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劝学》优秀教案 篇一
标题:《劝学》教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引言:
《劝学》是一篇劝勉学生努力学习的名篇,它鼓励学生要有坚定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教案将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篇经典文章。
活动一:口头朗读与语音语调的训练
目标:提高学生对《劝学》的理解和感受,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
步骤:
1. 教师先朗读《劝学》一遍,然后指导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互相合作纠正发音和语调的问题。
3. 邀请几个学生上台进行个别朗读,让全班同学评价和提出建议。
4. 引导学生讨论朗读过程中的感受,以及朗读对理解文章的帮助。
活动二:文本解读与思考问题
目标:深入理解《劝学》中的观点和主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步骤:
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劝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和辩论。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4.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引导他们进行个人反思和总结。
活动三:创作演绎与情感表达
目标:通过创作和表演,加深对《劝学》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步骤:
1. 学生分组进行小品创作,演绎《劝学》中的场景和情节,展示对文章的理解。
2.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创作简报,包括演员角色分配、剧情梗概和情感表达。
3. 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全班同学观看并进行点评,分享对《劝学》的感受和体会。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总结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总结:
通过口头朗读、文本解读和创作演绎等多种策略的结合,本教案旨在激发学生对《劝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体验。通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劝学》的主题和观点,并从中汲取学习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高中《劝学》优秀教案 篇二
标题:《劝学》教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引言:
《劝学》是一篇劝勉学生努力学习的经典文章,它强调学生应该主动地寻求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教案将通过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劝学》中的学习观念。
活动一:学习目标的制定与追踪
目标:培养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和追踪学习进展的能力
步骤:
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个人学习目标,明确每个目标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2. 学生每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记录学习进展和困难。
3. 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
活动二:学习方法的探究与分享
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和应用学习方法的能力
步骤:
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究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技巧、记忆方法等。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科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份学习方法分享手册。
3. 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分享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应用《劝学》中的学习观念。
活动三: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反思
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反思能力
步骤:
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讨论,包括时间管理、复习方法等。
2. 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并记录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效果。
3. 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反思和总结,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改进措施。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和互助,共同提高学习习惯和效率。
总结:
通过学习目标的制定与追踪、学习方法的探究与分享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反思,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劝学》中的学习观念,并运用到日常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高中《劝学》优秀教案 篇三
高中《劝学》优秀教案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分享了《劝学》的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一. 教学内容:
《劝学》
二. 学习目标:
1. 掌握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及其他一些古汉语知识。
2. 翻译全文。
3.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的论述,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 目标重点:
1.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论述,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2.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古汉语知识。
3. 准确翻译。
四. 目标难点:
1. 第一段中五个比喻之间的关系。
2. 荀子在《劝学》中劝人们学习的内容。
五. 走近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
荀子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探寻背景:
荀子处于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旧中国末期。他曾在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的稷下学宫讲过学,做过楚国的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后失官失居,著书立说,教授学生。《劝学》是荀子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劝勉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荀子》这些观点,从认识论上讲,符合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具有唯物论的因素。从政治意义上讲,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六. 语篇结构分析
全文共四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3段:论述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
第4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七. 疑难问题探析
1. 第一段中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吗?请分析说明。
从论证思路上看,本段可分为两层:(1)前两个比喻说明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2)后三个比喻说明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延伸拓展,逐渐深入的。前两个比喻和后三个比喻的关系也是如此。
2. 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是学习文化知识吗?
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附录:荀子《劝学》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 (比)
(2)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 (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递进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4)而见者远 (表转折)
(5)锲而舍之 (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 (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 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鳝之穴 (的)
7.假
(1)善假于物也 (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4)因求假暂归 (假期,休假)
(5) 假以雄权 (授予,给予)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强)
(2)君有疾在腠理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