际的需要.
(2)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 教学目标解析
(1)学生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2)学生能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知道二次根式本身是一个非负数,会求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二次根式的定义,应侧重让学生理解 “ 的双重非负性,”即被开方数 ≥0是非负数, 的算术平方根 ≥0也是非负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回忆在实数一章所学习的有关平方根的意义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要求,从而让学生得出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并运用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这一条件进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判断.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你能用带有根号的的式子填空吗?
(1)面积为3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面积为S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
(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 倍,面积为130?,则它的宽为______.
(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t(单位:s)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单位:)满足关系 h =5t?,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 t ,则t= _____.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上述问题,用算术平方根表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填空过程中初步感知二次根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问题2 上面得到的式子 , , 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式的意义,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都表示一个非负数(包括字母或式子表示的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设计意图】为概括二次根式的概念作铺垫.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问题3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吗?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由此给出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追问:在二次根式的概念中,为什么要强调“a≥0”?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知道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解.
3.辨析概念,应用巩固
例1 当 时怎样的实数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巩固学生对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理解.
例2 当 是怎样的实数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呢?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追问.
【设计意图】在辨析中,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理解.
问题4 你能比较 与0的大小吗?
师生活动:通过分 和 这两种情况的讨论,比较 与0的大小,引导学生得出 ≥0的结论,强化学生对二次根式本身为非负数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4.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练习1 完成教科书第3页的练习.
练习2 当x 是什么实数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设计意图】 辨析二次根式的概念,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设计意图】设计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思维.
5.总结反思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一类新的式子?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二次根式的值的范围是什么?
(3)二次根式与算术平方根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共同总结,互相取长补短,再一次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掌握解题方法.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16.1第1,3,5, 7,10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 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设计意图】考查对二次根式概念的了解,要特别注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2. 当 时,二次根式 无意义.
【设计意图】考查二次根式无意义的.条件,即被开方数小于0,要注意审题.
3.当 时,二次根式 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 .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的灵活运用.
4.对于 ,小红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 出的取值范围是 ≥ .小慧认为还应考虑分母不为0的情况.你认为小慧的想法正确吗?试求出 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考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和一个式子的分母不能为0,解题时需要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