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雨巷教案设计(推荐5篇)

时间:2016-01-05 04:32: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语文雨巷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探究《雨巷》中的意境描写

教学目标:

1. 了解《雨巷》的背景和作者杨牧的创作意图。

2. 分析《雨巷》中的意境描写,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雨巷》中的意境描写方法和技巧。

2. 分析《雨巷》中的意境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3. 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文学鉴赏和创作。

教学难点:

1. 分析《雨巷》中的意境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 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文学鉴赏和创作。

教学准备:

1. 课文《雨巷》的课本资料。

2. 杨牧的相关介绍和创作背景资料。

3. 针对意境描写的课堂活动和讨论。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雨巷》的背景和作者杨牧的创作意图。

2. 引发学生对意境描写的思考,通过图片或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Step 2 学习意境描写

1. 分析《雨巷》中的意境描写,引导学生观察诗中的细节描写和形象语言。

2. 与学生共同探讨意境描写的作用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情感表达。

Step 3 意境描写的欣赏与创作

1. 给学生分发《雨巷》的全文,让他们独立欣赏诗歌的意境描写。

2.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想象力,撰写一篇与雨巷相关的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对雨巷的感受和情感。

Step 4 总结与展示

1. 与学生一起总结《雨巷》中的意境描写方法和技巧。

2.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课堂点评和讨论。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意境描写的文学作品,拓展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比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创作潜能。

高中语文雨巷教案设计 篇二

标题:通过《雨巷》感受城市中的孤独与无奈

教学目标:

1. 了解《雨巷》的背景和作者杨牧的创作意图。

2. 分析《雨巷》中所描绘的城市景象,体会其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3. 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培养对城市生活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雨巷》中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2. 分析《雨巷》中所描绘的城市景象,理解其中的孤独与无奈。

3. 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文学鉴赏和表达。

教学难点:

1. 分析《雨巷》中所描绘的城市景象,理解其中的孤独与无奈。

2. 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文学鉴赏和表达。

教学准备:

1. 课文《雨巷》的课本资料。

2. 杨牧的相关介绍和创作背景资料。

3. 与城市生活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雨巷》的背景和作者杨牧的创作意图。

2. 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学生对城市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的思考。

Step 2 学习《雨巷》中的情感描写

1. 分析《雨巷》中所描绘的城市景象,引导学生观察诗中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

2. 与学生共同探讨城市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Step 3 情感表达与思考

1. 给学生分发《雨巷》的全文,让他们独立阅读诗歌,体会其中的孤独与无奈。

2.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城市生活中孤独与无奈的感受和思考。

Step 4 总结与展示

1. 与学生一起总结《雨巷》中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

2.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课堂点评和讨论。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描写城市生活的文学作品,拓展他们对城市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2. 组织学生进行城市生活主题的写作比赛,激发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雨巷教案设计 篇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喜爱的态度。

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播放《丁香花》,并顺势导入新课《雨巷》。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学生按语文兴趣小组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10分钟时间后,指名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本文描写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选取这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姑娘象征着什么?

3、本首诗歌的情感主题是什么?

4、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再一次一起聆听《雨巷》。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1、师生共同总结。

2、举办诗朗诵比赛。

高中语文雨巷教案设计 篇四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

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一、知人论世。二,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抓住意象

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 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幻灯)

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1940年俩人离婚。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1950年二月去世。)

被誉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以短暂而传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国抒情诗人的内在品质,以至在他离世50多年后,诗歌依然名重诗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一)听朗诵,正字正音(幻灯)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二)学生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初读体验。整体感受诗歌。

师引导: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诗,你认为它美吗,美在何处?

(意象美、意境美、音节美,至少要说出音节美:押韵、复沓、重叠)

(目的,引导学生自读习惯,自己理解诗歌。)

(三)再读本诗(找学生读)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开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图景?

2、 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幻灯)

明确:丁香、雨巷、油纸伞、篱墙,

3、首先看题目,这首诗最明显的意象就是“雨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两边是静默的人家,偶尔有人匆匆走过,意境充满了朦胧美。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

我们再看油纸伞,有一种古典,神秘,怀旧的感觉。还有颓圮的篱墙,更有一种破败,凄凉。这两个意象和雨巷一起构成一个凄清,破败,空寂的意境,是这个故事发生和主人公出现的一个大的背景。

4、诗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丁香姑娘”,(幻灯)

5、作者为何“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为什么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 不是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水莲花? 不是一支春带雨梨花?而非要是丁香呢?

丁香花,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

6、丁香姑娘的形象?

明确:美丽,高洁,结着愁怨,彷徨; 冷漠, 凄清,又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四)主旨理解

1、诗人对“丁香姑娘”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追求,向往

2、那么,这个“姑娘”代表什么呢?结合下课后第二题。

明确:(1)根据诗歌内容,姑娘就是姑娘,诗人当时22岁,说他沉醉于爱情,这是首爱情诗。

(2)结合时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

高中语文雨巷教案设计 篇五

1、吟咏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2、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1、检查学案中自学导引部分,整体感知诗歌

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读”——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品”——分析意象,赏析语言;“悟”——把握形象,加深理解:

1、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诗中的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的作用

(雨巷,丁香,油纸伞,颓圮的篱墙等,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低沉,迷濛,凄美的氛围)

2、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本诗的意境

(本诗通过雨巷,丁香,油纸伞,颓圮的篱墙等意象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暗淡朦胧凄迷的图景,从而表达了作者哀婉,惆怅,凄迷,失落的情感)

3、品味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或短语的好处

a、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b、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d、她默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e、她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4、诗歌中的姑娘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诗句来赏析

(这是一位清新淡雅,楚楚动人,轻盈空灵,但又幽怨,哀婉,惆怅满腹的江南女子的形象)

5、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不是其他的姑娘?

(结合丁香花的特点和本诗的感情基调分析;结合本诗的意境来分析;结合诗人内心的情感来分析;深化到本诗的主旨)

任选《雨巷》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小节改写为散文,要求符合本诗的意境,字数100字左右

(要求:语言优美,意象全面,意境吻合,符合感情基调)

在这梦一般的叹息中,在那幽幽的眼神里,我们欣赏完了戴望舒的雨巷,在诗歌的王国里我们深刻的体悟到了凄美的哀怨,在缪斯的殿堂里,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要走出迷茫的雨巷,走出迷惘的时代,走出这种迷濛的忧郁,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就会寻找到心目中的那个美丽却不忧伤的姑娘

再次聆听专家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魅力

1、试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反复诵读两首诗歌,来体味两首诗的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一苇之航):

①品读《诗经蒹葭》体味诗歌的节奏美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②背诵《再别康桥》第一节和第七节,体味诗歌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将下面的一段散文改写成一首现代诗歌,要求符合情境,

冥色四合,倦鸟投林,归家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无韵的短笛我的书滑落在地上,看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想:我也该归去了吧?然而关山重隔,云水茫茫,我将归往何处?

高中语文雨巷教案设计(推荐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