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设计【通用6篇】

时间:2016-01-03 09:39: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班美术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色彩世界——大班美术教案设计

引言:

色彩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能够给作品带来生动、丰富的表现力。在大班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探索色彩世界,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才能。本教案设计将为大班儿童带来一次充满趣味和启发的色彩探索之旅。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如主要颜色、次要颜色、暖色调和冷色调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辨别色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色彩表达情感和想象力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色彩相关的图片、卡片或海报;

2. 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和画笔;

3. 白纸、彩色纸、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

4.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或周围的环境,指出不同颜色的物体,让他们讨论这些颜色的名字;

- 展示不同颜色的图片或海报,引导学生说出所见颜色并进行分类。

2. 讲解色彩知识(15分钟)

- 介绍主要颜色和次要颜色的概念,并展示相应的颜色卡片;

- 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并讲解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区别。

3. 色彩实验(20分钟)

- 给每个学生发放白纸和水彩颜料,让他们自由涂画,观察颜色的变化和混合效果;

-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颜色组合,观察和记录产生的效果。

4. 创作彩虹(25分钟)

- 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剪刀和胶水,指导他们剪下不同颜色的纸条;

- 引导学生按照颜色的顺序将纸条粘贴在白纸上,创作出一幅彩虹图案。

5. 总结和展示(10分钟)

-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彩虹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

-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所学的色彩知识。

小结:

通过这次色彩探索之旅,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基本的色彩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和辨别色彩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个教案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帮助他们发展艺术才能,为他们的美好未来铺平了道路。

大班美术教案设计 篇二

标题:用形状创造艺术——大班美术教案设计

引言:

形状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元素之一,它不仅能够给作品带来结构和构图上的美感,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在大班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用形状创造艺术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发现周围世界中的各种形状,并通过组合和变化创作出独特的作品。本教案设计将为大班儿童带来一次有趣的形状探索之旅。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形状知识,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辨别形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形状表达情感和想象力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形状相关的图片、卡片或海报;

2.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

3. 不同形状的模具或者自制的模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 展示不同形状的图片或海报,引导学生说出所见形状的名字,并找出周围环境中相同形状的物体;

-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的特点。

2. 讲解形状知识(15分钟)

- 介绍常见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展示相应的形状卡片;

-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形状,并进行分类。

3. 形状实验(20分钟)

- 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和剪刀,让他们自由剪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形状的图案进行组合和拼贴,观察和记录产生的效果。

4. 创作形状画(25分钟)

- 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剪刀和胶水,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剪出不同形状的图案,并将它们粘贴在白纸上,创作出一幅形状画。

5. 总结和展示(10分钟)

-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形状画,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

-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所学的形状知识。

小结:

通过这次形状探索之旅,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基本的形状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和辨别形状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个教案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帮助他们发展艺术才能,为他们的美好未来铺平了道路。

大班美术教案设计 篇三

1.初步了解国画的特点以及绘画工具,对国画感兴趣。(重点)

2.学习运用浓墨、淡墨及中锋、侧锋等形式来表现虾的基本特征与动态,感受国画的魅力。(难点)

3.感受作品中错落有致、动静结合的和谐之美。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水墨画的特点、毛笔的运笔方式及虾的外形特征。

2.物质准备:水墨画作品《虾趣图》、虾视频资料、毛笔、宣纸、国画染料、笔桶、背景音乐《月光》、作品展示板。

一、观赏了解虾,感受水墨画虾的绘画特点。

1、观看真实虾视频,了解虾的`外形特征和形态。

播放不同动态的虾,如:正面的、侧面的,了解虾的外形特征和动态,为下一步作画做好充分地准备。

提问:

虾是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虾的基本特征。

2.欣赏水墨画《虾趣》图,进一步感知水墨画虾的独特。

提问:你觉得它们在干什么?用水墨画出来的虾是什么样的感觉?

哪些地方是浓墨,哪些地方是淡墨?

让幼儿自由的观察、交流,感知水墨画虾好像会游泳、会跳动的动态、栩栩如生的逼真特点。

二、幼儿尝试绘画虾,学习运用浓墨、淡墨和中、侧锋绘画出虾的基本外形。

1.幼儿自主探索绘画水墨画虾。

“三分钟来挑战”:教师给幼儿 3 分钟时间,幼儿尝试自主运用已有经验来绘画虾。

提问:你用毛笔的什么位置画出了虾的虾头、身体、虾须?

互相看看,谁画的虾像真的一样?请画的好的小朋友进行经验介绍。

2.师幼互动讨论交流,以儿歌形式,让幼儿进一步掌握绘画虾的顺序和运笔方法。

提问:虾哪些地方是用浓墨来画?

虾的哪些部位是用淡墨画的?

教师边画边朗诵儿歌:淡墨中锋画虾头,淡墨侧锋画虾身、虾尾,浓墨中锋点头刺再勾画虾的足,浓墨中锋点眼睛,再用淡墨勾画虾的须。

3.拓展幼儿想象,创作不同动态的虾及添画。

引导幼儿构思画面:你想画虾在做什么?

三、幼儿创作水墨画《虾趣图》。

1.提出要求:注意浓墨、淡墨的使用,先蘸淡墨画出虾的外形;大胆绘画不同动态的虾,适当添画场景。

2.幼儿听音乐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幼儿的创想和绘画技法,

进行适当的技法帮助和对幼儿想象的鼓励,重点指导幼儿运用浓墨和淡

2.墨画出虾的基本外形。

四、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体验水墨画的快乐。

1.幼儿相互欣赏作品。请幼儿自行张贴作品到展示板上,并与同伴互相观看、交流:说说自己画的虾。

2.师幼共同赏析作品。请幼儿交流:你喜欢哪幅虾趣图?为什么?

引导幼儿从创想、绘画运笔的技法角度欣赏和交流,学习同伴作画的想法和画法。

3.讲述作品里的小故事:你的作品里藏着什么有趣的事情?鼓励幼

儿用简短的小故事去介绍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完整、清晰地讲述。

水墨画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国画的主要代表,它以简单的作画工具勾勒出千变万化的事物形象,惟妙惟肖,充满情趣。中班幼儿已经在教育活动、活动区等多种形式中对水墨画有过初步的感知和操作。升入大班,幼儿水墨画的技能和审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具备了进一步绘画的能力。活动通过欣赏水墨画《虾趣图》,激发幼儿对虾的喜爱及作画的兴趣,随后利用儿歌将浓墨、淡墨及中锋、侧锋的运用向幼儿进行形象的介绍,帮助幼儿学习水墨画虾的作画技巧。整个活动,引导幼儿从美术的角度体验中华文化,感受国画特有的风格和魅力。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运用演示法、启发式提问法、欣赏评价法、练习法等,引领幼儿尝试自主探索绘画虾,从而激发学习水墨画的乐趣。环节设计层层递进。第一环节了解虾,感受水墨画虾的绘画特点。通过播放不同动态的虾,如:在水中游动的视频,激发幼儿对虾的喜爱,了解虾的外形特征和动态,为下一步作画做好充分地准备。让幼儿自由的观察、交流。第二环节幼儿尝试绘画虾,学习运用浓墨、淡墨和中、侧锋绘画虾基本外形。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探索和体验,初步学习运用和掌握浓墨、淡墨及中锋、侧锋的形式来表现虾的外形特征。通过欣赏多种不同动态水墨画虾及教师儿歌式演示,进一步掌握绘画虾的顺序和运笔方法。第三环节引导幼儿创作虾趣图。在作画的过程中,我用建议、参与商量的口吻,帮助他们进一步创作不同动态虾。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去完成每一幅作品,孩子们会从老师的语言评价中获得更多的启示。自由欣赏,幼儿相互评价。在完成作品后,我鼓励孩子大胆介绍自己的水墨画作品,通过给作品编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互相欣赏作品的形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水墨画带来的乐趣。这种交流方式,给了幼儿一个更大的达空间,不仅仅限制于技能的评价,也增添了对作品内涵的关注。

大班美术教案设计 篇四

1.学习泡泡印画的创作过程,知道什么是泡泡借形想象画。

2.掌握泡泡印画的方法,能在泡泡留下的痕迹上进行大胆添画并能讲述自己的想象。

3.感受泡泡印画的神奇和艺术美,体验泡泡印画借形想象的乐趣。

学习泡泡印画的创作过程,知道什么是泡泡借形想象画。

掌握泡泡印画的方法,能在泡泡留下的痕迹上进行大胆添画并能讲述自己的想象。

1.材料准备:各种颜色的泡泡液;每人1根吸管、一套吹泡泡工具、彩笔、画纸。

2.知识准备:对借形想象画有一定的了解;会吹泡泡。

3.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

一、创设“泡泡乐园”情景,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征,激发幼儿探索泡泡的兴趣。

1.玩“接泡泡”游戏,观察泡泡的颜色,知道泡泡本身是透明无色的。提问:泡泡是什么颜色的?泡泡留下的痕迹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泡泡在光线的照射下是五颜六色的,但泡泡本身是无色的,留下的痕迹也是无色的。

2.讨论并探索如何将泡泡的痕迹变成有色的,感受有色泡泡的艺术美。提问:如何将泡泡的痕迹变成有色的?(将泡泡液中加入颜料)

二、交流讨论,探索泡泡印画的方法。

1.组织讨论:泡泡很快就会破掉,怎样才能留住泡泡的痕迹?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两种不同泡泡印画的方法。小结:第一种方法用吸管将有色的泡泡吹到纸上,留下单个或多个泡泡痕迹;将吸管直接插入泡泡液中吹出许多密集的泡泡,用纸扣到泡泡上,将密集的泡泡印到纸上。

三、观察泡泡痕迹的变化,进行借形想象添画,知道什么是泡泡借形想象画。

1.根据泡泡印迹的大小、颜色、位置及组合成的形状,想象它们像什么?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刚刚这俩位小朋友在纸上留下的泡泡痕迹是什么形状的?想象一下它们像什么?可变换纸张方向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方向的泡泡印迹可以想象不同的物体。

2.请个别幼儿示范借形想象添画:根据自己的想法在泡泡痕迹上进行添画。小结:泡泡借形想象画就是将泡泡留在纸上的印迹通过大胆想象并进行添画而形成的画作。

四、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尝试泡泡借形想象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创作要求:第一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将泡泡印到纸上。第二步,根据泡泡印迹想象一下它像什么,可以转动不同的方向观察想象,并进行添画。

2.作画注意的问题:

(1)吹泡泡的时候要注意卫生,不能把泡泡液吸到嘴巴里、撒到桌子上。

(2)如果泡泡的痕迹没干添画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将纸划破。

五、创设情景“泡泡画展”,展示、交流、分享作品。

1.作品展示:相互观察交流泡泡都变成了什么?

2.讲述作品:

(1)谁来说一说你创作了一幅什么作品?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小故事,大胆讲给同伴听。

(2)你喜欢哪幅作品?你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的评价及时表扬、鼓励,肯定幼儿的作品,提升幼儿作画新经验。

六、欣赏艺术家作品,感受借形想象的艺术魅力,提高幼儿对借形想象画的欣赏水平,拓展幼儿的经验。播放国内外借形想象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借形想象画的艺术魅力,提升幼儿对借形想象作品的欣赏水平及创作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设计 篇五

1、知道名片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体验与众不同的创新所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审美和创造能力

1、师幼共同收集的多种名片。(包括风景、信纸、花边、仿真等名片)

2、彩笔或油画棒。

3、歌曲《找朋友》、电子琴、视频仪、彩色电视机。

4、各色毛线、海绵纸、胶水、碎彩纸、小米粒、树叶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孩子对名片很感兴趣,还经常拿在手中玩,甚至还问我名片是怎样做的,但是我班幼儿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我想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借这个机会我组织了这个活动,在开展这个活动之前,我班幼儿已理解《乐乐的名片》这个故事,知道故事的内容。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幼儿随着《找朋友》歌曲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活动评析:幼儿随欢快的音乐进入活动室,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节奏感,还能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参加活动。

(2)教师出示已讲过的故事中乐乐的头饰和名片(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师幼一起回忆故事内容。

师:乐乐来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帮助它认识了那么多的新朋友?

幼:名片

师:乐乐用它自己设计制作的名片,去发给小动物们。她首先遇到了谁?

幼:它遇到了小鹿,掏出一张名片说:"小鹿,你好!这是我的名片,我很愿意和你做朋友。"

师:然后又遇到谁?

幼:碰到了小兔,又拿出一张名片又送给小兔

师:就这样,乐乐通过名片认识了许多朋友,乐乐可高兴了。

(3)教师小结:有了名片真好,可以交到许多的新朋友,还可以用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那咱们自己也要设计一张名片,来送给我们的新朋友。

活动评析:师生共同回忆故事内容,不仅加强了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且使幼儿对名片产生了好奇,从而使幼儿有了做名片的欲望。

二、欣赏名片

(1)欣赏师幼共同搜集来的各种名片(孩子们热烈的讨论起来,有的还相互比较起来)

蒙蒙:看我的多漂亮,有好多花!

越越:那我的还有大汽车呢!

浩浩:我的这个上边还有好多字呢,看,前边后边都有。

……

(2)利用视频仪播放教师准备好的名片(风景、卡通、信纸、花边等名片),供幼儿欣赏,让幼儿说出名片上的内容。

(3)幼儿小结:

小雨:名片上要写名字乐乐:要画上漂亮的花越越:还要画上大汽车浩浩:还要写上电话号码……师总结: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制作名片时,不仅要把画面画的漂亮,最重要的是写上名字和电话,现在小朋友自己制作一张自己的名片吧。

活动评析:这个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这样便于幼儿很好的观察,还能激发他们制作名片的欲望。

三、

1、制作名片

(一)在最短的时间内(5分钟),看谁的名片制作得最清楚,最漂亮。

(1)教师提醒:名字、电话号码要写清楚,还可以写上自己的班级,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漂亮的名片。

(2)老师到幼儿中间观察幼儿设计的名片。

活动评析:在这个环节当中,我没有进行指导,只是对个别特殊孩子给予帮助,这样能够让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出最美的名片。

2、制作名片

(二)在最短的时间内(5分钟),看谁制作的名片最合理,最漂亮。

(1)教师提要求(基本的美术技能):线条要清晰,色彩搭配要合理,造型大小要适度,选材要合理等。

(2)教师到幼儿中间指导幼儿设计的名片。

活动评析:我设计这个环节的主要意图是为了让孩子掌握一

四、介绍名片

(1)自评名片。

安安:我画了大汽车,把名字和电话也写上了

蒙蒙:我的最漂亮,我画了好多花……

(2)互评名片。

越越:蒙蒙画的漂亮,我画的汽车()不像……

活动评析:在幼儿自评与互评中,我没有参与意见,我觉得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这时我说的任何话都可能影响到孩子,我不说话,孩子就会更大胆的说出心中所想,这有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最后让孩子自己评出最清楚最合理最漂亮的名片。

(3)互送名片你想把名片送给谁?(教师、幼儿之间)为什么?

活动评析:在互送名片这个活动中,给了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孩子们在活动中感知了名片的作用。

五、结束

(1)教师小结:叙述名片上的内容。

(2)幼儿随着音乐和朋友再见,结束愉快活动。

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在名片的牵引下积极投入,积极配合,兴趣很高,达到了认知、动手操作、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培养之目的,这说明活动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没有分散使之能够集中在了活动中;另外,在这次活动中,能够巧妙渗透美术基本技能,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制作出自己最满意的名片。但是我觉得在这次活动中还有不足之处,我准备的材料还不够丰富、合理,以后一定会注意的。

通过这次活动的进行使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废旧物品还有利用的价值,在这次活动中锻炼了幼儿敢于探索研究,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与同伴积极合作的能力,小朋友通过此活动知道了废物利用,不乱扔垃圾污染环境,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大班美术教案设计 篇六

1、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过新年的快乐,体验关爱别人的积极情感。

2、能力目标:营造艺术创作的氛围,让幼儿乐于动手操作。

3、知识目标:让幼儿学会自主选择材料,运用剪、贴、画等技能参与美术活动。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动画片《小猪神奇的帽子》、课件《灾区小朋友》、投影仪、图片(糖果、梅花、袜子、雪人、焰火)、“爱心列车”展示板、操作材料:

1、梅花:红、白水粉颜料,抹布,操作底板图

2、雪人:棉花,红、白腊光纸,白乳胶,抹布,操作底板图

3、袜子:记号笔、油画棒、装饰范例图板,操作底板图

4、焰火:水彩颜料、吸管、抹布,操作底板图

1、欣赏动画、激发兴趣

师:新年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有一只小猪也特别的高兴,因为小猪收到新年老人送给的新年礼物,你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想)请欣赏动画片吧!

小猪的新年礼物是什么呢?(一顶神奇的帽子)

小猪用神奇的帽子帮助了谁?(幼儿个别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

师边小结边依次出示图片(糖果、梅花、袜子、雪人、焰火)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

a观察材料

师:小猪想用神奇的帽子变出许许多多的新年礼物送给好朋友,可是帽子的神奇魔力一天天减弱变出的礼物会怎样呢?(教师边出示操作底板图)我们该怎么帮忙呢?

小猪的工作室已经准备许多的材料,咱们去参观参观吧!(教师讲解幼儿观察)

b动手操作

师:每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材料帮助小猪完成一份礼物吧!开始行动!

c师幼点评

师:比一比,说一说谁的礼物最漂亮?小猪会满意吗?

d展示作品

师:听,呜!呜!爱心列车即将起航,快把礼物送上火车吧!

3、欣赏课件、情感升华

师:礼物要送往哪里?小猪的好朋友会是谁呢?请看大屏幕……

哦!原来,小猪的好朋友是四川灾区的小朋友,让我们乘上爱心列车和四川灾区的小朋友一起快快乐乐的过年吧!

大班美术教案设计【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